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总结了喜马拉雅山脉环境恶化的因果并讨论了各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破坏喜马拉雅山脉环境的众多因子中包括森林滥伐,大工程建设,山崩,作物区更移以及采石等因素。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喜马拉雅山脉的环境迅速恶化,给这个世界屋脊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了这个地区几百万居民的生命,而且还事关整个印度次大陆人民的健康。

下面简单地讨论喜马拉雅山脉环境恶化的原因,影响及环境问题存在的区域。

森林滥伐

林区破坏可能是喜马拉雅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a)陡坡和其它敏感区的森林遭到快速砍伐;

b)单植某些不能使地面植物群繁殖的树种,从而加快了水土剥蚀的速度;

c)村民滥伐树木,以充饲料,破坏了树木生长,缩小了植冠区;

d)过去造林的不当;

e)有意放火或无意失火;

f)村民为了使翌年草原更旺盛和提高蘑菇产量,燃烧草原;

g)筑坝铺路占地使森林面积减少。

影响

a)草木根减少引起泥石流,致而引发山崩;

b)地面水流量增大引起山洪暴发和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引起春旱);

c)小气候条件的变化;

d)河水中泥沙量增加;

e)陡坡脚下松土碎石累积,影响作物耕作。

过量放牧

喜马拉雅地区森林和草原过多的牧牛业引起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a)植被面积减小,从而加快了土地剥蚀(在克什米尔,锡瓦利克山相当明显);

b)牛羊对土地的踩踏使之气孔堵塞,以及土地剥蚀加速使溪沟形成。

耕作区更移

耕作区更移常用伐木烧地的方法清出农田,然后种上1 ~ 3年而遗弃,再去开发新的耕地。这种耕作法在喜马拉雅东部地区的一些部落中尤其盛行。其结果如下:

a)森林面积减小,珍贵木材、纸浆、树脂受到破坏;

b)滥用土地,干扰了动植物的生态;

c)不毛之地加快土地剥蚀的速度;

d)土地迅速变贫。

试验证明如果按此耕作法延续下去,8 ~ 10年后的泥土冲积和水流失分别将加快21和5倍。

石业

近年来,喜马拉雅山的采石业发展蓬勃,有采石灰石、石英岩、菱镁矿、云母、板岩等。在喜马拉雅山的西部,90%的村民屋顶是用板石铺盖的。这些采石业对山脉的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a)采石时碎石下滚,筑成山崩滑道,淹没庄稼,吞噬森林,危及人们的住处;

b)采石区工人中矽肺病盛行;

c)尘土还影响了周围植物的生理结构

d)采石破坏了山峰轮廓的美景;

e)采石破坏了森林;

f)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围岩松动,加剧了地质断层并可成为大山崩的触发机制;

g)爆炸引起的噪音污染

喜马拉雅地区的山崩可归于以下几类:

a)岩性山崩:出现在岩石脆而易碎的地方;

b)结构山崩:发生在断层区内;

c)人为山崩:由森林滥伐、爆炸、工地碎石引起的;

d)其它山崩:云团爆炸、溪流拦击等引起的。

影响

a)中断交通;

b)危及生命财产;

c)破坏森林和耕田;

d)造成河流暂时阻塞(1971年阿拉克南达河的洪水突发就是由这种河流阻塞引起的)。

工程建设

印度独立以后,在喜马拉雅一带进行了许多大规模的筑路、挖河等工程建设,从而引起了下列的环境问题:

a)掘出的碎石流沿山坡下滚,淹没庄稼、森林,危及人类居住点。有时泥石滚下河流,污染河水;

b)工程爆炸使围石松动,加剧地质断层,激发山崩;

c)有时,运河挖在人类居点之上,因而,一旦河渠缺口,生命财产将遭损失;

d)水库等工程使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受到干扰。

泥沙沉淀

无数流速飞快的河流给下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从而引起了:

a)山谷沉淀物增加,冲没了耕地、公路、建筑物;

b)污染了饮水和灌溉水

c)地势较低的地区的河水外溢,发洪可能性增大;

d)河水对河岸的侵蚀力加大。

河水污染

喜马拉雅地区有许许多多大小水域。当然在流速飞快的河流中,河水污染现象尚不明显,但在各地的一些河流和湖泊中,水质每况愈下,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a)污水排放;

b)丰富的养分使浮游植物迅速繁殖

c)湖表层动物尸体腐烂;

d)人为干扰,如浮动花园,船户,游艇;

有人估计,克什米尔的达尔湖上约有2000家船户和5000多艘小船,全部船只的覆盖面积为11.45平方公里。因而,在任何时候,湖上有10,000人在生活、栖息,从而引起了令人担忧的污染问题。

e)水鸟粪便给河水带来了大量的矿物杂质,其中以氮和磷尤为明显。

喜马拉雅地区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加上数以百计的科学考察队、登山队,使这里产生了下列几个问题:

a)由于山上条件简陋,健康和卫生问题相当严重,在旅客云集处时有霍乱、痢疾等病发生;

b)噪音污染;

c)旅游引起饮水短缺;

d)探险家们在营地丢下纸屑废物,引起卫生问题;

e)旅游者中骑马盛行,喂食于森林,践踏田野。

土地剥蚀

在喜马拉雅地区,对土地剥蚀起主要作用的有江河冲击作用、降雪和森林作用、重力引起的破坏作用以及风的侵蚀。

a)江河流处形成陡峭的峡谷,河流携下大量的泥沙,吞噬大片的良田;

b)重力引起的破坏作用使山坡变陡,植被面积减小,岩石变脆,使良田变成荒芜的乱石岗;

c)雪冻对高山环境起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作用。雪崩毁坏大片森林、田野、人类住宅,并常中断交通;

d)风的侵蚀对环境也起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喜马拉雅东部的一些地方。由于严重的风化作用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这些地方形成了骇人听闻的“寒沙漠”。

7.3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s,1982年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