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外不少杂志连续报道了对儿童心理、行为研究的进展情况。本文就是其中一篇比较系统的介绍,着重介绍了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有些专家指出,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可以矫正的。本文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人的大脑不会因年龄的成熟而固定下来,而是周期性地不断调整的。也就是说,儿童大脑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

婴儿、感情寄托和大脑发育

从行为发育方而来看,有些人属于“大器晚成”型。比如,有些孩子在婴儿和幼儿时期很贪睡,甚至到了青少年时期也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常有恐惧、偏食等不健康的习惯。有些孩子的这种习性一直到20多岁情况才有所改善。有些家长用好几年的时间给孩子进行心理治疗,药费高达儿千美元,效果却不甚了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多有内疚之情,有时孩子也会埋怨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好。但是,无论是自责还是指责都欠公正,因为孩子并不是父母简单的复制产品。

为探索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中心的灵长类动物学家苏奥米正在研究养育环境对猕猴幼仔行为的影响。他带领着自己的50名研究生一头扎进卫生研究所的动物中心,对小猕猴进行实地观察。小猕猴生活在面积为5公亩的围场内,居所地板上撒满了锯末,天花板上悬挂着猴子们的玩具。有人来参观时,猴子就如狂风中的落叶一般大乱一阵,分成3群。胆子最大的猕猴跑到围拦前看人;另外一群挤成一团,在胆大猴群的后而徨徨不安地来回走动,样子又小心又好奇;第三组猕猴恐惧到了极点,战战兢兢地挤在一起,躲在角落里。

显然,猕猴的行为分别是不同养育方式的结果。这3群猕猴是在3种不同的环境中养育的。胆子大的猕猴在生下来的头6个月里常被人从笼子里送到其它猴群那里一起玩耍,然后再关回笼子里,所以对人的关照已经很熟悉了。第二组有明显谨慎行为的猴子是在自然的猕猴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一般都有母猴、父猴以及兄弟姐妹相伴。第三组胆子最小的猕猴不是靠父母养大的,而是和同龄的猴子一起长大的,所以相互之间形成了异常强烈的依赖感。

苏奥米密切关注着这些猴子的行为特点,因为这些特点和人类的性情特点是一致的。性情特点指的是人们性格中最基本的气质,它决定了人们友善、爱冒险、易受惊吓等行为。他和其他研究人员都发现,性格特征不但可以从行为上看出来,也可以有生理反应。无论是人还是猕猴,心率、免疫反应、紧张激素水平以及其它生理指数方面的变化都是和性格特点密切相关的。苏奥米的试验表明,猕猴幼仔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猴子家庭生活决定的。

苏奥米说,“在性格方而,父母有一些遗传影响,但从我们的试验结果来看,在猴子幼小时,某些经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修改父母的遗传倾向。”

苏奥米研究的是儿童的早期环境对他们成年以后行为的影响。20世纪晚期,科学界比较倾向于遗传决定论,认为某种行为的形成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近来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婴儿在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大脑的可塑性依然是很大的,所以婴幼儿环境,尤其是婴幼儿父母自身这一环境,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比如,婴儿大脑突触数目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增加了20多倍,2岁儿童大脑的突触数量是成年人大脑突触数量的两倍。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突触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可以肯定,突触的这种剧烈变化是受有某种东西制约的,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起制约作用的东西就是儿童的早期经历。

当然,有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经历”,患病、饮食习惯等都可以算作儿童早期的经历。但相对而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对孩子大脑在情感、性格以及行为等方而的发育有深刻的潜在影响。有些研究发现,儿童和其养育者的关系越亲密,孩子对付压力的能力就越大/如果冷淡甚至虐待儿童,对儿童大脑的发育终生都有抑制作用,孩子长大后多有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为。

幼小的大脑想象力很丰富,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无暇照看自己的孩子,有些家庭请来保姆照看孩子,有些孩子刚刚一两岁就被送到托儿所。以美国为例,有半数以上的一岁幼儿是离开父母,送到幼儿园照看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幼儿园在世界多数国家有方兴未艾之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科研报告指出,儿童的早期经历对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每一份科学报告的问世,都会加重因无法在家亲自照看孩子的双职工的内疚和恐惧感。当然,也有报道说,孩子在托儿所里生活得很好——如果托儿所的工作人员和孩子的关系融洽的话,而且好的托儿所还会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日托中心的质量不高,就会损害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这些报道都是在行为研究者意料之中的,因为他们早就提倡,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养育者和儿童之间应当有良好的依存关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发育心理学家梅根 · 古纳尔说,“我们都知道,孩子看到狮子不会吓得跳起来就跑,是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和真实的世界发生直接关系。儿童的良好发育是依赖于和周围的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是对父母是否冷淡是很敏感的。家长对孩子很关心、及时照顾,孩子就会形成行为学家称为安全依赖感的心理;反之,对孩子不太关心,有退缩倾向的父母一般会使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赖感。

迄今为止,行为学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经过40年的探索,研究人员已经了解到,儿童的这种依赖感对其自身感情的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哈里 · 哈洛斯是这方面研究的先驱,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早期进行的开拓性研究中发现,在完全与世隔绝环境中长大的猴子在饮食、交配、抚养后代以及社会交往等行为方而都不正常。发育心理学家现在认识到,家长或养育者和幼儿的良好关系和学会走路说话一样,是幼儿正常发育的必须条件。如果缺少一位“好妈妈”,幼儿就会对身边的其他人产生依赖感。这一点和哈洛斯当年对小猴子的试验一样。因为笼子里没有猴妈妈,小猴子对用布片和铁丝作的“替身妈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到了难舍难分的程度。

苏奥米的试验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不称职的妈妈严重影响了小猴子的行为。国家卫生研究所里被同龄猴子照看的那组小猴子就是不安全依赖关系的牺牲品。同龄猴子无法提供安全依赖感所必须的稳定感和体贴关怀(想一想,如果您是被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养大的,会是什么样子!)。这组小猴子焦躁、退缩,从它们不愿意探索陌生事物、羞于见到不熟悉的同龄猴子、在猴群中的地位很低、与同伴分开感到十分紧张等方面可以观察其性格特征。有些被同龄猴子养大的小猴子,特别是其中的雄性小猴子,产生了自弃倾向,它们常有冲动行为,有攻击性。它们在同伴中欺软怕硬,关系很不好,经常躲着猴群,甚至是被踢出猴群。

此外,被同龄猴子养大的小猴在生理上有明显的区别特征。苏奥米从抑制型的猴子中抽取血样化验脑脊髓发现,这些猴子的血清素水平偏低。人类的血清素和挑衅、孤僻以及沮丧等情绪有关。同时,这些猴子的降肾上腺素(和胆怯有关)的变化速度超常。而且,它们的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紧张荷尔蒙的水平较高,心率也比被母猴养大的小猴的快。如果小猴对养育者的依恋关系没有安全性,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梅根 · 古纳尔认为是这样。她研究的课题是婴儿和学步时期的幼儿的依赖关系的安全性和对紧急条件的反应。研究发现,种牛痘、遇到陌生人,和妈妈分开等紧张环境都会使婴儿的紧张荷尔蒙考的索升高。但到两岁时,对妈妈的依恋关系有安全感的孩子即便是在宣泄紧张情绪时,他们的考的索水平也不会上升。然而,没有稳定母子关系的孩子的考的索水平依然很高。似乎稳定可靠的依赖关系对身体的安慰作用要超过对大脑的作用。古纳尔说,“对动物进行的相应研究文献有记载,如果幼兽对成年同类产生完全信赖的依赖感,这个成年的动物(不一定是幼兽的母亲,但一定是能像母亲那样关怀照顾小家伙,而且小兽也比较熟悉的成年动物)要有足够的能力,让小兽感到安全,不发生紧张反应。如果幼兽依赖的动物近在身旁,两者的关系又是稳定可靠的,小兽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紧张反应。”古纳尔认为,这是有利于小动物身心的健康发育的,因为紧张反应系统过于活跃会损害肌体。苏奥米所观察到的被同类养大的猴子心跳加快、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就是一个生动有力的例子。一般情况下,这种紧张反应会有助于小猴子缓解发生母猴外出交配等情况时所产生的暂时性紧张。但是,在披同类猴养大的猴子中,这种紧张反应日复一曰积聚起来,并一直持续到少年时期,而少年时期早就不应当对成年猴有这么大的依恋了。古纳尔认为,这种畸形的紧张反应系统会加快影响大脑的发育,结果必然会导致行为异常。她指出,慢性紧张情绪会影响小鼠仔大脑边缘系统、脑前叶、海马等部位的正常发育。这些大脑部位恰恰主管的就是恐惧与警觉、注意力集中、学习、记忆等功能。所以,古纳尔提出,安全可靠的依恋关系相当于一种缓冲器,减弱了这些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非安全的依恋关系使幼儿的大脑处于无保护状态,外来的侵扰很容易造成终身焦虑、胆怯以及学习困难等不良后果。

当然,焦虑、退缩或冲动等行为不一定是早期依恋关系不稳定引起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 · 卡根对此作过广泛的研究,他非常肯定地提出,这些问题是有些人生来就有的。他发现,出生4个月后的婴儿中有20%会出现退缩性格等行为和心理障碍。卡根认为,周围的环境对4个月大的婴儿不会产生影响。他还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中大约有40%表现出大胆无畏的天性。但是,这些性格倾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到4岁时,只有10%的儿童属于胆怯型或是鲁莽型。

苏奥米在试验观察中也发现,由母猴带大的小猴中出现的大胆鲁莽的概率大致相同。这或许证明了,性格是遗传决定的。但卡根认为,虽然人和猴子都属于灵长类动物,但婴幼儿的内心世界很复杂,是任何其它动物都无所比拟的。所以,动物试验的局限性是不小的。他说,“决定性格的不仅仅是发生了什么。婴幼儿发生了什么,这才是性格形成的决定因素。而恰恰就在这里,搞明白孩子脑袋瓜里在想什么简直是太难了。除非我们发明一种能够测量孩子头脑中想法的仪器,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全面理解婴幼儿的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在逆境中健康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环境很恶劣,但他们还是保持住了正常的生活方式,有些甚至卓有建树。这些适应能力极强的孩子可能证明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这些孩子毕竟是例外;家长的打骂、遗弃显然会给孩子的情感发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小时老受殴打的孩子,成年后吸毒、情绪反常、暴力,甚至犯罪的倾向都大大高于正常儿童,小女孩受过性虐待后,成年以后多有沮丧、恐惧、饮食异常、吸毒敁至自杀倾向。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照料,容易出现很多社交、行为方而的异常。有关研究人员正在着手研究其中的生理机制,但是,这些因果关系的心理作用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如何避免环境对婴幼儿的不良影响

布鲁斯 · 佩里专门研究的是受虐待和被遗弃儿童的心理问题。他指出,有些人天生敏感;但是,即便是最健康的遗传天性也会因为创伤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佩里研究过很多父母常相互打斗的孩子。这些家庭的环境很恶劣,常常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孩子处于紧张恐惧状态。这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有明显的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好像永远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任何时候都有“非打即逃”的心理反应。他们的肌肉很紧张,心率很快、睡眠不安。这些孩子的紧张反应系统可能是畸形发展的。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神经心理机制已经完全是为了对付动乱、不安的局面,在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里,他们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灾难降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戒备过度的心理。

佩里指出,这种过度戒备之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甚至难以适应非暴力环境。戒备过度还使这些孩子常常误解别人的行为和意图。比如,男孩子看到傲慢的神情或有人对他们说话时言语傲慢,他们会认为对方怀有敌意或有攻击倾向,并马上作出相应的反应;女孩稍微遇到一点不利的环境就会垮下来或是完全退缩。这样的孩子,无论男女,在学校里都是对言语信息听而不闻,对非言语信息却异常敏感。他们往往对老师讲的课程毫不关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老师的手势上了。

儿童时期紧张过度会使日后的生理和行为畸形发展。实际上,研究人员现在注意到,甚至有些不是特别极端的感情压力,如父母的争执,或是沮丧情绪,都会在儿童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如果妈妈神情沮丧,孩子很可能也会变得很沮丧。而且,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引起孩子非积极情绪的并非仅仅是遗传因素,孩子所生长的环境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杰拉尔丁 · 道森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脑动电流图。他发现,情绪沮丧的母亲所生养的婴儿的大脑活动处于抑制状态,这些孩子大脑左前区(主管快乐、兴趣等积极感情)的活动减少了。

即便不是特别恶劣的环境,也会在生理方而影响孩子。那么,婴幼儿的不健康性格发育能否逆转呢?有些试验的结果是肯定的。苏奥米发现,即便是天生焦虑、退缩的猴子,如果有母猴非常细心地照料的话,也能克服性格中的不健_因素,敁至能在自己的群落中的等级中出人头地,卡根的研究也证实了母亲的照料的确能够逆转儿童不良性格发育的倾向。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日托试验项目在这方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里照看的孩子大都是从不良家庭环境中来的,感情障碍率高达80%,使孩子的智商大大降低。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道森也指出,情绪抑郁的妈妈如果能够争取保持积极情绪并照顾好孩子,还是可以将自己恶劣情绪对孩子脑波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她在跟踪调研后还发现,如果妈妈的情绪能够好转,孩子的脑动电流图会转到正常状态的。

这些发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兴趣:婴幼儿大脑的可塑性到底有多大?什么会永久性影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育?什么只是暂时性的影响?

也许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但最新的神经发育理论还是有所进展的,人脑的基干部分(primitive area)首先发育成熟:在生命开始后的3年里,大脑皮层中主管感觉和运动技巧的部分发育得非常迅速,同时,这些感觉中心和边缘系统等原生(instinctual)部分受婴幼儿早期经历的影响很大。美国南佛罗里达医学院的神经学家罗伯特 · 撒切尔指出,这一点可不容忽视,因为“大脑边缘系统是我们的生命所在,相比之下,大脑皮层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主管计划和抉择的大脑皮层前部和负责运动技巧的小脑也同情感发育有关。而且,大脑的这些部位一直要到5~7岁才重新组合。此外,撒切尔指出,人在9~11岁时大脑还有一次大的结构调整。这样看来,大脑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中的。

其实,按照撒切尔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脑动电流图的观察,人从出生到死亡,大脑的某些结构每隔两年就要调整一次。他提出,这些调整是和神经生长因子波相呼应的:神经生长因子每两年一个周期扫过大脑的两个半球,波的前沿缘会使五分之一的脑神经突触间的联系重新组合。目前,虽然这种游动波的观点还只是一种理论,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觉得这种理论是说得通的。

古纳尔表示,“3岁以后,大脑还是会有所变化的。3岁时,大脑对有些事物是呈关闭状态的,这些事物不再可能影响大脑的发育;但是,3岁时,大脑对有些事物正好处于刚刚开启状态,这些事物是可以影响大脑的发育的。”如果撒切尔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大脑在人的一生中是处于不停地调整状态的。现在,对生活经历能否干预儿童情感和行为的发育,甚至能否干预成年后的情感和行为模式的远期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总的看来,幼年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正常发展,但是,后天的环境因素或许还是可以将畸形的心理和行为改变过来的。家长可以稍微放宽心了。

[Discover,199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