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即将出版的新一期《世界观察杂志》中宣称:“因中国对淡水的快速需求导致了河流干枯和地下水水位的下降,由此出现的淡水短缺问题正在威胁着中国的粮食生产”。这一看法使北京彻夜难眠,并加剧了粮食进口国对粮价上涨的担心,同时因粮价上涨对这些国家稳定的影响问题也在美国有关部门中引起了深切的忧虑。

基于来自中国的消息和美国情报理事会最新发布的报告,布朗和第二作者哈维尔特别强调,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来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而不至于使农业达到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而动摇世界粮食市场的地步。

关于中国今后粮食问题的争论始于1995年布朗的一本书——《谁来养活中国》,该书提到了由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存在的淡水日益短缺的事实。该书一开始遭到中国政府的猛烈抨击,并在中国国内和海外引发了对中国粮食问题的广泛讨论。设在华盛顿的全美国情报机构保护组织——美国国家情报理事会,刚刚完成了一项详尽的独立研究,该项研究使用了一些未曾发表的资料,并证实了世界观察研究所早些时候所做的这一预测。

“由于中国潜在的粮食需求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不可能在进口它所需粮食时不使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然的话就会让13亿中国人冒每天靠一美元维持生活的风险,”布朗指出,44中国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在国内寻求解决供水不足的方法来尽可能地做到粮食的自给。”

许多小的国家如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已经历过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时期,但中国是第一个经历这样时期的主要产粮国。这些小国家通常将用于灌溉的水量转向满足城市和工业对水的需求,而通过进口粮食来补偿因缺少灌溉所造成的损失。进口一吨小麦相当于进口数千吨的淡水。像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这些小国家,可以进口他们本国粮食需求的70%到90%而不会对世界粮食市场构成损害,但中国却做不到。

目前中国的农业正面临着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强烈竞争。根据预测,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将从1995年的310亿吨增加到2030年的1340亿吨;工业用水需求将增加的更快,从1995年的520亿吨上升到2030年的2690亿吨。

在中国617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或多或少存在缺水问题。在许多这样的城市,所缺水量是通过挤占农业用水来填补的。1994年春季,因北京的水库必须用来满足城市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被迫切断了对北京郊区农业的供水,而这些水库过去一直用作灌溉水源。其它缺水城市也正在步北京的后尘。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在用水方面中国的农业无法与工业或其它行业竞争。因为很明显,生产一吨小麦须耗水1000吨,而其市场价值仅200美元;同时,在工业生产中,1000吨水可以产生14000美元的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70倍。

水危机的迹象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证实。对于中国千百万农户来说,令人痛心的缺水现象表现在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水井干枯。中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在生产占中国粮食总产量40%的华北平原,过去的五年中地下水水位平均每年下降了1.5 m。

没有任何事例比每年都发生的黄河断流更能说明中国在水危机方面面临的挑战。在1972年,黄河以及中国北部两条主要的河流历史上第一次发生断流。在1972年黄河首次断流15天之后的10年中,黄河间或发生断流。由于干旱天气越来越长,从1985年开始黄河每年都发生断流。到1997年,干旱加重,黄河断流达226天。

黄河水在1997年的几个月中甚至未能到达山东省。该省是黄河入海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份,并生产占中国1/5的小麦和1/7的玉米。1996年,为山东省提供一半灌溉水量的黄河,因水流未能到达山东省而造成该省粮食生产减少了270万吨,这些粮食足以养活900万中国人。鉴于今后几年上游要新建数百项引水工程,届时到达黄河下游的水M将会变的更少。

尽管中国有意要保护下游肥沃土地上的农业,但满足上游省份的居民和工业用水需求也变的异常重要。就全国来讲,增加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的居民收入是维持社会稳定,防止人口大量涌向沿海城市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对中国来说,解决水问题并不仅仅意味着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中国需要调整整个经济结构,以使水得以高效利用,”布朗说。“在农业方面,应转向生产节水型农作物和畜产品;在能源方面,应寻找耗水少的能源;另外在工业方面,节水潜力则更大。”

解决淡水短缺的一个最常用的手段是提高水价以遏制浪费,向用户收取足量的水费可以保证水的高效利用。高额水价可促使用户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如喷灌和滴灌,可大幅度降低用水费。

工业方面的节水潜力也是巨大的。例如,中国生产一吨钢需耗水23?56吨水,而同样的情况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仅需不到6吨。在调整能源结构方而,可以大力发展风能以减少因水力发电带来的水库蒸发造成的水量损失。

尽管经过努力可以建立一个高效节水的经济,但灌溉水量的减少和粮食进口的持续增长将不可避免。通过对中国几个主要流域的模拟计算,美国国家情报理事会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需要在2025年进口1.75亿吨粮食。但是世界上的粮食出口国在经历了从1960年到1980年之间粮食生产增加了三倍之后,一直没有再增加,因此就无法满足这一额外的需求。

美国国家情报理事会的研究建议,应该在美国和中国的农业部门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制定可行的农业政策和策略并转让农业生产和节水灌溉方面的技术,布朗对此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如果世界上两个主要粮食生产国能紧密合作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全世界共同努力稳定人口的增长,这不仅对这两个大国有利,而且世界其它国家也将受益匪浅。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特别报道,1998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