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威夷休假的美国公民西伦马,喜欢在大海里游泳,更嗜好冲浪运动。当然,潜入海底观看色彩斑斓的各种游鱼嬉闹,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夏威夷的海滨跟世外桃园没有什么两样”,西伦马逢人便啧啧称道。

某天早晨,正在游泳的他一不小心,隐形眼镜脱落掉入海水中。极度近视的西伦马立刻变成了睁眼瞎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我简直辨认不清任何方向,看不到任何东西,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西伦马事后心有余悸地说。

一个月后,西伦马实施了激光矫正近视眼的手术。仅用了15分钟的时间,就使他原先0.05的视力恢复了正常。当他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个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大千世界。“接受激光矫正手术,是我除了与妻子结婚之外的人生中最为果断的另一重大决策”,西伦马说。

在美国过去的5年间,约有100多万人实施了近视眼矫正手术,将这些人从眼镜和隐形眼镜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在日本,前不久已由厚生省批准,用于激光治疗的设备在质量上得以充分认证。预计将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技术引进各家医院,今后将日趋增多。据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眼科学教研室的清水教授介绍,在日本,每年实施激光矫正近视眼的手术为5千~10万例。将来很可能会达到70~80万例。

尽管激光矫正近视眼的技术很受欢迎,但手术过程仍有一定的危险性,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如愿以偿的。跟许多医疗手术一样,机遇与风险同在。纽约的眼科医生索罗威则主张,“只是应该对那些原来就对戴眼镜忌讳的人”进行激光手术。其他人应慎重考虑。尽管手术有风险,但像西伦马这样的手术结果还是收到了皆大欢喜的效应。“仅仅用了15分钟就改变了患者的人生,医生们也感到非常自豪。”

在使用激光实施折射矫正手术时,目前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两种分别叫做PRK和LASIK的激光矫正技术。早先实施激光手术时,大都是采用一种叫做RK的技术,矫正视力的原理几乎跟通常改变角膜的折射率的人工手术没有什么不同,但手术的方法却大不一样。现在,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在用LASIK技术进行近视眼矫正治疗。

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激光RK手术,其做法是用手术刀切入角膜并矫正其折射率。进入80年代中期,则采用一种激元激光器摘除角膜的表皮来矫正折射率的,这就是当时被公认的先进的PRK技术。但在PRK治疗技术中,迄今仍存在手术后角膜发生混浊、被摘除的表皮在整个再生期间会感到疼痛的问题。有时,还潜伏着感染的危险,甚至在几个月内视力不十分稳定等,这些都是有待克服的难点问题。

手术前检查

图为正在进行的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采用LASIK的近视眼矫正手术,其过程是用电动刀将角膜表皮之下的部分角膜去除,并使之形成一种片状的形态。然后,将其往上翻,用激光改变角膜的折射率使视力恢复到最佳状态。与PRK技术相比,LASIK技术具有使患者康复早、疼痛减少至最低限度的优点。

然而,LASIK治疗费用却相当昂贵。在美国,平均每例近视眼矫正手术需支付2500美元。“这不仅使普通人无法接受,而且也望而生畏”,不少患者这样抱怨。因为矫正近视眼手术属医疗保险范畴之外。在日本,该类手术也不属于医疗保险对象。如果连设备的折旧率也算进去的话,其平均每只眼睛的手术费用约为30万日元。自1997年以来,一直采用LASIK技术对患者实施手术的北里大学的清水教授指出,“在日本,积极从事于折射矫正手术的热潮之所以姗姗来迟,其主要原因应归咎于医生中很少有人对激光医术比较精通。”

只是近几年,人们对于激光治疗矫正近视眼的热情才慢慢高涨起来。去年在美国,有大约40万人以上接受了LASIK技术的治疗,这一数字约为1998年的2倍。在日本,约有90%的患者采用LASIK技术作了近视矫正手术。LASIK技术之所以大受欢迎,除了医学界的积极宣传活动以外,还应归功于那些亲身体验过这一技术的患者之“以身示范”,他们的言行无疑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宣传广告,激励人们去勇于实践一下。

在此之前,威斯一直佩戴着隐形眼镜,他一直因隐形眼镜对其带来的不便而叫苦不迭。“我做梦都在想,假如有一副不戴任何眼镜的敏锐健康的视力,那对我的事业会有多么大的帮助。手术后,我感到奇迹终于出现了,”威斯迄今仍意犹未尽地说。当然,每一位渴望接受LASIK技术治疗的患者肯定都期待着同样的奇迹发生。据全美眼科学研究院介绍,目前平均每10名患者中,就有7人在手术后视力提高到1.0;95%的患者的视力都能改善并提高0.5以上。

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完美无暇。同样,激光矫正近视眼手术,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均能奏效。手术后的副作用也是一件令人十分头痛的事,患者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术后眼球对光感应出的不稳定反射,有时还出现在夜间几乎看不清物体的征兆。这些症状,一般在手术后几个月才能消除,但仍会有5%的患者长期处于“眼花缭乱”的状态中。目前较为深刻的病例,一是手术后出现的感染等综合病症;二是手术中使角膜的片状体恢复时因技术操作出现失误等,这类患者约占3%。

44岁的科玛斯就是术后感到视野模糊,眼睛时有疼痛感,出现过一种被称为“撒哈拉砂眼”的罕见眼疾。这种眼疾虽然采用点滴类固醇眼药的方法可以医治,但不会根除,必须重新实施手术。“当你一想到自己的视力一生中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时,你会蓦然怀念自己当年戴眼镜时的风采又是多么的可爱”,科玛斯伤感地说。

不成功的激光手术病例在美国报道的并不算太多。采用LASIK技术带来的失明危险率也非常的低。据全美白内障、折射手术学会介绍,激光手术后视力恶化的人不足1%。这说明,不是任何人都能从LASIK技术中百分之百的获益。譬如,在不得不大幅度矫正角膜的折射率时,则会明显超出安全手术的功能范围。

患有青光眼和靠注射胰岛素维系生命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疾病和慢性关节风湿症等的病人,应该避免实施这种手术。再者,怀孕中和哺乳期的女性最好也不要在此时实施手术,因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会对视力产生影响。

“总之,LASIK技术并不是绝对万能的手术”,明尼苏达州的眼科医生马格威说。尽管如此,人人都想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人人都不愿生活在一个模糊不清的世界里,这也正是LASIK治疗技术令人心驰神往的源动力。“佩戴眼镜和使用隐形眼镜使人们都普遍感到麻烦和累赘,最好是什么也不戴,让自己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受益者西伦马沾沾自喜地说。

[新闻周刊,(日)200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