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信息的“属胜”观点还是“功能”观点中,列宁的反映论都是对信息本质进行哲学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在属性观点中,信息是物质系统的客观属性,这一属性不依赖于这一时刻信息是否被其它系统所使用。根据这种观点,在无机界,信息在功能上没有被分化出来,没有得到利用;信息就像映象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相互作用着的客体被动相随的现象而出现的。反映的痕迹在反映的客体中并不带有记忆的功能。

在属性观点中信息是系统有序性的量度。信息对被反映客体而言是派生的,被反映客观的有序性和结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转移到反映的系统中。信息的内容是客观世界作用于系统的那些对象和现象的属性与特征(信息与反映的内容同一的观点),反映概念和信息的差别在于,信息概念强调得更多的是被反映的多样性之有序性、信息过程和物质-能量过程之统一原则,以及在信号的基本“字母表”中对被反映出的作用进行编码。

持属性观点的人们把信息看作为信息源元素的差别(统计的、拓扑的、算法的多样性)或者看作为特殊的一类结构,这类结构可以根据反映的特点而被分解成一些可能的结构。譬如L. 布里渊和W. R. 艾什比就把信息解释为系统的负熵,也就是解释为系统元素的变异度、有序性和结构性的量度。以后L. 布里渊的负熵原则、艾什比的变异度观点都成为对属性观点的信息概念进行哲学概括的起源。

在分析“反映”和“多样性”这二个范畴的相互关系时,A. Д. 乌尔苏耳指出“信息可以表征为被反映的多样性,即表征为反映的客体中包含有被反映客体的多样性”。他把信息与物质、它的全部具体形态的多样性联系起来。B. M. 格鲁什科夫把信息定义为“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不均匀性的量度”。И. A. 阿克丘里把信息定义为“结构复杂性的”量度,И. Б. 诺维克的定义是“反映的有序性”之量度,H. M. 阿莫索夫的定义为“静止不动的结构”。属性观点包括所有这些定义,并是统一它们的原则。

对信息概念的分析表明,它标志出反映系统的变化。B. M格鲁什科夫把信息看作为对世界上进行着的一切过程所伴随的变化的量度。

说到对信息“属性式”的理解,必须指出,反映过程中的变化是被反映系统对反映系统作用的具体结果,并且是被反映系统作用的一个方面。“变化”这一范畴标志的是具体过程的结果,表征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的客观过程和状态。因此,任何变化都只是信息相互作用过程的方面之一,在这种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差异、结构从被反映客体向反映客体进行着转移。物质系统由于自身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和组织性,能够从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多样性中区分出这些差异和结构,把它们运用到控制中去。相互作用(其中包括信息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稳定性作为多种类型运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才是可能的,即如果变化具有一定的有序性之特征,如果物质系统遵从着一种制约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由系统的一个客体得出另一个客体。

这些一般的意见在对信息概念进行分析的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具体化。客体的结构和无机界的作用是形成信息的一种可能性,但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即如果我们假定信息的主体是存在的(认识论的,更广泛一些——控制论的),相对于这个主体,无机界物质系统的结构才能变成信息。无机界的物质系统只具有信息源的功能。B. M. 库巴耶夫正确地认为“信息性属性,即任何物质客体或过程在与能动地反映着的系统相互作用时充任信息源的能力的属性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持功能观点的人们把信息定义为自控和自组织系统(生命机体和它们的群落、人和人类社会、由人建立的控制论装置)的功能属性。信息只是随着自组织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在生命系统中信息是为自组织和自控制这一目的而被使用的。对信息的功能选择是由反映系统实现的,这种选择传送着系统外面的和它内部的状态(发生在系统的组成部分中的事件)。

在功能观点中,信息是作为复杂的、多方面的现象加以分析的。H. И. 茹科夫为了更全面地揭示信息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着手研究这个概念多义解释的基本原因。

原因之一是,信息概念本身具有多义性,它在带有细微差别的各种涵义的多种意义上使用。

第二个原因是混淆了两种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的信息类型——约束型和自由型(L. 布里渊的区分)。

H. И. 茹科夫认为,由通讯电工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信息的数学理论和作为一般理论控制论部分的一般信息论有不够精确和不太合乎逻辑的差别,以及信息概念和信息量之间的差别,这是对信息概念多义解释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信息概念的外延与在口语中所使用的这个术语的外延是不同的。由于自然语言的特点,我们使用着这样一类表述,“人(细胞、动物、电子计算机……)获得外来的信息”。这里存在着所谓“语言的陷阱”。事实上,控制论系统不仅能够得到现成的信息,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安排,从它所受到的作用中自己形成信息。

我们的看法是,没有充分地分析信息概念和过程概念的相互关系是信息概念多义解释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在信息过程的概念中、在系统和过程概念辩证的相互联系中有揭示信息本质的重要的启发式-方法论的可能性,因为在复杂的动力系统中,信息具有对终端客体进行程序制约的性质,即变换无机界物质系统作用的结构这一过程的结果的性质。正是在该过程中从原始的元素得到系统衍生的元素。

信息概念的多设计性(МНОГОПЛАНОВОCТ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认识在知识的不同领域、在解决产生的问题时与对信息现象进行分析的要求是冲突的、它不得不研究信息的这样一些不同方面和观点,这些方面和观点与由主体所决定的课题的特点有关。信息的内容,就像它的所有其它方面一样,只是在一定的方面暴露出自己,而正是依据研究的目的,人们以信息的承担者这样一个系统的特征的观点着手考察信息的定义。

这里我们涉及的是一个重要的认识的规律性,即事物能够采取性质上不同的意义,取决于在什么样的关系中考察它们。列宁这样写道“任何具体的东西,任何具体的某物都是和其余的一切处于相异的并且常常是矛盾的关系中,因此,它往往既是自身,又是它物”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中相对性作用明显增加,在定义信息概念时考虑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而,信息概念的观点之数目众多不仅依赖于有关它的客观内容的观点数目众多,而且依赖于这样一种理论系统的上下文,处于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就是在这个理论系统的范围内分析着信息。

把系统-层次方法应用到分析信息,包括分析它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系统性,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信息的理论概念,根据这种概念能够揭示出信息的新的观点、它内容的新方面。

我们认为,信息的数学理论(以及控制论方法)之被应用到研究无机界的客体是因为这些属于信息源的客体被吸引到主体能动地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去了,主体能动地和有目的地实现包含在它们(指无机界的客体——译者)中的信息的所有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在客体本身还没有得到实现,而只实现在科学中(建立模型)和实现在实践中(对它们的运用)。因此,揭示出把信息的可能性转化为它的功能和运用到复杂的有机系统中的现实过程之具体方法论分析,要求具体考察特殊的系统和它们的相互作用。这里表现出信息概念和系统观点的那些最重要的普遍科学范畴有密切关系。

有序性、复杂性、度量、变化、多样性、概率这些概念以及在属性观点中与信息概念有关的其他一些概念是一些普遍性的概念,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把任何限制加在信息概念之上。但是正如我们指出的,为了表征信息量这一概念,这些普遍性的概念是作为内容的根据而被采用的(此外,也是由表面的看法造成的),因此“属性”观点这一术语不应当作字面的理解。这方面正像A. Д. 乌尔苏耳指出的“承认信息概念为普遍科学概念并没有导致单义地确定信息是物质的属性”。

属性观点在深刻地揭示出信息与它的客观根据——物质客体的相互作用、反映、结构、多样性、有序性、系统性联系的同时;在把信息论和测度的数学理论联系起来的同时,把信息的客观根据与信息本身视为同一。И. И. 格里什金在批判性地分析信息概念的这两种观点和研究它与某些哲学和科学范畴的关系中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注意到了问题的这一方面。但是正如A. Д. 瓦乌尔苏耳指出的,这种或那种观点从矛盾观点的立场出发要受到批评,并且“这不仅导致它们继续分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导致它们在更广泛前提的基础上接近”。特别是这与对信息基础的考察有关。

在我们看来,被反映的客体——源和控制论(反映的)系统不对称的“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信息得以出现的基础。为了给予反映客体再现相互作用系统(被反映的)的特征、结构、属性(即意味着差异和多样性)的程序,仅一个客体(源)是不够的。

物质的结构性是信息反映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方面,如果想象有一种无结构、无定形的客体,那么它在与其它客体相互作用时,总是保持同一种‘痕迹’大概除了这个客体存在——这唯一的信息外,不能得到任何关于它的信息了。另一方面,反映着的客体也应当具有某种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相互作用才会具有规律性,并且在客体-原物的‘痕迹’和它(反映的客体——译者)的属性之间建立起互为单值对应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关也就没有反映”。

随着物质构成物结构组织的复杂性的提高,“它们产生信息的可能性也得到提高,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可能性导致生命和信号-信息要素的产生,由于心理理解和自控制的需要,信号-信息要素对于生命系统的自修复、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化是必要的”。只有当物质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控制过程才可能产生,也就是才有可能接收、加工、存储,包括变换信息,以复杂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系统具有主动对抗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和为调节与控制而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因此信息必须与复杂的有机界(生物界、社会、技术)中的反映形式联系在一起,这些领域中的系统无论从本身的结构方面,还是在功能动作方面都适合于目的的。而一方面,信息的产生是由与系统有关的外部环境的作用引起的,另一方面,信息的存在依赖于被高度组织起来的系统和它的那些限制着无限多样性的反映之“结构”,以及它对外部作用主动作出反应的能力。

B. C. 乌克拉因采夫强调指出“利用选择来限制多样性是一个转折,由此能够产生和将要产生信息。选择这一行为将转化为信息产生这一行为”。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同意Д. И. 杜勃罗夫斯基和В. В. 维尔日比茨基的下述意见:“被反映出来的多样性”,这—观点在A. Д. 乌尔苏耳著作中得到了非常全面的发展,它是“考察信息问题的属性观点和功能观点的一系列基本看法所形成的一个接近的表述”。

譬如保加利亚哲学家绍涅夫(Бл. Цонев)认为,争论的许多问题引起对“信息”和“信息过程”这二个术语的不同使用,引起把信息和信息过程混为一谈的情况。“把信息概念和信息过程混为一谈的作者们通常指的并不是基本信息过程的完整过程,而只是指其中的某些过程,如信息的转换和获得的过程;产生、转换和获得的过程;产生、转换、获得、加工的过程……,有些作者把接收者为自控制而使用信息这第五个方面补充到基本的信息过程的完整总合之中。这时信息与基本信息过程的所有五个方面被视为同一,而完整的信息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转换、获取、加工和使用。”

对于过程的产物(结果)和过程本身混为一谈的观点,绍涅夫继续进行批判性地分析。他把以“选择”行为为前提的相互作用方面和对多样性的限制作为信息概念本身的基础。在客体中究竟什么是信息呢?根据他的意见“信息不是客体——多样性的源所固有的完整部分,而只是它的一部分。它是这样一部分,首先,在外部作用的影响下,它表现为以专门的方式被有序化了的多样性、这是从客体分离出的物质之多样性,也是由客体辐射出的能量之多样性。其次,它一经出现,就能参加由这个客体给予另一些物体的作用,从这另一些物体上,它能够被感觉和被反映出来(或不能),并且依赖这些物体的组织层次,它还能被使用(或不能)”。

客体(信息源)的部分结构(多样性)在吸引这个客体参加到与信息“接收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时是作为信息而出现的,这个接收机编码的字母表给出该客体结构组成的一定层次。因此,信息传递和接收的过程与信息的产生过程不是一回事。如果把信息仅仅看作为客伴所固有的那部分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多样性,那么没有在相互作用中出现的无机界客体剩下的那部分多样性就是信息本身出现的可能性和前提。

在把信息作为控制论的主体和信息客体(源)相互作用过程的产物这种意义上两种信息观点得到了接近。“被反映的多样性”这一观点可以表征为能够进行选择过程的自控制系统的功能。B. B. 曼达托夫指出“在词的原意上,信息作为被反映的多样性,作为组织的作用,作为客观的联系只存在于复杂地被组织起来的系统中。因而,信息是一种表达出物质的一系列属性——多样性、反映性、能动性、系统性地交织起来的复杂现象”。在这种理解下,列宁的反映论是联系两种信息观点的环节,因为明晰表达出来的信息的认识论观点都出现在这里,这种观点摆脱了对信息的“属性式”理解和对信息本身的“功能性”方面的绝对化(把它转化为“实体”,转化为控制论等系统历史主动的“开始”)。从列宁的反映论得出分析信息系统性的重要方法论原则,这就是信息的系统性与自控系统的组织性和能动性的特征、反射过程的结构的有序性,以及被反映客体的系统本质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对信息功能观点的分析是在信息系统性思想基础上进行的。

在对信息系统性问题进行分析时,列宁的关于心理反射过程的功能性质的一些思想具有很大意义。“把思想叫作物质的,这就是向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方面迈了错误的一步” 的列宁主义原理强调把思维与物质混为一谈是不能容忍的,其意义为,思维是认识的主体反映被认识的客体之过程的特殊结果。同时应当了解列宁的第二个原理:感觉、思维——这是大脑的功能属性,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其意义为,思维不能脱离高度发达地思维着的物质,思维应当看作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这一物质过程所实现的结果,在那里主体是以自己的物质组织,以高级神经活动之生理现象以及考虑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特殊性而出现的。

信息的系统性质作为主体(一般地说是控制论系统)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产物不仅依赖于客体,也依赖于主体。Б. C. 乌克拉因采夫指出“信息具有双重的本质,一方面,信息总是存在于与它的内容没有关系的某种过程的物质表现中。另一方面,信息的内容是原物的结构,带有原物的消息”。由于信息过程的实现,被反映客体的时-空结构在功能上被区分出来,并由多层次的控制论系统使之加入到信息通讯、控制、合目的活动的进一步的过程之中。

功能解释正确地强调了信息概念复杂的、多方面的性质,它多半是根据这样一点出发的,即信息产生于生物进化(在人类出现好久以前)的进程之中,是自控系统的属性,是物质系统客观发展和日益复杂化的特殊产物,或者是作用合目的地被有序化了的结构。

但是,信息既不是自控系统的属性,也不是个别地合目的地被有序化的作用之结构。它只是作为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和这些系统与在控制过程中被使用的信息源(被反映的客体)的联系实现在自控系统中。

信息作为为控制而被使用的信息过程的结果的观点是以这样一个原理为根据的,这就是被反映客体的结构——这只是信息的可能性,在本来意义上说,这种可能性只有在控制论主体(信息的接收者、转换者、需求者)和信息的客体(处于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以及对主体来说是信息源的现实性的任何一个片断)的信息通讯过程实现的结果中变成信息。这时,发生了对被反映客体结构的功能区分,并由反映的系统吸引它参加到调节控制的有一定目的的过程之中。

信息是在被反映客体结构的转移过程中实现的,多层次的反映系统为控制而使用它。反映过程是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在其起源中,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可以看作为原因与其结果的关系(在对作用进行反映的过程中,原因的结构转移到结果的结构中去了)。

根据保加利亚哲学家M. 杨科夫的意见,作为在系统-接收者中反映的结果而产生的信息这一完整观点不仅包括源的“模型”、它的“第二表现”,而且还包括再现、存储和使用其它系统的结构(和利用它的特点对其内容进行编码)的复杂动力系统的特点和属性。信息、结构、过程的联系获得重要意义。M · 杨科夫指出“在因-果相互作用中再现结构是信息过程的基础。信息作为再现、变换、存储和使用一个系统在另一个系统中的结构和特点的特殊形式能够以最普遍的形式加以确定”。

在信息过程,亦即反映过程中,当原因的结构在结果的结构中再现出来时,从原因(被反映客体)到结果(在反映客体中的变化)发生着有目的的作用。

对信息概念的分析与对信息过程的分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是在信息过程中我们遇到同一种结构在最不同的物质形式中屡次再现这样一种情况。对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与信息的物质载体的变化有关,这表明,当信息沿着通讯渠道传送时,在控制系统中同一种结构能够多次改变组成这一结构的成分。尽管如此,沿渠道传送的自由信息仍是被反映客体的模型。结构与元素的实体属性的相对独立性在例如神经系统信息加工过程中,在那些信息借助其进入神经系统的感受器中表现出来。

不同于物之间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实体属性,元素的系统(整体的)属性现实地产生于元素之间的关系方面。控制论研究的不是复杂动力系统的元素的实体属性、而只是研究这一系统的元素之间关系的确定方式——功能结构。在控制系统中的信息过程得以实现不是没有利用元素,而是利用了不同的元素。

对应于多层次组织本身,复杂动力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合目的地调节它所受到的'外部环境(被控客体)作用的结构。由于调整了外部环境的不对称的作用,发生在复杂动力系统中间的变化是在它中间把信息源的结构加到过程的结构上的结果。因此信息只是由于控制论系统和信息源相互联系而产生的。

因而,我们第一次接近把信息理解为复杂动力系统与任何一类被反映客体多层次通信过程的具体结果,这一结果为控制的目的而被使用。

转向对过程特点的认识是认识由现象到本质运动的重要方面。由对信息病种观点的分析得出:在信息通讯过程之外和不依赖信息通讯过程,信息就不存在,因为结果和过程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其中每一个都是另一个的前提。只有“静止不动”的信息是一个例外,它超出信息过程的范围,可是它是比较早地由控制论系统在其与被反映客体进行信息通讯的过程中制作出来的。为了理解信息的系统本质,这样的事实是非常重要的,即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的方法与分析信息源的整体性、结构、有序性、多样性等等有关,并且间接地与分析作为它的承担者的自控系统的组织有关。组织化是解决“可能性-现实性”这一对矛盾的中介,或者是把信息的可能性转化为它功能的现实过程的中介。

对于进一步研究该问题,上述结论给出了关于所研究的信息属性的系统概念的一般抽象的草图。

(Cucmeмный xapaкмер uнформачuя,1978年版)

————————

①《列宁全集》,第38卷,第144页。

《列宁全集》第14卷,第256页。

③《列宁全集》,第14卷,第80 ~ 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