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管为亟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实验室研制器官
三维立体打印机制作的人造血管不久将有望应用于实验室培育器官的移植手术。
一直以来,组织工程面临一大障碍,即如何向人造组织提供须经毛细血管传输的营养物质。
如今,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一研究团队利用三维立体打印和“多光子聚合技术”,攻克了此难题。
该研究成果于10月亮相德国生物技术展。
在成千上万亟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中,总有些人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
例如,在德国,仅2011年就有11000余名患者被列入器官移植等待名单。
为了确保更多的患者能够进行这些救命手术,全世界的组织工程研究人员潜心多年,尝试在实验室中研制出人造组织,乃至完整的器官。
但要使实验室培育的器官正常运作,必须借助人造血管――一些微小而又极其复杂的管道,它们必须天然存在于器官中,能够运输营养物质。
为了研制人造毛细血管,科学家已作了无数次尝试,而德国研究小组的最新试验最有望成功。
“这几项独特的技术已经初见成效,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我们正在研制联合技术运作系统的原型。”冈特·托瓦尔博士介绍道,他是弗劳恩霍夫界面工程和生物技术研究所(IGB)BioRap项目的负责人,该所设于斯图加特。
弹性生物材料
三维立体打印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众多产业,涉及服装制造、建筑模型,甚至巧克力盛宴。
然而这一次,托瓦尔博士的团队肩负了更具挑战性的打印使命。
科学家们结合了三维立体打印技术和“双光子聚合技术”,来打印如血管般微小而复杂的物体――将高强度的激光射于材料上一个极小的聚焦点,以刺激材料分子。
之后,材料变为一块富有弹性的固体,研究人员可以用它来制造高精度的弹性结构,使之与人体自身组织相互融合。
这样,人造血管就不会遭到人体排斥,它们的外壁覆盖了改进过的生物分子。血管打印机使用的“油墨”就是由这种生物分子和聚合物组成的。
“我们正在建立将快速成型法应用于弹性有机生物材料的基础,”托瓦尔博士说。
“心血管系统戏剧性地阐明了这项技术会提供怎样的机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绝不只是打印人造血管。”他接着说道。
资料来源 BBC News
责任编辑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