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只花十分钟左右的简单手术能治愈近视吗?回答是可以的。据一位苏联眼科学家说,只要动一次手术,就能永久治愈近视。患者动过一次手术以后,完全不需要戴眼镜了。

什么是近视?凡是患近视的人,不能清晰地看见远处的物体。患近视者,通常是因为跟球过长。眼睛前面部分的角膜和晶体使图像成焦点于视网膜前面因而图像模糊不清。凡是近视的人只能在近距离内看清物体。

晶体能使视觉清楚。戴凹透镜眼镜或接触透镜,有助于治疗近视,但是必须整天戴,有时候变得很讨厌。在近视初期阶段,戴眼镜可能制止近视。

治愈近视的新技术

据莫斯科眼外科手术研究所的S. Fyodorov博士发明了一种通过改变角膜的弯曲治愈近视的新技术——切入罩在眼体前面的组织的透明层(角膜)以改变其形状,减轻眼体中部和周围部分的肌肉压力。

这一发明是一次偶然引起的结果。一个近视的男孩失足绊倒,打碎了眼镜,碎镜片伤了他的角膜,医生立即清除碎镜片。然而,使医生感到奇异的是,当手术后去掉绷带时,这个男孩可以不戴眼镜全部读出标准视力表上的十行字母。以前,只他能读出第一、二行的字母。

技术十分成功

为了使这种技术臻于完善并且观察其副作用,对兔子进行了试验,还对各种动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试验后,才对近视者这种技术试验。医生发现,非但没有不良的影响,而且近视也没有恢复。Fyodorov博士说,这种技术十分成功,在苏联凡是动过这种手术的人,十年以后没有一个重新戴上眼镜。Fyodorov博士曾于1979年访问过印度,他在海得拉巴和新德里两地展示过他的技术。

海得拉巴的一位医生也对这种新技术了试验。自那之后,已经试验了数百个病例,其中大多数人被完全治愈了。

手术过程

在动手术之前,医生们细心地测量病人的视觉敏锐度及其眼睛的形状。在那之后,给病人眼睛里滴上几滴麻醉剂,然后把一个薄薄的隆起的金属圆板压进角膜。对金属圆板施加的压力压出十六个有间隔的凹痕。医生利用这些凹痕作为导子,开16个小口,其深度达到他们预先测定的深度。给病人用绷带罩12天,十五天左右眼睛治愈了。

Fyodorov博士五年来给大约两千名病人动了这种手术,看来,成果惊人。过去,手术之前视觉敏锐度为20/400的十个病人中有九人,在手术以后视觉敏锐度为20/40或者更好些。Fyodorov博士的一个名叫N. Stahl的美国学生给一个近视病人动了手术,此人的视力从20/400提高到20/25。

据一些美国医生说,由于儿童的眼睛正在发育成长,所以不应动这种手术。戴眼镜或接触透镜的,也不应当动这种手术。凡戴了眼镜但仍不能通过,诸如飞行员,火车司机所确定的视力标准的人,最适合于动这种手术。

严重近视的人可能导致视网膜剥离,甚至引起白内障。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是近视,通过适当的教育和保护眼睛,将近75%的人是可以加以防治的。如果目前在海得拉巴进行的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它们在使印度许许多多的人制止视力进一步受损害方面起重要作用。

〔文锦摘译自LINK,1980年11月23日〕

日本科学家研究化学剂致癌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世界上在以人细胞进行的试验中,现在首次证实,实际上致癌的化学品引起细胞基因的变异,损坏对于细胞系统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的结构。

当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癌症研究室的角永武生博士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布他的研究成果时,科学家们称赞这一成就是在对机制的分析——化学剂能引起癌症——方面取得一个重大进展。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者预言过这样一种机制,但是从来没有人用实例证实过。

角永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在培养用于试验的、正常人皮肤细胞的大约1000个蛋白质细胞中有18个细胞,同移植致癌化学剂的细胞中的那些蛋白质细胞不同。

角永博士在讨论会上说,在对β肌动脉——它们之间显得截然不同——的分析中,移植癌细胞的肌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明是和正常的肌动脉不同的。

用基因重组技术从大肠杆菌中正常细胞和传染着癌的细胞中取出脱氧核糖核酸,在加以培养之后,甘氨酸(它是374种氨基酸之一,肌动脉由氨基酸构成)就转变成天门冬氨酸。

他说,既然肌动脉在所有的蛋白质中占10%上,并在细胞的组成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结构方面哪怕是极细微的变化,应被认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他还说,他的小组现在正在进行实验,看看当变异的基因被移植到正常细胞中时,它们是否可能引起癌症。

角永博士是日本石川县金泽人。他于1965年毕业于大阪大学,八年以后前去美国。他在数年以前在试管里把致癌的化学品放进入细胞中,并施以核辐射从而引致癌症,这一试验获得成功。

〔雅明译自Kyodo,19 SQ年12月8日〕

低声咕哝的金属

用作船舶船骨的木结构或是支撑矿井坑道的木支柱等,如果它们吱吱嘎嘎作响,长期来已被认为是灾祸即将来临的警告。最近的研究证明:用于喷气客机、大型快速超级油船、贮油罐以及其他类似的设备,如果它们的材料发生裂缝而受到应力作用时,也会发出一种特征性的声音。它们是在低声咕哝。

这种咕哝声叫做声学的发射,它的频率低于可闻度。但如果通过一种新超声的工序,这种咕哝就能够被听出来。利用这种咕哝,可以预告难以察觉的材料的疲劳,而材料的疲劳可以导致它的开裂。有的地使金属受应力作用,用敏感的传感器可以测知它发出的声音。美国麻省理工学的小威廉教授是这方面的开拓者,他仔细倾听这种与众不同的咕哝声,它表明,这种金属在结构上是不坚实的。

〔希译自Science Digest,1981年3月号〕

恒星的旋转给宇宙生命提供线索

宇宙之中的生命究竟充斥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远不能说清楚的。但是生命是罕有的这一可能性已经由一个最新的观察揭示出来:关键在于我们的太阳比起跟它大小相同、年龄相等的其他恒星的旋转要慢得多。

美国得克萨斯州麦克唐纳天文台的天文学家M. Smith已经观察了与我们的太阳相同的28颗恒星的自转。根据他的计算,发现其中17颗恒星以平均比太阳快2.5倍的速度旋转,其他11颗虽则速度小一些,但还是比太阳来得快。

人们认为早期太阳丢弃的相当大量的物质,最后分别成为已知的九大行星以及它们各自的卫星。在这一过程中,太阳给了行星以自转的动量,而使太阳本身减小了旋转速率。Smith提出,由于我们银河系中其他大小相等、年龄相同的恒星的旋转比太阳快得多,它们可能没有因丢弃一些可以变为行星的物质而减小其自转的动量,关键就是这些行星越少,它那里存在生命的机会也就越小。

Smith说,太阳系的行星携走了我们整个星系大约99%的自转动量,而木星占了绝大部分,因为它是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他精辟地说,类似太阳那样的其他恒星之具有较快的自转率,只可能意味着它们没有像木星那样的大行星,但是它们曾经丢弃过像地球那样大小的行星还是有其可能性的。

在任何情况下,还没有任何人对为什么我们的太阳丢弃了如许自转动量给行星作出过解释Smith说,这是有关我们太阳系起源的关键问题,但是目前还仍然是一个谜!

〔希摘译自Science Digest,1981年3月号〕

与冰

回顾追溯十万年的火山史,一位地质学家发现了一些证据,能使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理解以往的火山喷发和温度趋向的联系。

是火山喷发引起寒冷天气,还是寒冷天气引起火山喷发呢?

从圣海伦斯火山喷射出的火山灰,由于它对太阳光有遮掩作用,我们期望它将使得天气稍微转冷一些。大部分的科学家说这是正常的次序,但是Goddard学院的M. Rampino博士认为,倒转的次序也能够是正确的:即圣海伦斯火山是由于气候转冷而引起喷发的。

Rampino说自从四十年代以来,大气的温度大约降低了0.9度(华氏),而就在这段时期内,大型的火山喷发次数有了增加。为了寻求火山和气候的联系方式,Rampino把已知的火山喷发以及从地质记录中推演出的过去未知的火山事例,和气候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比较,他把这项工作追溯到十万年之前。他发现历史上在许多大型火山喷发之前,都有气候转冷的迹象。其中包括1883年,在爪哇岛附近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这次爆发异常巨大,使远在2000哩之外的澳大利亚都听到了这次爆发的响声。

气候转冷的趋向是如何触发火山爆发的呢?在短时期内,它们能增加信风的速度,而信风的方向和地球旋转方向相反,因此最后就好像给地球的旋转加了一个制动作用。

Rampino说:“这一作用使得地球表面受到了制动和震动,而这促成地面下的岩浆形成了汹涌的对流,从而可能使处于次临界状态的火山——即要爆发的火山——发生爆发。圣海伦斯火山可能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把它的顶部喷掉了。”

而在很长的时期内——数万年内——夏季温度持久的降低,会引起积雪,最后变成了流动的冰河。当这些冰河淹没了大块的地区以后,整个大陆由于它们的重量而下沉。

与此同时,由于形成冰河的水有一部来自海洋,这就使海洋里的水减少,从而减小了对海底的压力,使得海底上升。

而当气候转暖,冰融化以后,大陆又返回原状同时融化的水又返回了海洋而使海底再度下沉。事实上约自12,000年前最后一次冰蚀末期以来,北美地区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上升。

Rampino说:所有这些运动,使地壳受到巨大的应变,促使岩浆在地球表面下涌出,从而触发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张建康摘译自Science Digest1981年1月2月号〕

心脏跳得快,头脑更敏捷

目前的生理实验证实了“用心工作”这句话的重要性。当一个人的心脏加快跳动时,对他的创造力和理解力都有裨益。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能增加人的心搏率,这已早为生理学家所知。但是最近的实验表明,相反的过程也同样正确,即心脏能使头脑激动。

俄亥俄州大学的生理学家J. T. Cacioppo,用调整心脏起搏器的方法,人为地使14个人的心脏加快跳动,当加快到每分钟88跳时——比通常心跳快16次——他们阅读的理解力,书写复杂语句的能力以及连贯论证的能力均显示出有改善的迹象。

Cacioppo认为当心脏加快跳动后,能够使得心脏附近的神经给大脑传递信号,告诉大脑忽视从感官传来的与工作无关的信息,从而使大脑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工作。

〔张建康摘译自Science Digest1981年1月2月号〕

色素——昆虫的自卫武器

长在树木上的介壳虫是棉花、桑树、梨树和橘树等植物的大敌,但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蜡克介壳虫就是其中的一种。蜡克介壳虫是高级木器俱涂料的原料;水蜡虫是制造白蜡的原料。在合成染料未诞生以前,生长在墨西哥仙人掌上的胭脂介壳虫体内的红色素是生产染料不可缺少的原料。

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被称为胭脂酸的蔥醌。这种色素在介壳虫中约占虫体总重量的1.5 ~ 3%;在其他醌类(苯醌和萘醌)中,甲虫、蜘蛛以及蜈蚣等昆虫体内都有防御本体不受外来侵袭的物质。许多植物也具备这种天赋的机能。像麻栗树内的蒽醌具有抵御白蚁侵袭的机能等等。

美国康纳尔大学的厄兹纳等人设想从胭脂介壳虫体内提取胭脂酸,充当防御虫害的物质,经过多次实验以后证实,他们的设想是可取的。他们曾做了这样的实验:将从介壳虫体内提取的胭脂酸和砂糖拌合加水调和成溶液,然后放在姬蚁(蚁的一种)活动的场所,看姬蚁是否向混合液体靠近。结果是胭脂酸浓度在10-4M时,姬蚁的活动无异常变化,但是一旦胭脂酸浓度超过10-3M,聚集在混合液体附近的姬蚁群明显减少,当胭脂酸浓度达到10-1M时,姬蚁纷纷出走,远离混合液体。一旦介壳虫体内的胭脂酸浓度达到1.5 ~ 3%,就产生防御作用。即使将刚杀死的介壳虫置于蚂蚁巢附近,蚂蚁也会倾巢而出,逃之夭夭。

当然,胭脂酸并非是万能抗敌剂。有种甲虫的蛾幼虫不仅不惧怕介壳虫,而且还将介壳虫作为佳肴来品尝呢。这种昆虫具有十分旺盛的食肉欲。厄兹纳等人发现,这种蛾幼虫一旦碰到意外的触动,立即会发生奇妙的行动:头部蜷缩并从嘴里吐出一种粘液射向遭受到攻击的部位。这种粘液呈红色,经化学鉴定也是胭脂酸,其浓度为2 ~ 3%。将蛾幼虫解剖,看到蛾幼虫的前肠部位中间细后面粗,若像一个“口袋”,胭脂酸就贮藏在这一“口袋”内。一旦它遭到外来的攻击,就会立即关闭前肠和中肠之间的通道,“口袋”周围的肌肉发生紧张的收缩,粘液从口中射出。

蛾幼虫在受到蚂蚁的攻击时,立即动用这种护身法宝,使蚂蚁奈何不得。可见,蛾幼虫的这种自卫本领是很了不起的。

如果蚂蚁来不及逃脱,就会被蛾幼虫的粘液牢牢缠住,使蚂蚁攻击无力,自卫无方,一命呜呼。仅沾上一丁点儿粘液的蚂蚁也会自动放弃对蛾幼虫的进攻,仓促逃走。而遭受蚂蚁攻击的蛾幼虫在射出粘液的同时,将躯体曲卷滚动涂上粘液。这样,蚂蚁就再也无法靠近它了。

这种蛾幼虫射出的粘液具有粘性物理性质及胭脂酸化学性质的双重结构,发挥了抗御外来侵袭使自己免遭敌害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蛾幼虫具有灵活地应用胭脂介壳虫的防御物质的高超本领。

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充满着生存和反生存的剧烈争斗——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植物都利用本身固有的物质抗御外来的侵袭,以此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繁荣。

〔蔡仁兴编译自《自然》(日),1980年第10期〕

泪水化验

从生物化学方面去理解情绪问题的困难,总有一天会部分地被人类的泪水所洗刷一新——这种泪水是由于悲痛而不是外来的刺激(比如洋葱)所产生的。关于这种可能性的研究,圣 · 保罗 · 拉姆齐医学中心的一名生物化学家威糜 · H · 费莱二世正在训练一批人用试管去收集人们的眼泪。费莱指出,和血液、尿和粪便比较起来,眼泪很少受到人们的科学研究。他认为,要求一次根本改变,其理由是眼泪对情绪方面有一种不平常的反应。

费莱认为,具有情绪的眼泪可以把有毒的物质排之体外。他解释道,尽管存在着大量的有毒物质,这样的眼泪出现就有可能含有比刺激所产生的泪水较高的蛋白质集合物。不久,他希望能找到这些蛋白质是些什么,他正在为激素和其他物质不断检查人们的泪水。

〔范玉楷译自读者文摘》,1980年10月号〕

原子序数为107的元素

3月27日出席德国物理学会会议的科学家西德Darmstadt重元素研究协会(GSI)的P. Arm-bruster教授宣称,德国的物理学家已经成功地制取了直到当时为止尚属存疑的原子序数为107的化学元素。这一功绩是由融合铬和铋的原子核而完成的,它产生的原子量为262的同位素,由α衰变所验明。

1976年苏联科学家同样也做过这种反应,生产过他们称之为元素107的同位素261。但是许多西德小组指出,苏联所用的方法是自发裂变,从而使他们成果的可靠性发生了疑问。

Armbruster教授说,西德小组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新元素在实验室里已曾生产过十五次,而且还由美苏科学家管辖范围内的西德小组首先制取出来。

在汉堡、日内瓦的基本物理学科学家取得了这一进展。在一种情况下,电力法则已经被证实到亿万分之一厘米,计量了粒子之间的最小距离。

〔希摘译自德通社3月27日汉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