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图-9.tif

 

  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科技的产出也呈不断上升之势,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把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以最大化地发挥科技资源的社会效用,同时也是对纳税人的一种交代。或者可以说,从科研成果入手,建立科研与科普的联动机制,进行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开发,加强对非涉密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及其他公众关注的科技成果的宣传,将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科研成果科普化,绝非是科研成果的简单发布。首先,鉴于科研成果专业性强的特点,需要科普作者对科研成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和形象化的再创作,使其转化为公众愿意看、看得懂的科普作品。其次,可以在科普作品中呈现科研成果的产出过程是趣味横生还是充满艰辛,科学方法是如何被运用的,科学思想又如何在其中熠熠生辉,这样多侧面、多角度的展现会使科学更加深入人心。最后,科学家群体作为科研的实施者和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在整个过程中,其科学精神的体现及发扬光大也是一笔可传之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科研成果科普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一种科学文化的建构过程,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科技界和科普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多年来,《世界科学》坚持以译介国际科学进展为主旨,关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中的最新动向、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介绍我国科技发展的动态和在自主创新中取得的进步,也成为本刊使命的一部分。为此,本刊决定自本期起新辟“走近科学”栏目,从上海市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成果中选取部分作专题报道。这也是本刊为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本期发表的“为耳聋患者带来美妙声音的人工耳蜗”一文,由本刊记者李辉博士采写,该文试图以尽可能浅显而不失科学性的表述,反映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院士及其团队的历时二十年完成的、获得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人工耳蜗基础研究、研制和临床应用”。该项成果在人工耳蜗生物医学原理、编程策略、植入外科、康复评估、标准制定和推广等方面都有开创性贡献,完成了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原型研制并成功进行技术转让,打破了国外对这一领域技术的垄断,为中国数百万耳聋患者带来福音。
 
  此文采写过程中,作者得到了王正敏院士和他的团队专家学者的热忱支持,采写过程中,作者和王院士及其团队作了多次沟通。但由于是在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方面的初次尝试,编辑部恳请科技界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能对此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一栏目。总之,请您“走近科学”,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