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1981年4月底5月初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了国际水稻研究会议,就水稻在亚洲地区的抗病虫性研究等问题进行报告交流。据日刊《农业技术》1981年8月号池田良一的报道,会议期间报告了近年来各国新发现的水稻病毒病6种,本文拟介绍这些新发现的水稻病毒病的基本情况。
—、缺绿条斑病
水稻缺绿条斑病(Chlorotic streak,又称黄条病)是印度的A. Anjaneyulu等人1978年在印度中央水稻研究所发现的,1979年大发生,后来变少。此病的主要病征是: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新出的稻叶上可见到白色条纹或斑纹;出穗同难,谷粒变褐,产生不实粒。此外,有时稻叶歪扭,卷曲,叶表面产生皱纹。而且,其病征可以由于水稻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多样变化。此病毒病的媒介虫是稻粉介壳虫(rice mealy bug),试验证明,台湾绿稻叶蝉、褐稻虱和白背稻虱等并不传播本病病毒,也不进行种子传染和土壤传染。当用T(N)1等在水田和旱地进行发病情况比较试验时,总的来说是旱地的发病较多,这是因为旱地对把媒介虫——稻粉介壳虫从一株传播到另一株的蚂蚁的活动有利。据对24种ARC品种进行抗性鉴定试验,在出现100多的发病率的品种中,ARC7110和ARC13849都曾经不发病。本病病征和花斑病病毒相似,但因为传染途径完全不同,所以可认为是新的病毒病。
二、枯矮病
水稻枯矮病(Wilted Stunt)是中国台湾省的C. C. Chen等报道的由褐稻虱传播的一种新病毒病。本病病征:水稻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叶扭曲,下部叶可见退了色的斑点,新叶呈淡绿色。初期发病的病征有点像稻暂黄矮病(transitory yellowing)的情况,但其媒介虫是绿稻叶蝉(Green rice leafhopper),传染途径与本病不同。由褐稻虱引起的本病病毒的获得吸汁在30分钟是可能的,但是,为了提高保毒虫率,24小时大概是最适吸汁时间。获得吸汁最适温度是30℃,不经卵传染,也不通过绿稻叶蝉(Green rice leafhopper)、锯齿状叶蝉(Zigzag striped leafhopper))细褐稻风(Small brown planthopper)和白背稻风(White back planthopper)传播,另外,用罹病叶的抽出液摩擦法和针接种都不感染,也不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染。用台南5号和台中秈3号进行试验,可看出本病对产量的影响。如果对发芽后10天、20天、30天、40天、50天、60天、70天和80天的植株放饲保毒虫,在台南5号,50夭以前的楦株收获全无,60天、70天和80天的植株分别减产90%、79%和45%;而台中秈3号,40天以前的植株收获为0,50天和60天的植株分别减产97%和83%,但是70天和80天的植株几乎看不出病征。在中国台湾省,过去以为本病是褐稻虱传播的病毒病,并辨认出褐穗黄化病和旋叶萎缩病两种,因其病征都与本病症征不同,所以本病可以认为是新的病毒病。在日本、九洲也已经辨认出褐穗黄化病和旋叶萎缩病的罹病株,也是同一种褐稻虱传播的,成为一种新的威胁。
三、簇矮病
水稻簇矮病(Bunchy Stunt)是中国的谢连辉(Xie Lian-Hui)等人报告的。本病的发现可追溯到1973年,其后数年几乎没能认出此病,是1979年在湖南、江西和广东三省的10个县辨认出此病的。本病病征:一看很像萎缩病,但是从寄主范围和传染途径来看,是完全不同的病,水稻生长发育受抑制,呈密丛状,但不黄化。由于品种的不同',病征可分为两种类型:① 密生“鸟巢”状小叶,新叶细而短。② 禾高似萎缩病,白龟花纹不长进叶身,斑纹则长进新叶。业已弄清绿稻叶蝉(Green rice leafhopper)和台湾绿稻叶蝉是媒介虫,其他的锯齿状稻飞虱(Zigzag striped leafhopper)和褐稻虱不传播本病、绿稻叶蝉的本病病毒获得吸汁最短时间仅5分钟(保毒虫率3%),实际上需要30分钟以上,在24小时显示最高保毒虫率39%。在绿稻叶蝉的场合,在27.8℃潜伏期约J1天。另外,本病病毒也不经卵传染。根据关于萎缩病和旋叶萎缩病(ragged stunt)的交叉免疫试验的结果,已弄清簇矮病(Bunchy stunt)病毒与萎缩病病毒和旋叶萎缩病病毒都不同,是独立的,没有交叉免疫。另外已知,稗草也感染萎缩病,但不感染本病。如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罹病叶的筛管细胞,多数可以辨识出直径为35 ~ 36 nm的多面体粒子,这比萎缩病病毒粒子还小。根据以上结果判断,簇矮病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病毒病。另一方面,品种间的差别也是相当明显的,也发现Zhenlong No. 13(珍龙13号)和Chikuai(赤块)等强品种。今后对本病的对策,可以考虑抗性品种的利用和避开媒介虫绿稻叶蝉的发生高峰进行栽培。
四、皱矮病
水稻皱矮病(Wrinkled stunt)是育种家S. H. Ou报告的。1977年最初在斯里纳姆发现甲杂种后代系统。发病时,水稻生长发育受严重抑制,秆长被抑制到只有通常的1/3左右,叶呈浓绿色,在上部形成皱纹,这种皱纹在生育初期就能辨认,上位叶急剧变细。穗瘦弱,产生50 ~ 80%的不稔粒,常常还着生开颖的谷粒。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没有发现像粒子的物质,可以认为是种子传染性病害。其虫媒传染的可能性尚在探讨中。
五、丛枝病
水稻丛枝病(Witches' Broom)亦是育种家S. H. Ou发现的。本病病征同样是严重的生育抑制(秆长为通常的1/3 ~ 1/4)和分蘖过多。秆长约30厘米,产生300个以上的分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穗和第一次分蘖达到成熟还在继续分蘖。这些分蘖很小,着生大致正常的穗约有6 ~ 12粒谷粒成熟。从病征推断,可以认为病源菌是微原生质状生物,但用电子显微镜尚不能确认。
六、瘿矮病
水稻瘿矮病(Gall dwarf)是由泰国的S. Disthaporn报告的一种新的病毒病。因为仅放幻灯片,没有资料,内容欠详。
[《农血技术》(日),1981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