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启明星跟踪计划入选者中,胡乃静(见上图)是我最早联系的几个人之一,吸引我的主要是他此次获得资助的项目——隐私保护的服务型商务智能平台研究——涉及通过开发相关数据挖掘技术保护隐私信息。凭我的直觉,这是一项值得介绍的工作。另外胡乃静所在的单位是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我也有所闻,它是上海最早的由一批大学教师创办,且复旦大学一直是其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前些年,这家公司的CEO,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陈苏阳先生因空难事故罹难,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公司上下沉着妥善处置,最终公司的信誉得到提升。
那天我到复旦大学对面国权路上的复华科技大楼找胡乃静时,正是上班高峰,但见很多年轻人步履匆匆赶电梯,有的还手拿点心,给人的感觉是人气很旺。后来胡乃静告诉我,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为的是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胡乃静还告诉我,在这栋楼里工作的只是复华下属的中和软件公司的一部分。该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做服务外包,公司仅研发人员就有1500余人,2007年在全国软件外包评比中位列第7。
胡乃静现年37岁,籍贯山东,自90年代中期到复旦大学读研、而后到复旦大学和复旦复华联合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负责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迄今已在上海生活了10多年。他一开始到复旦读书时就非常喜欢上海按规则做事的环境。我认同他的观点,但提醒他,他所处的是上海最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他说他已经适应并喜欢这里的一切,前些年公司让他到淮海路的一幢写字楼工作,但感觉没有复旦周围的环境好,于是又回到了这里。
胡乃静的经历比较简单:1993年从东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回山东老家发展,在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教了3年书。其间一次与同学聚会,大家聊起最近计算机技术的变化,胡乃静觉得自己的技术已经明显落伍,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提升技术实力。这样就来到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回想复旦的学习生涯,小胡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计算机系教授、国内数据库权威施伯乐先生。
在胡乃静看来,施先生是真正的导师,他对学生的帮助不仅是学问上的解疑及严格要求,更多的是做人上的指导,包括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大事,学生们都会从施先生那里得到指点。小胡说,当时他刚从外地过来,而此时施先生的课题组有几十名研究生,研究生们一些基本的费用都由他承担。除了多发一点津贴给学生,施先生还会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接济。当时有不少出国机会,很多人留在复旦是因为施先生的这种高尚人格,不愿意离开他。小胡说,复旦计算机系很优秀的本科生直研,很多是冲他去的。在计算机系里,大家都尊称他施先生,这是大家发自内心的一种称呼。反观现在不少导师把学生当工具使的情况,回想施先生对自己的指导,小胡依旧感激不尽:这样的导师真是可遇不可求!
胡乃静2002年博士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2005年又回到了复旦读博士后,在征求了施先生的意见后,他到了复旦大学和复华公司合办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博士后研究的课题是针对当时“信息孤岛”信息不畅的问题,试图研究某种平台,并从产品实用角度来解决这一难题。胡乃静根据当时国外兴起的网格技术概念,试图将其理念补充到课题中。这种思路得到了施先生和另一位企业导师的赞同。
为给我解释网格的概念,小胡以电力为例做了一点知识性介绍:通常人们用电只需按下开关就能通电,至于你用的电是哪个电厂发的电,又是如何调度的,你完全不必了解。网格的概念即类似于电力调度,在现在的互联网上搭建调度平台,方便使用。例如我要去黄山旅游,在网格平台上提出要求,系统自动通过各种信息的整合,帮你提供完整的方案,包括出行方式、旅游景点、住宿的旅馆、饮食安排等等,你只需确认就可以,中间的过程都不需要参与。而这些还只是下一代互联网魅力的一个方面。目前这些需求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但是商业上实现还有待突破。
2004年,小胡得到启明星计划资助,从他擅长的数据库信息整合角度,引入网格技术,通过网格平台的服务,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将信息整合起来。
在完成启明星计划的过程中,胡乃静发现,在各系统之间整合数据提供各类信息的同时,数据的隐私信息如何保护也凸显出来。如医学科研需要大量患者的疾病信息,但医院提供的共享数据涉及了很多病人的隐私,这有违医学道德。小胡说,他们想进一步研究的是在能保护隐私内容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提供所需共享数据的技术。今年初,胡乃静在前几年启明星计划数据库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就如何从网格技术角度实现数据隐私保护,申报启明星跟踪计划并获通过。
在小胡看来,在共享数据中有些隐私信息虽然表面上被隐掉了,但如果知道这些数据所含的额外信息的规律,就可以利用某种方法推导出隐私信息。例如,以公司电话号码簿为例,如果知道该公司的电话号码是根据电话在公司大楼里的位置而定的,另外再知道这样一条规则:即在同一项目组工作的人,他们的电话号码具有一定的规律。那么,可以通过公司雇员电话号码的规律来将雇员进行分组,从而知道(大约)有儿个项目组存在。对于某个需要保密的敏感项目组,可以根据每个组中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性质进一步推断出这些项目组所进行工作的大内容是关于什么方面的。
胡乃静说他是根据要保护的数据,找出哪些数据会有隐含的关联。这种关联通常人们表面上是看不出的,要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才能发现。通过发现隐私数据的关联规则,尽量减少数据所隐含的附加信息,消除隐含的关联规则,这样就能尽可能地保护隐私数据。胡乃静认为自己正在做的启明星跟踪项目是当前与计算机数据安全性有关的一个重要课题。
尽管是作为科技企业的代表入选启明星跟踪计划,所申报的项目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小胡的教育和研究背景:他曾参加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主持过国家商务部、上海市科委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EI、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近20篇,使得他比其他的企业入选者又多了一份学术底气。
在与胡乃静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对现在的状态、环境非常满意,能享受工作快乐的年轻人。“我很幸运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单位有资金支持我。在这里只要你有合适的想法,你就可能得到满足。技术上的难题我可以到复旦求助,这也与这里的环境氛围有关,我的企业导师赵之凡老总以及博士后站主任赵亮博士对我的这个项目也非常支持。”
一个受过复旦名师教导,又能幸运地找到能施展抱负、实现自己想法的单位,这样的人的幸福指数一定是比较高的。我和许多读者一样,期待着胡乃静博士能在复旦复华这样一个适合发展的天地里顺利推进自己的课题,祝愿其研究的技术能早日造福社会、造福消费者。
江世亮采写自2008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