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维达·韦恩(Davida Wynn)曾是一名护士。2020年5月,她在自己工作的新冠病房里感染Covid-19,病情严重,一度经历医学诱导性昏迷长达6周。
现在的黛维达每天都要给自己设定一项任务:洗澡,或者洗碗,或者做一顿像样的饭菜。完成一项日常生活任务足以令42岁的她筋疲力尽,不得不坐下或躺下,甚至有时就地入睡。
而令人绝望的是,这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其他任何超出此极限的事情都力不能及、难以承受。”
她经常心跳加速,感到头晕,她每个月至少要在家中摔倒一次——严重擦伤的脸和撞伤的膝盖就是证明。
感染新冠以后,黛维达的血液检查表明她经历着严重炎症。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
黛维达·韦恩
有感染就有自身免疫
众所周知,感染Covid-19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题,其中许多属于长新冠症状。不过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除了长新冠,SARS-CoV-2还会迷惑免疫系统,使其瞄准宿主机体,导致某些人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项研究表明,像黛维达这样的重症新冠患者更有可能遭遇自身免疫。
当然,上述免疫问题并非新冠专属。科学家早就知道,病原体感染可能令宿主遭遇自身免疫性疾病,EB病毒就是个典型例子。
在因EB病毒感染而患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中,有约1/10会继续发展出肌痛性脑脊髓炎(也称慢性疲劳综合征)。2022年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还将EB病毒与多发性硬化症联系了起来。
除了EB病毒,还有许多病原体也能引起自身免疫,但只会有极少数不幸的感染者中招。
衣原体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感染会使关节、皮肤和眼睛发炎,这种情况被称为反应性关节炎。肠道病毒可能误导机体攻击自身胰腺细胞,导致1型糖尿病。登革热和艾滋病毒也被认为会使某些感染者发生类似EB病毒的自身免疫。
不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病毒学家蒂莫西·亨里奇(Timothy Henrich)指出,就严重性和持续时间而言,新冠病毒引发的长期反应似乎不同寻常。
50%新冠住院患者携带自身抗体
新冠大流行初期,科学家发现SARS-CoV-2诱发的自身抗体(autoantibodies,攻击宿主身体而非病原体)影响巨大。那些在感染Covid-19之前体内就有干扰素自身抗体的患者更有可能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干扰素是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关键组成部分。
大约10%的新冠重症患者(其中大多数是55岁以上的男性)拥有干扰素自身抗体,而在普通人群中,这一比例仅为0.3%。
后续有数十项研究都发现Covid-19感染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有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住院病人血清,发现多达50%的患者携带自身抗体——它们改变免疫系统,破坏血管,损害血压调节,导致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血栓。
科学家还发现,患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的儿童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是一种与新冠相关的罕见疾病。
自身抗体与长新冠有关吗?
一些研究将部分自身抗体与长新冠相联系,判定它们的存在是长新冠的四个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过另一些科学家报告称,自身抗体与长新冠并不总是相伴而行。亨里奇表示,根据对数千种蛋白质的分析,“这种自身抗体特征似乎是一种与Covid-19相关的现象,但它是与新冠后遗症(post-Covid)相关,而非长新冠(long-Covid)”。
另有学者认为,仅仅存在自身抗体并不意味着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
哈佛医学院免疫学家希瓦·皮莱(Shiv Pillai)指出:“人体每一次病毒感染,都会有自身抗体产生,这一点几十年前就已为人所知。”
皮莱还表示,多年后,科学家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曾经历新冠重症的人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更高。但目前我们没有把握去预测这个情况,因为太多因素决定着一个人患病。
正在用药以求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的黛维达
至于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遭遇自身免疫性疾病,科学家尚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涉及数十个基因和环境催化剂。
狼疮发病前的十多年,人体就会出现高水平的自身抗体,但许多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狼疮患者亲属却从未得此疾病。埃默里大学免疫学家伊纳基·桑兹(I?aki Sanz)表示:“关于这种现象,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一方面,病人需具备所有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一切条件都满足后,要有某个事件触发疾病。”
误导免疫,残留难除
为确定病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需对大量人群进行多年的跟踪研究。这方面工作的一个范例是前文提及的关联EB病毒与多发性硬化症(简称MS)的研究(详见《科学》新发现:这种会导致残疾的病可能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
EB病毒是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某一时间感染它。一旦进入体内,它就永远存留;压力和荷尔蒙变化等条件可以激活潜伏着的EB病毒,而它的激活是长新冠的四大危险因素之一。
为探究EB病毒与MS的关系,论文作者阿尔贝托·阿舍里奥(Alberto Ascherio)和同事大规模分析了来自超过1000万美国军人的医学检查数据。
研究团队收集了1993年至2013年间的6200万份血清样本,经分析发现,相较未感染者,感染过EB病毒的人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增加了32倍;但他们没观察到MS与其他病毒存在类似关系。
此外,丹麦科学家曾对超过2.5万名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开展数十年追踪,结果发现单核细胞增多症使他们遭遇MS的风险增加了1倍。
另有研究提出这样一种理论:EB病毒模仿一种人类蛋白质,可能误导人体内针对它的抗体。
该研究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学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专家威廉·罗宾逊(William Robinson)表示,大约1/4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体内有被误导的抗体,“这是EB病毒引发MS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基础”。
另一方面,某些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能始终无法被完全清除,而它们的持续存在,无论是活体还是残余,都可能使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最终导致自身免疫。
对于少数患者,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接种能缓解长新冠症状,这似乎表明活病毒是自身免疫的直接原因。亨里奇博士正聚焦于高剂量单克隆抗体——它们可以吸收体内残留的病毒片段。
黛维达尝试了多种药物,包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但到目前为止还没取得任何效果
亨里奇这样说道:“如果病毒蛋白引发自身免疫反应过程,那么去除这些病毒蛋白,就有望改善整体健康。”
眼下,饱受折磨的黛维达仍未有任何病情缓解迹象。她尝试了多种药物,包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但不见丝毫效果。
资料来源:
How Viral Infections Cause Long-Term Health Problem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