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常见食用色素的神奇作用:它能使实验动物的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暂时变透明。研究结果刊载在《科学》杂志上。

2.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于《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杂志的文章,研究人员通过追踪25岁~75岁人群体内的数千种不同分子,检测到两波分别出现于大约44岁和60岁时的年龄相关重大变化。中年阶段的断崖式衰老出乎意料。

3. 对于未来可能长期驻留月球表面的宇航员来说,水供应问题无比关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军强团队似乎已找到一种从月壤里获取大量水的方法,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创新》(The Innovation)杂志。

Science:食用色素给动物身体穿上透视装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344

若将色素涂小鼠腹部,观察者可透过腹部皮肤清楚看到它的肝脏、肠子和膀胱;把色素涂在小鼠头皮上,就能看到它大脑里的血管。洗掉色素后,皮肤又会恢复正常颜色。

在《科学》杂志报道了上述新发现的研究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他们相信,此项成果有望转化为面向人类的广泛应用——从定位伤口和寻找静脉采血穿刺点,到监测消化系统疾病和发现肿瘤。

论文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洪国松表示:“未来医生或许无需依赖侵入性活检,只需检查人体组织即可诊断深层肿瘤。这项技术也可能帮助采血人员轻松找到皮下静脉目标,减轻采血带来的痛苦。”

神奇色素的作用方式类似著名科幻小说《隐形人》中的隐身法宝,后者隐形的秘诀在于使人体细胞折射率与周围空气的折射率相匹配。(详见:“隐形人”出来作案了……今儿让他现形︱挖电影

正常情况下,当光线穿透生物组织时,大部分光都要发生散射,因为内部结构(如脂肪膜和细胞核)的折射率各不相同。当光线从某一个折射率环境来至另一个折射率环境时,它会弯曲,因此组织看起来不透明。同理,把一支笔半截放进一杯水中,笔看起来就弯折了。

新研究的作者团队提出了一个有悖直觉的理论:特定色素可使特定波长的光更易穿过皮肤等组织。强吸收色素会改变吸收它们的组织的折射率,从而使科学家能匹配不同组织的折射率,阻止任何散射发生。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349

上图展示了实验小鼠被涂上色素前后的局部透视度差异

柠檬黄是一种黄色食用色素,被用于多种饮料以及其他产品。根据作者团队介绍,该色素能减少组织内的光散射,使光线更深穿透。他们曾把新鲜鸡胸肉浸泡于柠檬黄溶液,几分钟后,鸡肉就变得对红光透明了。

如前文所述,洪国松等人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涂抹柠檬色素使小鼠腹部皮肤透明,让人能“透视”其内脏;而当小鼠剃光的头皮被涂上色素后,借助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更是能观察其脑中血管。

洪国松如此说道:“这项工作最惊人之处在于,我们通常认为色素分子会使物体变得更不透明。例如,如果把蓝色钢笔墨水混合到水里,添加墨水越多,穿过水的光线就越少。而当我们将柠檬黄溶解于肌肉或皮肤等通常会散射光线的不透明材料中时,添加的柠檬黄越多,材料竟变得越透明——当然,仅限于对红光。”

研究团队称“透视色素”的作用“可逆且可重复”,表示只要洗干净,皮肤即可恢复自然颜色。目前,透明度变化到色素能渗透的最大深度即止,不过洪国松认为通过微针贴片或注射剂可将色素输送到更深处。

资料来源:

Common food dye found to make skin and muscle temporarily transparent

人体衰老的两个高峰期——44岁和60岁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353

如果你察觉自己的皱纹和疼痛似乎在短时间内增加许多,或是有种断崖式衰老的感觉。不必太过惊讶,因为科学证据表明,衰老并非缓慢而稳定的过程——它至少有两次加速爆发。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于《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杂志的文章,研究人员通过追踪25岁~75岁人群体内的数千种不同分子,检测到两波分别出现于大约44岁和60岁时的年龄相关重大变化。这一发现或可解释为什么某些健康问题,包括肌肉骨骼以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会在某些年龄段高发。

文章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学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学中心主任迈克尔·斯奈德(Michael Snyder)教授说道:“人体并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改变的。事实证明,当人生走第五个十年的中段,可能要遭遇剧烈的健康变动;迈上六十岁后,又有一道坎。无论你观察哪一类分子,情况都是如此。”

斯奈德等人追踪了108 名志愿者,后者每隔几个月提交一次血液与粪便样本以及皮肤、口腔和鼻腔拭子,并坚持至少1年——最长的将近7年。研究人员评估了13.5万种不同分子(RNA、蛋白质和代谢物)和微生物(生活于人体肠道和皮肤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分子和微生物的丰度变化并不随时间逐渐发生。最显著最剧烈的改变往往出现在40多岁和60岁出头的年纪。

中年阶段的断崖式衰老出乎意料。科学家曾认为是女性围绝经期变化导致整个群体的结果出现偏差。但新数据显示,40岁左右的男性也发生了类似变化。

第一波剧变涉及的分子与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咖啡因、酒精和脂质的能力相关。第二波则包括与免疫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肾功能相关的分子。与皮肤和肌肉老化相关的分子在两个高峰都有显著变化。过往研究表明,衰老的高峰可能出现于78岁左右,但新研究无法证实此理论,因为最年长的参与者也只有75岁。

斯奈德等人发现的模式与先前证据相符,即许多年龄相关疾病的风险并非逐渐增加,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60岁后急剧上升。另一方面,某些变化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酒精代谢方面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饮酒量在中年阶段大幅增加,而这个阶段很可能是人生中压力最大、导致借酒消愁的时期。

资料来源:

Scientists find humans age dramatically in two bursts – at 44, then 60

中国科学家用月球土壤大量生产水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356

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对于未来可能长期驻留月球表面的宇航员来说,水供应问题无比关键。

虽然阿波罗号和嫦娥五号等任务早已证实月球表面存在水,但这些水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它们通常以羟基化合物——或者说,与永久阴影区域中风化层混合的冰沉积物——形式存在。从这些化合物中只能提取重量百分比在0.0001%到0.02%的水。

月球风化层是指月球表面覆盖着的一层细粉状的风化物质,也就是月壤。根据近期发表于《创新》(The Innovation)杂志的新文章,我们似乎已找到一种从月壤里获取大量水的方法。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军强团队主导完成,所用月壤于2020年由嫦娥五号任务带回地球。

团队开发的“月土化水”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借助聚光镜汇聚太阳光,将月壤加热至超过1200开尔文(约930摄氏度)的高温。这个温度足以引起月壤与其储存的大量氢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而释放出可收集的水蒸气。

据称,1克熔融月壤可提取约51~71毫克的水。以此计算,1吨月壤将能产出51~76千克的水,足以满足50人的每日饮用水需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月壤中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因其独特结构而储存有最高浓度的氢,是最关键的产水原料。

目前中国和俄罗斯都计划在2040年前在月球南极地区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上述原位制水方法有望大大减轻地月间水资源输送的后勤挑战。(运水成本极高且耗时。)不同于能相对快速完成补给的国际空间站,月球补给任务一般要耗费几天时间,因此现场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当然,新技术仍面对诸多挑战。由于对阳光的需求,该方法只能在南极地区的月昼期间发挥作用。月昼持续约两周,而在另外两周的月夜里,没有阳光为反应提供动力。研究人员就此提出的对策是部署太阳能镜网络或卫星,用以将阳光引导至处理设施,但这听起来相当复杂。

资料来源:

New lunar tech turns moon dust into drinking wat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