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当选的启明星名单中,淡淑恒是较早进入我的视野中的一位,吸引我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她所从事的智能电器的科研项目,其二是她所在的上海电力学院我还未造访过。然而在上周完成了对这位上海电力学院副教授的采访后,我觉得我的采访稿主题应有所调整,因为淡淑恒并没有多谈智能电器本身的内容(这方面内容她已在本期的综述稿中作了介绍),而更多的是谈到了她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谈到了她的西部情结,这些话题都是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于我而言,这次采访使我结识了一位非常有个性、有理想、有见解的年轻学者,应该说收获不小。

图为淡淑恒副教授上课时的场景

淡淑恒来自大西北的陕西省,那里是她的出生地,也是她生活、成长、完成学业、确立人生观的地方。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淡淑恒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和她学习上的用功,1988年,她得以考入西北地区最好的大学之一的西安交大,进该校电气工程系深造。“西安交大整体的学习风气非常好,我们的功课很多,很忙很累,但是我们女生学习挺好。由于受整个学风的影响,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考研究生”。回忆起当年西安交大的学生生活,淡淑恒至今仍觉得一种温馨。

由于学业优秀,淡淑恒相继在西安交大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习,前后历时近11年。小淡的导师王季梅是国内真空开关方面的权威专家,她的研究生论文较早就选定为智能电器的研究开发,当时这还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项目。随着论文准备的深入,淡淑恒发觉自己在具体技术设计等问题上可以熟练驾驭,而对整体概念的把握却非常欠缺,譬如淡淑恒很想了解大型的电力系统是怎样运作、如何调度的。并没有人要求淡淑恒这样做,本专业也没有这种要求。但淡淑恒觉得如果作为一个电器设计方面的工程师,缺乏这种系统、整体的概念,心里总觉得有点欠缺。于是她就开始补这方面的内容。找资料,到变电站......就这样,如今的淡淑恒只要一到变电站,就能对其主接线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一清二楚。淡淑恒认为这是一个电气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素质。“心中有没有这样一张图,结果会很不一样。”正是本着这样的认识,几年后拿起教鞭带教学生的淡淑恒会想方设法给学生多教一点从书本到实际的知识。

淡淑恒说她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她认为自己的性格中兼有激情和严谨这两种成分,十几年严格的专业训练使她具备了一种工程师的严谨、理性的工作方式,而一旦走上讲台,她性格中原有的激情因素会迸发出来。尽管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等专业课充满了专业术语,很难讲得生动,但做了十几年学生的淡淑恒很清楚学生们想听到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为此她可没少动脑筋。她努力备课,不仅对书本上的知识讲得滚瓜烂熟,还不辞辛苦地到相关工厂中学习、参观,在讲课中渗进很多与现场有关的工艺等知识点。譬如在讲到高电压技术中行波在电力系统中的传播时,淡淑恒深知这一章学生只知道概念,会做习题,但是对波的概念理解不透,对计算结果并没有真正接受。她为此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些教具,用形象的方式在课堂上边演示边给学生讲其中的道理。

用淡淑恒的话说,她这样做是力求把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甚至每一句话都能变成活生生的描述及形象的说明,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它,并且融会贯通会用它。她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托熟人、请朋友帮忙联系学生参观。这样做的目的,淡淑恒说,就是希望让书上的抽象的话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活生生的实物,变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历历在目的或可以想象得出的东西。

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甚至在她怀孕期间还不断在外为学生联系参观的变电站及工厂。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做,但淡淑恒一直想到这样一句话:如果在大学里能教给学生一种方法,那日后这个学生就有可能借此而砌起高楼;反之,如果老师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结果很可能只是给予学生一块块砖头。

然 而淡淑恒的努力并非总能得到回报,有时候有的学生脸,上不屑与茫然的神情让她感到一种难言的悲凉,然而这种消极情绪很快会烟消云散,她仍然将这一切归因于她的努力还不到位,她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淡老师在给在职的工程师讲高电压技术,讲发电厂电气等内容时,学生们聚精会神听课的神情让她感到极大的满足,有时她一天讲7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反而越讲越有劲。她很有体会地说:“当工作变为兴趣时,人是感觉不到累的,而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她说她很能理解演员在表演时那种完全投入的感受,当松弛下来时才会感到累。“其实老师在讲台上既是导演同时又是演员”,她这样看待教师。“而且工科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工程师的实际操作的水平又要具备文科的形象活跃的思维。”今年国庆7天长假,她去福建电力系统讲课,尽管报酬低,但讲课时台下听者专注的神情及良好的反馈给了她莫大的鼓励,让她感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神圣和尊严。

淡淑恒是2000年博士毕业后随丈夫一起到上海来发展的。上海电力学院以她的眼光热情接纳了这位来自西安交大的电气工程女博士。近五年来,淡淑恒已经逐渐熟悉、喜欢上了上海这个她的家和理想所在的地方。她说她能回报_上海的就是站好三尺讲坛,教书育人,把自己的课讲得更生动些,为上海的繁荣培养更强更多的生力军。在日复一日地忙碌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淡淑恒在一点一点地实现着这一信念。

在教学的同时,淡淑恒也在实践着她对自己是工科人的信念。这次她申请的启明星项目因为课题本身的新颖性和独创新,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淡淑恒的目标是在两年内把这一项目做成能够在现场实际使用的产品。她作为课题负责人还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我俩近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淡淑恒一再提到了她的家乡,提到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发自肺腑的观察仔细的言语令我感到某种震撼。淡淑恒认为现今的西部开发要真正产生实效,西部政府的服务观念应该真正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淡淑恒举了一个在西部地区司空见惯的例子:节假日期间,进出西部城市往往火车票一票难求,但就在高挂着票已售完的售票处门口,“黄牛”们却拿着一把车票在高价倒卖,入得车厢会发现车厢里其实还有不少空位。淡淑恒认为这虽然不能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此种事情不能解决好,会影响到外部世界对西部的看法。那天淡淑恒给我聊了不少西部地区的见闻以及她对西部开发的看法,透过这些话语,我听到的是一位来自大西北深处的年轻学者希望她的家乡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的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对民族对国家的炽热忠心。

在我访问过的启明星中,高校教师占有相当的比刨,他们大多以科研成果出色而受人尊敬。相比而言,淡淑恒则是努力恪守着一个大学教师的职责:千方百计地为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努力。我觉得这种人和事在当今中国的大学已不多见,特别在年轻教师中。

淡淑恒正在努力。在前行的过程中,她还会碰到不少挫折,但我相信困难和挫折只能使她更坚强也更成熟。当然我也奢望着通过这篇访问记能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中国的大学教育。

[江世亮采写自2003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