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北简介
周怀北,2002年留美归国博士,博导,教授,现任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学院教授,湖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并入选中科院海外杰出人才计划。
周怀北1987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及无线电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9月在中科院攻读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博士学位。1990年9月赴美国留学,1994年5月获得马里兰大学无线电物理博士学位,同年5月到1996年1月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博士后,研究生物信息工程。1996年1月到1999年5月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任高级工程师,从事卫星通讯技术的研究。1999年5月至2002年4月,受聘于美国摩托罗拉移动通信公司,任高级经理,从事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与开发。
地域的选择
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还有一个地域的选择问题,中国这么大地方,到底去哪里好?去北京、上海、深圳是好的选择,那里的物质条件、生活条件确实不错。但在那些城市,留学回国人员很多,人才济济。而在湖北、重庆这些中部、西部地区的留学回国人员比较少,虽然基础设施不如上海,不如北京、深圳,但是它们有更多的机会。
中国留学人员到底选择什么地方比较好?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回中国?是因为中国的生活好吗?中国的生活肯定不如美国的生活好。美国的生活质量、交通、空气、水都比中国要好。我们选择中国是为了要创业。我们选择去中西部也正是为了去创业,而且那里充满了机会。当然,这当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这问题本身就是机会。如果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机会。像美国国内现在的问题较少,因为它的体制已经形成了,没有多少问题了。它的问题只是调整的问题、怎么扩大的问题,所以机会就少。
所以说要积极地看问题。我比较欣赏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总是要教育学生积极地去看一件事情。在中国也要这样,要积极地看。在中国,随便说一个事情,你都可以评论一番,都可以找出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有一点你可以发现:中国在发展。那些不足的东西会慢慢地改变,会往好的方向变化。应该说,地域的选择原则应该是选择那些能充分运用你的知识、发挥你的能力的地方,不一定要到大城市。实际上,根据我的观察,这两年回国的留学人员,很多人就选择一些中部或者中等城市,而不是选择上海。像苏州、杭州这些中等城市,它们就有发展机会。因为这些中等城市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更希望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去。而去得多与少,这是市场调节的关系,并不仅取决于政府或企业喜欢留学人员。他们为什么喜欢呢?是因为他们需要留学人员,有了这种需要,才会给留学人员提供机会、空间和资源。这就是供求关系。所以留学人员回国,一定要找到这个供求关系,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哪,而不是哪里好就去哪。好的地方很多,我觉得美国很多地方都很好,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回中国?就是因为中国需要你,中国有你的机会,有你的发展空间。
关于地域的选择,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朋友要是很久没有回国的话,他们的观念、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十多年之前,那是不行的。在中国,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像武汉、南京这种城市,两、三年就会有“质变”。“质变”是什么意思?就是慢慢积累的城市的容貌、交通,还有基础设施在几年里发生的巨变。所以你要掌握第一手材料、最新的信息。这个城市不一定就是你原来记忆中的城市,它的变化很大,而且政府管理系统的效率也在提高。那是为什么?因为人员是流动的,而且大家都是中国人,不可能说深圳好,别的地方就糟得一塌糊涂。人家也会交流,像武汉的官员就经常出差到上海、北京、深圳,还经常到国外去。城市间有差距,他自己也会问,为什么有差距?而且老百姓也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为什么你搞不好?为什么人家的GDP达到4000美元,你才达到1000~2000美元?所以说,政府有很大的压力,政府也在改变,也在改变他的管理方式,也在改变他的服务方式。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留学人员:我们不能希望中国政府都修改它很多东西来符合我们的要求,不能希望很快让政策和流程都变得非常友好,适合我们的要求。仔细想想,我们当初到美国来创业,我们是不是要求美国政府作很多修改来适合我们的要求?没有,是我们改变了自己,适合了政府,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才能生存。所以说,我们不能向政府提这个要求,提那个要求,不要提太多要求。中国是5000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一些管理体制和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得掉的,你想改也改不了。很多东西,不是你要求他改就改得了。首先,你要融入这个系统。改这个东西也是你的责任,不完全是政府的责任。你为什么要回去?你就是要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东西。如果说,我要回去,我就是要求你改变,那是肯定不行的。你是一个参与者,你要帮助他们改。你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办事情,为什么这样对待你这样一个外来的人。说实话,他们在那个环境里生活了很久,觉得很自然了。而你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回去可能看到很多不适应的情况,但你要宽容一些。我们也是从这个环境里出来的,我们曾经在这个环境里生活过,那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我们到了美国,这美国也不是我们创造的美国,这是人家创造的美国。习惯了美国的生活以后,回去就变得不习惯。但是你要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都是中国人,又有什么不习惯的呢?而且,我们并不是在美国出生的那种人,他们不习惯还可以理解,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美国这种文化中,而我们是知道中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这个心态很重要。
家庭和小孩教育问题
我觉得许多留学人员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因为从中国到美国的留学人员很多都已经成家,小孩有大有小。我觉得对7~8岁的小孩来说这不是问题,这种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但小孩有十多岁,那可能是个问题。他不容易融入中国的教育系统,因为中文是世界上较难学的一门语言。像我的大女儿,带回去的时候才6岁,现在已是8岁半了,刚回去的头半年,她很痛苦、很难过,经常哭。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说的听不懂。老师布置的作业、问她的问题、别人玩的游戏她都不懂。她确实很难受。因为在她那种年龄段的人比较敏感,她曾在美国上了四年幼儿园,她觉得自己学得很不错,而且老师也很喜欢她。但是到了中国,她听不懂别人说什么,别人也听不懂她说什么,她觉得很难过。但这只过了半年,她就能应付自如了。她的英文保持得很好,中文也很快赶上来了。
中西方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像刚回中国念小学时,我女儿经常上课时在教室走一圈,然后坐下去继续听讲。老师当时也不理解她,后来仔细想,美国来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的,没有那么拘束。后来,她们学校组织小学生参加全国的一个大型汇演,其中我女儿参与了一个叫“音乐之声”的节目,由于她在美国幼儿园受到的教育比较放得开,所以她表现很活跃,成为晚会的明星。她很容易适应这种文化,而且做得很出色。那么她将来,你想想20年后的就业市场,她的就业范围就大得多了,她又会中文,又会英文。所以说,从小孩的教育来说,刚开始她是会遇到点困难,但这就像我们刚到美国一样,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克服这些困难之后,就会达到新的境界,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的小儿子,他是因为回中国时比较小,学习中文很快,现在连武汉话都会讲了,倒是他的英文现在有点问题。我们还在考虑把他送到美国来参加夏令营什么的,现在这样的交流很广泛。
这是小孩比较小的情况。小孩比较大怎么办呢?那就上那些国际学校,有的是全部英文的,有的是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一般也能跟得上。现在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有很多所,像武汉、杭州都有好几所这种国际学校。它收费高一些,但是跟下去是没问题的,这是大孩子的情况。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要克服很多障碍,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夫人支不支持。中国留学人员中,男士们大部分想回去做点事情,女士们可以说很多人都不想回去,这是事实。这就产生了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内在美的模式,也就是说夫人在美国,他自己在中国。这种模式也比较多;还有一种,就是两个人一起回去;当时,我是全家一起回去的,这又是一种模式,我觉得这几种各有利弊。分开两地的话,会有一些困难:费用开支比较高,因为来回跑,飞机票也是比较贵的;第二个就是对小孩的教育是个问题。因为父母不在一起,尤其父亲不跟小孩在一起,小孩的教育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个损失。当然它的优点是刚开始时,男士们可以全心全意去做工作,时间比较多一点。如果夫妻俩同时回去的话,刚开始也是比较痛苦的:把房子卖掉,等于将十几年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产一夜之间全部抛弃,然后到中国去从头开始,也就是从非常基本的生活资料开始采购,从日常生活到工作环境要重新习惯。像送孩子上学校,坐公共汽车或的士等等,都要习惯。这种方式,我感觉就是短期的阵痛,慢慢习惯就会好一些。因为至少不用来回跑了。像我,现在每年来美国一次或两次就可以了,这是工作的需要。我觉得,具体的模式大家可以选择。
为什么要回国创业
生活质量不是个小问题,但与生活质量同样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钱买不到的。就算你有很多的钱,在美国赚20万美元一年,也买不到尊重。一般美国人不会给你这种尊重。你在美国当老板又怎么样,你还是一个黄种人,你很难得到应有的那种尊重。
但是你回中国的话,除了钱以外,社会上会给你充分的尊重。特别当你是从海外学成回来,从政府工作人员到企业员工,到普通老百姓,对你充满了敬慕。这种感觉对人重不重要呢?我想,研究人的本性的人会更清楚。人到底需要什么?需要钱、需要尊重。那么你可以得到尊重。你回国是为了什么?什么事情都是有得有失,你会付出一些东西,但是你会得到另外一些东西。你自己想一下、概算一下,自己要付出什么东西?这东西对你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所以,这决策是每个人自己的决策,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但是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确实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中国有很多问题,问题也正是机会之所在,大家要把握这些机会。现在,回国其实已不是什么大的决定了。很多美国人、英国人到中国去创业。他们不是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去中国?他们为什么敢去中国?他们不会说中文,而我们会说英文,更会说中文。恕我直言,我觉得在很多留学人员身上,还是有中国农耕民族的特性:“不想动”,到了一个地方就安定下来,不愿意冒险。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做得比我们强,特别是英国人,为什么有“日不落国家”之称?在于他们敢于闯、敢于走。他们丢掉了什么呢?没有丢掉什么,他们得到了全世界。这就是我们大家为什么现在都学英语。
中国人也是一样,其实你回国创业,这个难度不大呀!你是回到你了解的国家,你很熟悉它的语言,你还有亲戚朋友,这件事情有多难吗?相比之下,美国人到中国创业,他的风险可比你高多了。可是,在北京、上海、武汉,我经常遇到很多的外国人。武汉这个地方,它地处中部,外国人去得少。但我在街上走,还是经常看到很多外国人。他们到中国做什么?他们也是创业,跟我们一样,但他们付出的代价肯定比我们高。你说,像他们都敢做的话,我们怕什么?如果说让我们到非洲去创业,那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可是我们去非洲了吗?没有!我们回中国了。这个问题要想清楚:其实就是换个地方工作。虽然到中国也是工作,但在中国那种环境中,你比较能发挥你的潜能。我常常在想:在美国,我们的潜力发挥了多少?我们的能力又发挥了多少?在美国,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技术性的工作,技术性的工作只是我们能力的一部分,或者说一小部分。我知道在座的很多留学人员能力很强,有很强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你们有机会发挥吗?没有。你们学贯中西,了解中国文化,也了解西方文化,你们在美国能发挥吗?不能。只是扬短避长,充分发挥短处,在美国这个社会生存,在美国这个社会的底层打工。那么,如果你回中国去,你就可以把你的知识、在美国辛辛苦苦积累的经验充分地发挥出来,包括你在中国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也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说,这样的一个过程,确实能将你的个人价值体现出来。你有多大的能力,就可以找到多大的舞台!我感觉在现在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留学人员,你的机会比本土的人要好。也就是说,即使能力相当,你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平台。所以,这样的机会,大家要丧失的话就很可惜。当然,每个人的选择方式不同,你要选择平静的生活,这也不能强求。但是,如果你想做点事情,想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点事情,我觉得你不要放过每个机会。
结束语
在回国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先期回国的留学人员联系很多,因为大家遇到的问题比较相似,经常在一起沟通。像我到武汉、北京、深圳、上海,我总是喜欢跟先期回来的留学人员联系,因为我们碰到的问题也是他们曾经碰到过的问题。今天我跟你们讲的,实际上也是我碰到过的问题。实际上,你们将来有些人要是回去的话,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在座的各位远道而来,有的朋友是从国内来的,希望有机会认识大家,跟大家合作。我们在华盛顿有了一面之缘,今后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互相沟通。对于留学人员,你们想回中国创业的话,如果我这个演讲对你们有所帮助,我这次就算没有白来。以后,也希望多保持联系。
[本文是周怀北博士2004年11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2004年北美留学生交流会”上的演讲,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