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在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面临着危险性转折的可能性增强了。可以看出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只限于是否能够与地球自然取得协调的方法。

1979年2月12日至23日历时两周,在日内瓦举行了世界气候会议——副题气候与人类的专家会议。日本有7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福井捷朗,根据出席前的情报,就会议的概要已在本杂志3月号作过论述,在这里仅就会议的内容和会议得出的结论做一细致的论述,想尽可能地将会议的印象、气氛描写出来

会议的经过

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地年年遭受非常严重的异常天气侵袭,由而蒙受严重的危害。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人类的活动如何使气候变动不利方面增大,给世界的人们以强烈的印象。由于人类的活动,全球规模的气候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增强起来了。

为了探讨上述问题的对策,世界气象组织在两年前的执行委员会议上认识到推行世界气候计划是完全有必要的。关于这件工作需要有专门的团体,为此以世界气候计划作为基础,决定召开由各学科领域专家参加的世界气候会议,它是在与此有关的联合国其他机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机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国际应用组织研究机构)的合作下实现的。这次会议不仅包括大气科学方面的专家,也包括能源、水利资源、粮食、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聚集一堂举行气候问题的讨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世界气候会议包括两个阶段,前一周是公开的讨论会,被指名出席会议的24名专家,就其专门领域和气候的关系问题发表了综合报告,同时进行热烈的讨论。后一周四个作业委员会分开进行。一方面以前一周的讨论作为基础,对于每一个问题又重新进行了讨论。另一方面以世界气候计划作为核心和基本的考虑方案,每个组收集了十页左右的记录,最后进行了汇总,集中了两周的讨论通过了致世界各国的呼吁书和“大会宣言”。

在公开的讨论会上所提出的问题存在有很多分歧。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从地质时代到现在气候的变化和变动的分析,气候模式的现状,生态系与人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资料问题,气候与能源、粮食、水的管理,农业、林业、渔业、土地利用、海洋资源、疾病、经济及社会议论的不同点虽然增多了,但加深了相互间的认识,共同探讨的立场更明确了。可以说世界气候会议充分显示了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作业委_员会作为特别强调的对象提出来的包括大气中CO2的增加问题,森林破坏的波及效,海洋在气候体系中的重要性,把气候当作资源的考虑方法,何谓最适宜气候等问题。不用说大气的热污染、氟利昂、氮素肥料使用的增加带来的后果,空气溶胶质等也成了讨论的问题。此外,苏联提出的方案,人工气候调节和裁减早备的推进问题,变成了激烈争论的政治问题。

巡视“气候变化和变动”的议论

地球气候自地球大气产生以来到现在经历过多次反复的变化,只不过每次变化的程度不同。将来大概也是这样吧;被称为人类时代的第四纪(距今200万年前)具有冰河时代的别称。如果从长期的地球气候的历史上来看的话,是异常寒冷的时期。其间约以10万年为周期,冰期、间冰期交替进行。湿润冰期是最一次冰期,在一万年前结束,作为完新世序幕的开始。进入完新世后的人类曾经历了三个显著不同的气候时期。把以6000年前为中心的温暖期取名叫“气候最适宜期”(比现在约高1.5°C);把ヴアイキンゲ活跃的时期取名叫“中世温暖期”(公800 ~ 1200年,比现在约高1.0°C);把严冬和令人忧愁的短夏时期叫“小冰期”(公元1550 ~ 1850年,比现在约低1.0°C)

1.2.1

在广大范围内自用气象仪器观测以来已有100年之久的历史了。图1表示北半球地表平均气温逐年变化的情况。当看其长期变化趋向的时候,可以看出从1930年代后半期开始到现在一直下降。综合其他资料,多伦多大学的F. K. HARE认为:“最近几十年北半球气温每10年最少以0.1 ~ 0.2°C的比例下降着,这种倾向今后是否还继续下去还不得而知。如果寻找一下地球温度从5000万年前返复变动中一直下降的途径,可以看出现在的下降倾向并不是其下降的一环。再看最近的观测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大概属于比较短期的变动的一部分

但是,以苏联集团为主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评论,如果根据苏联气候研究集团详细的分析,下降的倾向1965年就结束了,他们主张应该认为以1970年就转为上升,并企图以图1的分布情况来判断上述结论是正确的。此外:当把1960年代的平均气温和1970年代的平均气温作比较对照时,可以看出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正在变暖。还有,在不同季节里其长期倾向也有差异,春季和秋季北半球平均气温显示上升的倾向。他们强调在了解到像这样复杂的气候变化实况的同时,把北半球平均气温继续下降的情况简单地表示出来,唯恐各国长期计划的设计者不好判断,不知所措。结果在大会宣言中提出“最近几十年根据北半球各个地方的观测,一般认为缓慢冷却倾向是自然的起因,而这种倾向今后是否继续下去还不清楚”,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CO2增加的问题

大气中CO2增加的问题,是许多专家提出来的问题,成了会议的一个焦点。围绕这方面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人口和能源问题,粮食增产和森林破坏问题,最适宜气候问题和人工气候调节等问题。

关于CO2增加问题,需有三个方面的预测模式。为了估计由于化石燃料燃烧CO2的放出量,需要编制预测能源使用“CO2放出量模式”。为了预测所放出的CO2究竟有多少存留在大气中,需要编制包括大气、海洋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CO2循环模式”。为了估价CO2增加对气候的影响,需要一个能够记述大气、海洋、冰雪圈、陆圈和生物圈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的气候体系的气候模式”。

然而,即使在现在假定的基础上,对将来也是能够说明的。首先我们看看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在离开村落的夏威夷岛的马乌纳劳阿山,以及在南极点和北极点附近观测的情况。北极点附近是用飞机通过其上空进行测定的。因为没有和其余两个点进行比较订正,只是希望注意其变化倾向。从图2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CO2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加着,其递增率每年平均约为0.4%。这种状况如果今后仍然继续下去的话,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将比现在增加一倍。不用说这样的加速或这样 · 的减速,对将来的能源和人口政策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1.2.2

在大气中CO2增加一倍的情况下,气温或气候大概是怎样变化的呢?如果根据锅真等人的计算来看的话,由于“温室效应”地表气温的上升值,即使全球平均,也能升高2.9°C. 根据估算自进入间冰期以来,即使人类经过的最温暖的气候最适宜期,也只达到比现在高1.5°C的程度,这样高的数值是非常惊人的。再下一步的问题是气候带的变化问题。如图3所示各地气温上升情况不同,根据计算低纬度地区上升2°C左右,高纬度地区数值增大,北纬80°处超过10°C也就是说随着温暖化使南北气温梯度减小。气候是通过大气环流而形成的,而大气环流的情况又受南北气温的梯度支配。当气温南北梯度减弱的时候,中纬度的低气压活动变得不活跃,与此同时中纬度雨带和其南部的副热带高压带(与干燥区域相对应),也偏移向高纬度一方。根据计算当CO2增加一倍的时候偏移纬度5°左右。这样的话北美洲美国现在的粮食地带要当心变得少雨,而加拿大可能变得温暖多雨而受其惠。另一方面在极东地区,可以想象到如果少雨的西伯利亚改变的话,日本大概可以期待气候会变好吧随着地球的温暖化,可以预期气候资源完全有可能重新进行再分配!

1.2.3

最适宜气候问和人工气候调节

随着CO2的增加,气候温暖化和气候带的变化,对于人类来说何谓最适宜气候成了一个问题。保障人类生活费用低廉,而使作物产量高的气候,也就是温暖、因适当的日照和降水而受其惠的气候。这样的自然环境当然是人类最盼望的。然而在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内所期待的这种气候,由于大气环流机制的关系,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有上升区域的话(相对应的降雨区域)一定有下沉区域(相对应的干燥区域),因此气候的变化必然有的区域受益,有的地区受到损失。

大部分民族在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前就在划定的国境内定居着,虽然遭受到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威胁,但不可能像古代的民族那样作很大的迁移,还认为是各个国家命里应当得到的一种气候。因此只是建造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来顺应气候。为此,把稳定看作现在最适宜的气候。然而,应当考虑气候的变化并不令人满意,如前所述这种意见占着很大的优势。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不顺利或令人担心的不毛气候,会得到低纬度发展中国家发自内心的同意。

苏联专家集团认为,气候的变化是避免不了的。因此,为了拯救由于气候变化受不良影响的区域和各个国家,强调提出,进行人工气候调节研究工作的必要性,也变成了激烈争论的问题。结果认为将来通过人工调节有可能,使某地区的气候得到好转。但是,在没有预期脱离气候特性的其他区域内,也完全有可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在没有掌握波及效果之前实施的话是没有责任的。因此在大会宣言中增加了为了人工调节气候措施的实施,需要得到国际间完全的同意一段话。

CO2问题与能源政策

大气由CO2的浓度问题,对今后的能源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国际应用组织研究机关的J. Williams等人发表了值得引人注目的论文。在这里打算介绍其中的一部分。由于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先进国家更进一步的工业化等,今后对能源的需要量增大,对于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1975年世界能量的总消耗量为8 TW(1 TW=1012瓦特),预计2030年世界能量的总消耗量为25 ~ 40 TW,2050年为30 ~ 50 TW. 其中小的数值是假定经济在低速度发展情况下相对应的数值,大的数值是假定经济在高速度发展情况下相对应的数值。再看看如果根据现在的调查研究,比较经济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2000年将达到顶峰,2030年几乎就耗尽了,因此应当考虑埋在地下的主要能源煤炭,还有核能和太阳能这三个方面的能源。

在这里再看看假定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能源政策的情况。一种是限于低速度发展,使用代替能源,尽量压缩对煤炭的使用的情况(政策)。另一种是高速度发展,只使用煤炭代替能源的情况(政策)。图4(a)和图4(b)分别表示在这两种情况下到2050年能源分配说明图。在采取政策的情况下2030年以后虽然石油和天然气耗尽了,全部使用煤炭,但仍能够停止在1的比例以下。这种情况如图5所示那样,2030年CO2量虽然达到最大值,但其值只有400 PPm,根据计算与此相对应的气温上升值只限于0.8°C以下。在采用政策的情况下,将来变得大量使用煤炭,大气中CO2量急速增加,到2050年接800 ppm,与此相对应的估计气温至少上升4°C,出现所谓极端值。这些数值虽然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是如果照旧推行政策的话,对于人类来说至少有极大的危险。很明显从CO2的观点来考虑的话,采用政策的话情况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是,为此要使先进的国家现在的经济活动和国民的生活水平强行降低。老实说对于这样的政策要想得到国民的同意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就现在使用的能量来说不足1 TW,和先进国家有很大的距离。为了使人类大体上达到一致的生活水平,根据计算进入2030年时需要20 TW的能量,如果只限于采取政策的话,要想实现怎么也是勉强的。先进的国家还压制今天低经济成长的国家,并说将来使用低廉的煤炭完全是所谓利己主义。对此,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强烈的反对。结果最后采取了为大家所接受的介于政策之间的折中政策。因此给我们的印象是作为能源的长期政策,应当在冷静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急需大力推进研究工作,包含气候问题在内,为采联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1.2.4

大会宣言

集中了两周的讨论通过了大会宣言,宣言的文章是比较长的。宣言首先呼吁世界各国考察有关方面乃至扩大到人类活动的各个角落对气候的影响情况,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有:

)全面地应用现有的气候知识提出计策;

)应该进一步充实气候知识的计策;

)预见由于人为的原因引起气候变化,损害人类繁荣的预防计策。

对此,强调世界各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并进一步具体指出:如果大气中CO2照现在这样的状况继续增加下去的话,那么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很可能使气候带来显著的变化。要估计随着能量使用量的增加而释出的热量的增加,森林破坏的扩大,氮素肥料和氟利昂使用的增加,对将来大范围的气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在文章中还明确指出,关于人工气候调节问题,如前所述那样,在对气候机制不十分理解的现状下,不应该实施。

结论是,为了解决呼吁书开头所揭示的各种问题,奉劝人们“尽可能地争取世界各国对世界气候计划的支持是值得的。”“人类未来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取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能否达到协调。”

人类自出现到现在已有二百万年的历史,人类一方面顺应激烈变动的冰河期自然环境,一方面进化发展起来。其间人类并没有改变气候,想改变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由于人类活动急剧扩大,对一些局部自然环境带来破坏在几十年以后恐怕会使全球规模的气候发生变化。

其原因是人类的死亡率急剧降低,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必须实现的心愿。现实的确充满了矛盾,但为了人类要迫使地球按照人类的愿望进行转化。

〔译自《科学》(日)197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