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自1951年开办以来,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今年第61届大会如期在美丽的康斯坦茨湖畔举行,数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数百名青年学子们汇聚一堂,在探讨科学问题、分享科研经验和人生感悟的同时,也不断碰撞出科学思想的火花,从细微之处表达着科学精神的一些深刻内涵:保持探求未知和追求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秉承“甘于奉献”和“多元交流”的精神风貌。
 
  科学史研究告诉我们,科学一直以来就有哲学的和工匠的两个传统。大约就是说人类一方面有了解自然之心,一方面又有利用自然之意。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哲学和科学的诞生需要三个条件:惊异、闲暇和自由。惊异之心也即“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根本动因,也就此为科学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林道大会上,大多科学家们都表达了这一观点:弗里德·穆拉德认为科学家们本质上是心怀好奇去了解自然界奥秘的;阿达·E·约纳特、托马斯·施泰茨、阿龙·切哈诺沃均声称科学研究让自己兴奋;哈拉尔德·豪森甚至把自己喻为科学“毒品”的吸食者。他们建议学子们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在追求事物本源中获得快感。同样,在本期专稿“物理学未来与中国基础科学研究”一文中,多位国内学者也从丁肇中科学研究的事件出发,再次重申甚而呼吁全社会重视兴趣和好奇心之于科学发现的意义。
 
  科学精神除了追求真理,还有更广泛的内涵。因此,葆有好奇心之外,在要求理性和实证的科学研究面前,“甘于奉献”和“多元交流”也是科学家必备的精神气质。“甘于奉献”自不用提,对于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每位科学家都深有体会,“辛勤工作”便是林道大会上科学家对学子们的头条建议。杨福家院士在多次报告中也都呼吁国内科学家特别是青年一代研究者要“勤奋工作”,他认为,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小时应该是职业科学家的常态。另外,“多元交流”在现今的大科学时代也益发显得重要。这种交流是多方位的,有学术的传承,有学科间的交融,还有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互补互济。林道大会就是多元交流的典范。埃德蒙德·亨利·费舍尔用生命也需要“言来语去,合作进化”的事实来佐证“生化无界”和科学研究需要协作;托马斯·施泰茨以自己在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实验室的文化“餐桌边的科学”为例,认为进行交流并互相学习对答疑解惑非常有用。
 
  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串起这些散在的珍珠。本期除了林道大会的精选内容外,科苑栏目的“纪念碑上的数字”一文值得特别推荐――为我们解读9·11纪念碑上的名字是如何计算排列的。它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却精准地再现了灾难发生前后“庞大的有机、复杂而又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网络”,像维克特·沃尔多与哈里·拉莫斯,这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名字排在了一起。让我们记住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