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

曾感染Covid的人群患胃粘膜溃疡或小肠溃疡的风险增加62%,胃酸反流风险增加35%,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46%。

他们患肠易激综合症的可能性升高54%,胃粘膜发炎风险升高47%。

此外,出现便秘、腹泻、腹胀、呕吐和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的可能性也增加了54%。

图片1

胃痛、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这些都是长新冠病人经常报告的症状。

最近,《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一项大型调研结果:新冠患者在感染一年后出现胃肠道问题的风险远远高于未感染者。

作者团队分析比较了美国VHA(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系统中154068名Covid患者的医疗记录,以及另外大约560万年龄和其他条件相似但未曾感染新冠的患者数据。

结果显示,Covid患者出现感染前不曾经历的长期胃肠道病症的风险整体上升高36%,有9605人遭遇消化系统、肠道、胰腺或肝脏方面的问题。

最常见的是与酸有关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GERD)和消化性溃疡病。2600多名新冠病人经历了这些症状。

新论文的通讯作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家齐亚德·阿里(Ziyad Al-Aly)表示:“他们体内似乎存在一些失调,酸的产生存在严重失衡。”

严重炎症性疾病,例如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影响患者的比例就小很多了,但它们因新冠导致的风险增量非常显著。

此外,长期Covid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风险也更高,最常见便秘、腹痛和腹泻。

与其他利用退伍军人数据库进行的调查类似,此项新研究涉及的患者群体主要为白人、男性,平均年龄约61岁。当然,黑人、女性参与者数量虽少(分别为37000人和17000人),但也呈现了相同的健康风险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参与者普遍于新冠大流行早期被感染(绝大多数都早于疫苗问世),确诊阳性时间集中于2020年3月1日-2021年1月15日。

阿里等人表示,疫情后期的感染者情况应该有所不同,因为流行的毒株变化了,其可能产生不同影响;此外研究表明,疫苗可降低出现各类长新冠症状的风险。

图片2

图中绿色部分为ACE2受体,是SARS-CoV-2侵入人体细胞的受体;红色部分为肠上皮细胞,蓝色部分为细胞核。显然,ACE2大面积覆盖了小肠上皮表面。

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Covid感染与长期胃肠道问题之间的关联呢?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胃肠病学教授索拉布·梅汉德鲁(Saurabh Mehandru)对此做过探究。根据他的说法,帮助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内鬼”,ACE2受体蛋白,在小肠内壁含量丰富,这些受体或许为病毒提供了一种直接进入消化系统的途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些病毒片段在感染消退后仍然存在,使患者免疫系统保持激活状态并产生炎症相关症状。

另一种可能性来自所谓的“肠-脑连接”。

肠-脑连接的一种典型表现是,“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伴随精神压力事件而出现”;同理可以推断,某些肠道以外的后遗症影响了胃肠道功能。

阿里表示,大多数长新冠病人除胃肠道问题外还有其他症状,这个病症“太复杂了,无法只用一种机制来解释所有”。

这里需要指出,阿里团队的新工作没有考虑感染前就存在的特定健康问题,例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对胃肠道后遗症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因Covid住院的病人相比于因流感住院患者,更容易出现长期胃肠道问题。

阿里博士对于胃肠道后遗症的态度比较乐观,因为它们是可诊断、可治疗、可控制的。

资料来源:

Long Covid Patients More Likely to Have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Study Finds

COVID Raises Odds for Long-Term Gastro Problem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