1_副本

任文伟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区域主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2022年是全球环保运动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不仅是首个“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的第30个年头。1992年,具有历史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签订。从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得到迅速而广泛的承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变异体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总和,可分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拥有巨大的价值,人类生活和地球宜居环境的维持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2010年目标,即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此后,尽管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但各项指标显示,全球生物多样性仍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2010年10月,在名古屋召开的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CBD COP10)上,通过了《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简称《爱知目标》)。《爱知目标》分为5个战略目标和20个行动目标,是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10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爱知目标是否实现了?在昆明CBD COP15第一阶段会议之前,各方都给出了答案:不及格!2019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在全球层面,《爱知目标》提出的20个目标没有一个完全实现,仅有6个部分实现;60个具体要素中,只有7个实现,38个有进展。另外,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种群数量下降了68%,其中,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了84%。

《爱知目标》没能达成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目标对各缔约国没有约束力,各国执行和投入不足等,但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技术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为全面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DIVERSITAS)、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美国宇航局(NASA)等联合建立了“地球观测组织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GEO BON),构建了一个全球性平台来整合各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和信息。在洲际尺度上,欧盟成立了相应的EU BON,亚太地区成立了相应的AP BON。在国家尺度上,欧美日等国均建立了监测网络。中国也成立了自己的Sino BON。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各个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体系在可操作性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不同尺度下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为合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GEO BON、EU BON既推动监测指标的标准化和全球化,为数据共享和大尺度生物多样性变化评估奠定基础,也在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的传统调查方法与先进技术结合,如利用遥感与其他新技术的结合提供大范围、全覆盖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并建立基于遥感数据的生物多样性核心指标EBV。Sino BON也引入了无人机近地面遥感技术探讨更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本期专稿《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一文,让我们看到这些新技术在生态系统层面的监测和评估的进展,这十分令人鼓舞,但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找到一种快速、简洁和有效的监测手段和评估方法还仍然任重道远。评估和落实《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挑战远远大于落实《巴黎气候协定》,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决定评估和监测的途径也同样需要多样性,而且可能没有单一方法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挑战。这也是《爱知目标》未能达成的深层原因之一。昆明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即将召开,希望有更多的新技术能被采纳。当然,仅仅有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融入我们每个人和每家企业的基因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