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 · 博汉南的著作《夏娃》探讨了女性身体的演化过程,还探讨了科学界对男性主题的关注如何导致了女性 “得不到充分的研究和关心”。
凯特·博汉南在她的新书中写道: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为雌性哺乳动物提供一本用户手册
20世纪80年代,作家凯特 · 博汉南(Cat Bohannon)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当时,住在美国亚特兰大的她第一次观看了电影《2001太空漫游》。当博汉南看到该影片著名的开场场景时——一群猩猩捡起一堆骨头,并迅速开始用它们互相攻击——她被那一刻纯粹的雄性氛围震惊到了。
博汉南最近说:“我当时在想,这个故事里的女性在哪里?”她试图想象那些缺席的雌性在那个特定时刻可能会在做什么。“大概类似于,‘哦,真抱歉,我看到你们正在用石块做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只是要走到那座小山后面,悄悄地在我的子宫里创造这个物种的未来。’”
44岁的博汉南说,是“一系列的顿悟时刻”引领她写下了自己的新书《夏娃:女性身体如何推动人类演化两亿年》(Eve: How the Female Body Drove 200 Million Years of Human Evolution),而上面的顿悟只是其中之一。
《夏娃》讲述了从侏罗纪时代开始的哺乳动物发展旅程,通过将女性置于中心,重塑了传统的演化生物学叙事,读来令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博汉南提出,该书的核心观点在于,通过研究女性与男性在演化上的不同,我们可以“为女性提供她们身体的基本问题的最新答案”。她说,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女性会来月经?为什么女性寿命更长?绝经期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提得正是时候。由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规章制度,美国的临床试验通常主要使用雄性被试,从小鼠到人类皆是如此(这被称为“雄性常态”)。尽管这一情况在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更新其规则后有所改变,但新的规程仍然充满了漏洞。例如,她写道:“从1996年到2006年,发表在科学期刊《疼痛》上的动物研究中,有超过79%仅包括雄性受试者。”
博汉南在书中指出,这导致了一种误解,即认为“雌性身份只是对雄性身份进行少许柏拉图式的小调整”,这对医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破坏性的影响。正如她在《夏娃》中指出的那样,尽管有证据表明抗抑郁药和止痛药对女性的影响与对男性的影响不同,但它们仍被认为是无性别差异的。直到1999年,研究人员才开始测试全身麻醉在使用中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 “无论年龄、体重或所给药物的剂量如何,女性都比男性醒得更快。”
“女性的身体一直不曾得到充分的研究和关心,”博汉南在西雅图的家中视频通话时表示,“当我们把女性身体重新纳入框架时,即使是没有女性身体的人,也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在这个庞大的演化故事中所处的位置。”
她补充说,理解“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原理将对所有人的身体有所裨益,包括顺性别男性和跨性别男女。在演化领域,多样性是一种特征,而不是一种缺陷”。
本书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来自2012年,当时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的博汉南看了另一部电影:雷德利 · 斯科特(Ridley Scott)执导的《普罗米修斯》,它是《异形》的前传。在影片某一幕中,由劳米 · 拉佩斯(Noomi Rapace)扮演的考古学家要求她飞船上的“手术舱”帮助她移除体内被强行植入的恶心的外星鱿鱼。
“错误,”机器说,“本医疗舱仅为男性病人设计。”尽管这很好笑,谁会把训练有素的科学家送入太空,而随行的医疗设备只对其中的一部分人有效?但对博汉南来说,这却再熟悉不过了。
“当我从电影院回到家时,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为雌性哺乳动物提供一本‘用户手册’,”博汉南在《夏娃》中写道,“一种可以打破雄性常态、建立更好的科学的事物。”
《夏娃:女性身体如何推动人类演化两亿年》,凯特·博汉南著,克诺夫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博汉南的著作或许充满了专业的科学内容,但它是为非专业读者而写的。她说:“诚然,并非每个人都从事科学工作,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具身体里。你出生后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是绝对真切、真实和权威的,你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清楚在你自己的身体里生活是什么感觉。”
本书引人入胜、富有趣味、内容浩博、娓娓道来,还拥有丰富的细节。它追溯了女性决定性特征的历史,一路追寻至其源头——按博汉南的说法,是一系列的夏娃——远至2.05亿年前。她的第一位夏娃是一种毛茸茸的小生物,看起来有点像鼬、有点像老鼠,属于摩尔根兽属。博汉南亲切地称其为“摩姬”,并生动地描绘了她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野兽间穿行的生活。她是第一种哺育幼崽的哺乳动物。
《夏娃》中也随处可见偏离主题的有趣事实,其中许多被隐藏在了脚注里。例如,我们了解到,创造出“克隆”一词的英裔印度科学家霍尔丹(J.B.S. Haldane)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驻到法国,并在一条战壕里撰写了一篇科学论文(他的一位合著者则遭到了杀害)。
我们了解到,《2001太空漫游》中的猩猩是由法国哑剧演员扮演的。我们还了解到,博汉南的一位前男友“独居生活,家里有12把吉他、一张水床和一张多莉 · 艾莫斯(Tori Amos)的旧海报”。
《夏娃》一书很难概括,因为它涵盖了许多领域——演化生物学、生理学、古人类学和遗传学等——它的作者也同样难以概括。虽然博汉南花了十年时间写出这本书,但在这十年里,她也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叙事和认知演化方向的博士学位,结了婚,搬到了西雅图,还生了两个孩子。她把这个过程讥嘲地描述为“一趟繁殖之旅”。
她出生在亚特兰大。她的父母——一位心理学教授和一位钢琴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因此,她的早年生活并不安定,四处漂泊,她的兴趣则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变动不停。
博汉南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巴特勒大学就读时,曾短暂退学,加入马萨诸塞州西部的革命无政府主义青年团,并最终与英国诗人安德鲁 · 莫申(Andrew Motion)一同在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学习了诗歌。
在短暂地搬到法国马赛,并与一位法裔摩洛哥生物学家短暂地订婚后,博汉南又搬到了纽约,加入了几支乐队,担任键盘和吉他手。此后,她进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攻读艺术创作硕士学位,与一位音乐家结婚又离婚。 (她说,婚姻破裂后,她把自己的车停在亚利桑那大学足球场附近的一间停车场,在车里住了三个月。)她写了很多诗,“大部分和科学有关,或是用了科学典故。”她回忆道。
这之后,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先拿了一个创意写作的艺术创作硕士学位,随后开始攻读博士。她的论文涉及编写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分析了过去400年来成千上万部英语小说中的言语部分,并将它们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库,对其提出认知问题。”她解释说。
博汉南还一度是冯 · 哈根斯生物塑化公司的非官方驻地诗人,在那里,塑化技术的发明者、德国解剖学家冈瑟 · 冯 · 哈根斯博士(Gunther von Hagens)将遗体保存并作为艺术品展览。2005年,她撰写了一篇关于冯 · 哈根斯工作成果的文章《沉船》,发表在《佐治亚评论》(The Georgia Review)上。这引起了文学经纪人埃莉丝 · 切尼(Elyse Cheney)的兴趣,博汉南于是成了切尼的客户。
亚利桑那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阿德韦特 · 朱卡尔(Advaid Jukar)与博汉南合作完成了《夏娃》一书中的古生物学部分,他称这是一本杰出且重要的著作——“这是我们首次通过这种视角向公众讲述女性的演化故事”。
“凯特在她的一生中尝试了很多事情,写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文章,”他补充道,“但不仅如此,她还拥有和像我这样的人交谈的能力,拥有与分子生物学家、生理学家和遗传学家交谈,并以一种既有趣又容易理解的方式将所有这些内容整理输出的能力,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赋。”
“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他说。
资料来源 The New York Times
————————
本文作者莎拉·莱尔(Sarah Lyall)是一位作者,为包括体育、文化、媒体和国际事务在内的多个《纽约时报》栏目工作。此前,她是伦敦分社的通信记者,也是文化和都会栏目的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