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再生混凝土操心的人__访同济大学教授肖建庄_江世亮

肖建庄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通过21年刻苦攻读、努力打拼,这位农家子弟获得过世界著名的德国洪堡基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目前已是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入选者。
 

在我接触过的科技启明星中,类似肖建庄那样通过高考和自己经年奋斗,成为社会栋梁的人不在少数,当然每个人成功的缘由各有差异。通过与肖建庄的交谈,我感觉其成功与其家境,特别与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性格因素有关。

所谓家境是指身为农民后代,家境相对贫寒的现实。肖家是一个多子女家庭,要供养一个孩子读到高中很不容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肖建庄因此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不可能请家教,所以促使他上课时很认真地听讲、预习。高考时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进入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四年毕业时他又作为班里唯一的人选被免试推荐读研。出于要减轻家里经济负担的想法,也因为当时有可保留(研究生)学籍三年的政策,肖建庄暂别同济大学,联系到了山东省纺织设计院的工作机会。工作三年不仅对家里经济有所帮助,而且因为身处第一线,他对来自社会的需求有了实际的感受和了解。

工作三年后再回同济读书,肖建庄自感成熟了许多。他的导师朱伯龙先生身体不好,他经常陪他,无论是到家里还是到医院,一叫就到。肖建庄没有感到这是无谓消耗时间,反而觉得这是学生孝敬师长应尽的义务,同时这样也有了更多的向老师求教和交流讨论的机会。

联系自己的学习、研究经历,肖建庄和我交谈时多次提到多看文献、静心思考问题这一逐渐养成的习惯使他受益匪浅。肖建庄说他在做博士论文时两次春节都没有回家,这段时间主要用于读书、思考和提炼问题。加上平时注意积累,与老教授讨论等,肖建庄的博士论文准备得很充分,这也为他日后的科研奠定了基础。

讲到这里,肖建庄颇有些感慨地说,现在一些学生对新东西很关注,但不太注意看以往的、前人的资料,这样就少了继承性。肖建庄举例说,土木工程专业有很多以往的图集,是这个领域好几代人经验、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悉心研读这些图集文献,可以从中汲取很多前辈的经验和智慧,开拓思路。“尽管我们现在有了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这并不能取代对包括这些图集在内的很多文献资料的阅读。譬如我们现在一些认为很时兴的提法实际上很多前辈过去已经提出过,只是表述可能与现在不太一样,但基本概念早就有了”。

由此,肖建庄特别强调,搞学术研究,一方面要追踪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了前人的工作,当然对前人的经验需要进一步提炼总结。同时由于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发展期,国外几十年前也经过这样的阶段,因此对当时他们总结的东西也应借鉴。

在谈到他本人的成长时,肖建庄讲到了“天时、地利、人和”:遇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受到同济大学多年的熏陶和培养、还得到了家人、长辈、老师、同事和学生的支持和帮助,他还特别提到长江学者李杰特聘教授在学术方向上的引领和指导。

从事结构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多年的肖建庄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抗火与温度效应、再生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等。肖建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磁浮列车轨道梁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功能件结构设计优化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与设计、废弃混凝土再生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等。迄今,肖建庄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多项。这些文字和统计数字虽大致能说明肖建庄已有的学术水准,而据我与之交谈得到的感觉,肖建庄已初具学术领军者的风范,这一点可能更显难得。

我的判断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他对学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和实施意识(如上所述);

二是他对正确理解实践出真知也有较为独到的见解,他这样对我解说其中的关系:土木工程离不开实践,这个实践不仅仅是动手和到现场,而且可以是通过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别人的工作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应用于科研,这也是实践,而且得出的认识可能更深刻。肖建庄说他会把这一想法和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知道,善于从别人(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得益也是一种学习;

三是对学科发展的方向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这主要体现在肖建庄对推动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的热情。由于出身贫寒,他勤俭节约意识更强,更加珍惜一砖一瓦。为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为国节约,为民谋利,他敏锐地选择了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研究课题。对这件事的意义,他说,这首先是全球建材资源的日渐紧缺所致,再就是建筑垃圾的运输和处置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国际上看,二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高速公路翻修等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处理这些废弃混凝土的代价和资源本身的紧缺推动了再生混凝土产业的形成。中国的情况更为突出,我国大规模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建材,导致优质天然砂石等资源已经越来越紧缺。这些客观因素推动着再生混凝土产业的发展。肖建庄以上海为例,上海废弃混凝土的主要来源是动迁,仅世博园区动迁估计就可能产生290万吨建筑废弃物,如果不能利用的话,仅仅运送这些建筑垃圾就是一大难题。

也正是基于这些紧迫挑战,几年前肖建庄和他的研究小组就把工作重心移向再生混凝土。目前在再生混凝土的结构和材料的研究方面,肖建庄小组在El收录的论文发表量已经连续三年占国内的50%以上。他们小组在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方面目前处于国际前列。由于准确判断、及早部署和以往的积累,肖建庄和他的团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核心单位。更可贵的是,肖建庄及其同事不仅仅只是从事理论研究,他们还在尽力帮助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2004年,在他们的直接推动下,同济大学校内就铺设了一段“再生路”,其材料全为再生混凝土。目前他们正在全力推动制定再生混凝土结构和材料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这一产业的发展。

当我问起推进再生混凝土产业的障碍主要在哪里时,肖建庄提到了观念和制度配套,“国内有些人认为再生品可能是差的,我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回来觉得我们国家的环保理念不落后,循环经济、生态社会早就提出了,但是具体落实上比国外差了一大截。我们很多人包括政府都在喊这件事,但做起来问题很多。一方面老百姓有疑虑,二是政府还需在实实在在推进上下功夫,包括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免税政策。德国政府对废弃物的处置有严格规定,废弃建材、砖瓦处置都要交钱的,这笔钱主要用于再生混凝土等再生建材的研制”。肖建庄提议,上海应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可以借世博会之机在这方面形成特色。

肖建庄36岁时就被聘为同济大学教授,以他目前的状态,他应该进入到一种相对稳定的高校教授的生活状态了。当我和他聊起这个话题时,肖教授说他还是一直感到有压力的。他说:“说起压力,求学时期我一直都有,是那种立志要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想在大城市安家立业的压力;做了教授后的压力,特别是从德国留学归来之后,则主要源于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要在国内处于高水平,在国际上有我们自己的声音。这种压力远远大于前一种,它可能会伴随我相当长的时间”。

[江世亮采写自2006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