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 随着本科攻读人群的增多,学生的智商水平越来越接近普通人群水平。加拿大学者发表的荟萃分析证实了这一现象。

2.《科学》杂志报道了一种计算模型,它通过分析某人血液中6500多种蛋白质,获得长新冠患者的血液异常,为预测长新冠提供了可能。

3. 长久以来,科学家不知道“水熊虫”如何启动或结束长达10年的休眠状态。最近,有研究团队揭示了其中精确的分子机制——它们拥有一个分子传感器,可检测环境中不宜生存的元素。

80年来美国大学生平均智商下降近15%

微信图片_20240125193605

大众普遍认为,大学本科生的智商理应在115到130之间,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但最近加拿大学者发表的荟萃分析表明,这种共识已经过时。

此项新工作汇总了1939年至2022年间大量测量大学生智商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平均智商从1939年的大约119逐步下降到了2022年的102,略高于人口平均水平100。

上述发现与余威尚存的“弗林效应”(Flynn effect)形成了强烈反差。所谓弗林效应,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 · 弗林(James Flynn)在1984年发表的论文——表明在此前46年间,美国人的智商每10年升高约3分。后来其他学者的工作继续印证着弗林效应。当然,在过去的20年里,弗林效应似乎有逆转之势。

新研究的作者指出:“美国大学生智商降低是过去80年来教育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如今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比1940年代高中毕业的还多。

但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对于智商仅略高于平均水平的美国白人本科生而言,毕业的概率只有五成。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美国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公司,向年轻、天真的消费者出售学位(以及更好的生活)。数据显示,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全日制本科学费在1980年为每年10231美元,30年后则上涨至28775美元。

新研究的作者表示:“大学和教授需要认识到,学生们已不出众,平庸者居多。大学必须调整课程和学术标准。换言之,雇主不能再依据拥有大学学位与否来评判求职者更有能力或更聪明。”

资料来源:

Undergraduates average IQ has fallen 17 points since 1939. Heres why.

《科学》:长新冠患者的血液与众不同

微信图片_20240125193611

近日,研究人员于《科学》杂志报道了一种计算模型,可通过分析某人血液中6500多种蛋白质,预测其患长新冠的可能性。

在此项新工作中,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招募了39名从未检测出新冠阳性的健康成年人,以及113名曾经阳性的成年人,其中40人患长新冠,即初次感染6个月后仍有症状,22人初次感染12个月后仍有症状。

通过采集并分析268个血液样本中的6596种蛋白质,他们发现,长新冠患者的血液存在一些异常。

相比于健康人和完全康复者,长新冠患者体内的抗凝血酶III(有助于预防血栓)水平更低,而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有助于血栓形成)水平更高。

此外,长新冠患者的白细胞存在CD41蛋白质的异常表达。

CD41通常存在于血小板上,白细胞上也有它意味着细胞的异常聚集。健康人白细胞上的CD41水平最低,首阳12个月后仍有症状的长新冠患者的白细胞CD41水平最高。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免疫病毒学家丽莎 · 查克拉巴蒂(Lisa Chakrabarti)表示,这种异常可能导致微小血凝块的形成,而微凝块可能阻碍氧气流向组织,从而引发一些长新冠症状。

另一方面,长新冠患者在初次感染期间以及6个月后,其补体系统的激活程度都高于平常。

所谓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许多小蛋白质组成,能在受到特定刺激时通过一系列反应增强抗体和吞噬细胞清除微生物和受损细胞、促进炎症以及攻击病原体细胞膜的能力,虽然不具备适应性,但它也能被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招募并发挥作用。

相比于完全康复或健康的参与者,长新冠患者补体系统中的某些蛋白质水平降低,另一些则升高,而这种蛋白质失衡的情况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如前文所述,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创建了一个模型,可根据血液蛋白质水平以及年龄和体重指数等因素来预测某人会否遭遇长新冠。事实证明,该模型很准确地预测了哪些人将在首阳12个月后仍存有症状。

资料来源:

Long-COVID signatures identified in huge analysis of blood proteins

最顽强生物水熊虫为什么能假死10年?

微信图片_20240125193615

缓步动物,俗称“水熊虫”,是一类节肢状、八足的微型动物,已知有1100多种。它们的体型大多不超过1毫米,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生活于山顶、深海、热带雨林、南极洲等各种环境下,甚至无惧超高温、辐射、真空等极端生存条件。

大多数以植物为食的缓步动物会用它们的吸针刺穿植物细胞,并吸取细胞内物质来维持生存。另一些食肉者则能捕食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德国动物学家戈兹(J. A. E. Goeze)于1773年通过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缓步动物,并觉得它的身体看起来像一只干瘪缩小的熊,故将其命名为kleiner Wasserb?r——意为小水熊

当面对诸如干燥或贫瘠这样不宜生存的环境时,水熊虫会进入所谓的“小桶状态”(tun state)状态:它的八条腿缩回,身体脱水,蜷缩成球,新陈代谢减慢到几近停止。更神奇的是,这种小桶状态可保持多年。长久以来,科学家不知道水熊虫是如何启动或结束小桶状态的。

最近,有研究团队报道了缓步动物面对极端环境而休眠的精确分子机制。

原来它们拥有一个分子传感器,可检测环境中不宜生存的元素,并指示自己何时进入休眠,何时恢复正常活动。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将缓步动物暴露于零下80摄氏度低温或高浓度的过氧化氢、盐或糖中,以引发休眠状态。

为应对恶劣环境,水熊虫的细胞产生了破坏性的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也会氧化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是水熊虫体内蛋白质的组成单元之一,它们的氧化反应导致蛋白质改变其功能和结构,并向水熊虫发出信号,指引其进入小桶状态。可以说,半胱氨酸是缓步动物感知周围环境并响应压力源的“传感器”。

微信图片_20240125193618

共焦荧光显微镜观察下的缓步动物

当生存条件改善,自由基消失,传感器就不再被氧化。水熊虫就会从休眠中苏醒过来。

研究团队通过施用阻断半胱氨酸的化学物质,确证水熊虫在失去传感器后无法检测到自由基,也不会进入休眠状态。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总结道:“我们的工作表明,缓步动物在压力条件下的生存依赖于可逆的半胱氨酸氧化,活性氧通过这种氧化作用使缓步动物能够对外部变化做出反应。”

鉴于自由基可能与衰老相关疾病存在联系,上述发现或将启发科学家对衰老的认知。

资料来源:

We may know what makes tardigrades so darn tough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