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日本诺科奖得主人数仅次于美国”之谬说在包括网络文章在内的中文文献中广为流传,且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实有澄清之必要。本文通过认真而仔细的研究得出明确结论:21 世纪以来,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远少于美国,稍逊于英国,在全球排行榜中只能位居第三。

21 世纪以来诺贝尔奖颁奖概况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现由物理学奖(PH)、化学奖(CH)、生理学或医学奖(PM)、文学奖(LI)、和平奖(PE)与经济学奖(ES)6 个奖项组成;前5 个奖项根据1895 年最终版诺贝尔遗嘱创设,1901 年首次颁奖;前3 个奖项组成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本文以下简称“诺科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之俗称,由瑞典国家银行捐资创设,1969年首次颁奖,它身世特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奖。

1901 年至1999 年,全球共有683人687 人次荣膺诺奖,其中女性得主共29人30 人次。21 世纪以来,迄今诺贝尔奖已颁奖过22 届,颁奖概况见表1。

表1 21 世纪以来诺贝尔奖颁奖概况

奖项代号

获奖人次(女性人次)

PH

1×0+2×6+3×16=60(2)

CH

1×3+2×4+3×15=56(4)

PM

1×2+2×7+3×13=55(6)

LI

1×22+2×0=22(7)注1

PE

1×14+2×7+3×1=31 注2(8)

ES

1×5+2×11+3×6=45(2)

合计

1×46+2×35+3×51=269(29)

注1:自1901 年起,只有诺贝尔文学奖从未同时颁授给3 人。

注2:在诺奖颁奖实践中,只有诺贝尔和平奖曾颁授给组织机构。31 个获奖者中包括22 个个人和9 个组织机构。

在20 世纪诺奖得主中,女性人次占比是30/687=4.37%,21世纪的相应数据是29/260=11.15%,占比增幅高达155%,已大有改观。在20 世纪诺科奖得主中,女性人次占比是11/460=2.39%,21世纪的相应数据是12/171=7.02%, 占比增幅更是高达194%,进步尤为明显。出现上述可喜现象与诺奖颁奖机构鼓励合格提名人积极提名更多的女性以及颁奖时适当向女性倾斜密切相关。[1]

统计口径的确定

比较学研究的前提是首先要制订出统计口径(即统计标准),统一比较平台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不在同一平台的比较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诺奖得主的国籍问题貌似简单而清晰,但因西方科学家跨国流动较大,且归化入籍属个人隐私,故有时就变得比较复杂。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英国和其他英联邦成员国之间的国籍状况通常就比较模糊。国籍人数统计笔者现采用以下规则:诺奖得主国籍以其获奖时实际拥有的国籍状况为准,双重国籍者各按0.5 人计。为了便于统计和对比,对于个别人的三重或三重以上多重国籍者,只取与其最密切或最重要的前两个。[2~3]

对英国和日本的诺奖得主人数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的“最不利”原则,本文中的统计数据遵循以下规则:

(一)21 世纪通常是指2001 年至2100 年,本文将21 世纪的起始年定为2000 年。

(二)比较英国和日本的诺奖得主人数,若以英裔比日裔,英国的优势将极为明显,故只比较英籍和日籍。

(三)若全面比较6 项诺奖得主中的英籍和日籍人数,日本将更加处于劣势,故只比较英籍和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21世纪以来,日本人在诺文奖、诺和奖与诺经奖方面均颗粒无收(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虽是日裔,但为英国国籍),英国人则屡有斩获,相应数据分别是5 人、0人和2.5 人。特别是英籍诺文奖得主已多达5 人,远超传统上诺文奖最强国法国(同期只有2.5 人)。

(四)日本不承认双重国籍。双重国籍者各按0.5人计,亦符合对英国的“最不利”原则。表2中双重国籍者多达13 位,拥有英籍的诺科奖得主有28 位之多。

21 世纪以来英籍和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的比较研究

表4 是基于表2 和表3而得出的,显而易见,在21 世纪最初的22 个年度内,英籍和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对比,英国领先11 年,日本只领先过4 年(2000年、2002 年、2008 年和2015 年),双方平手7 年。在日本领先的4个年度内,日本的领先优势很小,差距最多不超过1.5 人。

表2 21 世纪以来英籍诺科奖得主名录

图片1

图片1

注1:代号“2001PM32”表示获奖者是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 位得主中的第2 位,以此类推。

注2:标注后缀“”表示在3 位获奖者分享同一项诺奖时,他或她分得其中的一半诺奖奖金,其余2 位则分享另一半诺奖奖金。

注3:经笔者考证,文献[4]P6 中有4 处需要纠偏:①博伊尔(2009PH32,生于加拿大,逝于美国)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而不只是“加拿大籍”。②维肯·拉马克里希南拥有“美国和英国双重国籍”,而不只是“美国籍”。③史密西斯(2007PM33,生于英国)只拥有“美国籍”,将其列为“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恐证据不足。④绍斯塔克(2009PM33,生于英国,在加拿大长大)最有可能是“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或疑似拥有英国/加拿大/美国三重国籍,将其列为“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恐不确。

表3 21 世纪以来日本诺科奖得主名录

图片3

图片3

注1:3 位美籍日裔科学家得以荣膺诺奖的科学成就都是在入籍美国以前做出的。

注2:真锅淑郎从36 岁首次发表获奖关键论文(即文献[5])到90 岁高龄时才得以荣获诺奖,授奖时滞(间隔)长达54 年,仅略短于劳斯(1966PM21)创纪录的55 年。

表4 21 世纪以来英籍和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比较

图片5

结论与讨论

基于对日本最为宽松、对英国最为严苛的统计标准前提下,通过上述严谨而规范的研究后发现:21 世纪以来,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不仅远少于遥遥领先的美国(2021 年时已多达85 人),在大部分年度内也略逊于英国。总体上来说,在全球排行榜中只能位居第三。

文献[6]:“日本在迈入21 世纪的最初17 年里,平均每年都有1 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将过去的诺贝尔奖强国——英国、德国、法国远远甩在身后,令国际社会惊叹不已。”2000 年至2016 年,日籍和英籍诺科奖得主都是15 人,日裔诺科奖得主也只有17 人(英裔诺科奖得主则远多于此数),故所谓日本将英国“远远甩在身后”是不成立的。

文献[7]:“日本自2000 年起,几近平均每年都有1 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数仅次于美国,并逐渐拉开了与英国、德国、法国的距离。”所谓日本“逐渐拉开了与英国的距离”也是不成立的。2000 年至2019 年,英籍和日籍诺科奖得主人数差距很小(不超过2人),双方都曾一度领先过。此后,反倒是英国逐渐拉开了与日本的距离,这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这种现象恰巧验证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一俗语。

参考文献

[1]倪伟波. 诺奖科学奖何以跨越性别鸿沟 [J].科学新闻,2018(10):72-74.

[2]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上) [J]. 中国市场(营销版),2015,22(6):167-172,176.

[3] 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 .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下) [J]. 中国市场(物流版),2015,22(7):140-151.

[4] 鲍雪莹,陈贡,刘木林 . 基于履历信息的国际科技人才特征分析——以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为例[J].现代情 报,2014,34(9):4-9.

[5]SyukuroManabe,RichardT.Wetherald. Thermalequilibriumoftheatmospherewithagivendistributionofrelativehumidity[J].Journalofthe AtmosphericSciences,1967.05.01(Received1966.11.02),24(3):241-259.

[6] 周程 .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出现“井喷”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6 (12):128-133.

[7] 周程 . 社会环境对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井喷”的贡献[J].科学与社会,2019,9(4):16-2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