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人才研究会和天津市人才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十四日至十九日在天津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收到论文一百余篇。我们,选摘其中的四篇,以飨读者。

在人才学中,管理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人才呢?当然,这里边有组织路线问题,方针、政策问题,也有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问题。撇开这些权且不论,单就人才管理人员本身来说,他必须也是人才。这样,他才和被管理的人才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语言,才能做到听而闻其声、视而见其貌,用而识其才。说到管理人才、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所谓狭义,可视为组织人事干部(其中组织部长是关键);所谓广义,可以将党委书记、副书记、常委以及被管理干部的直接领导包括进去,经过近一、两年的机构调整,许多政治思想好、有知识、懂业务、会管理的干部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良好的开端和可喜的现象,是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进展。但是,也不能否认,在我们的人才管理干部中,真正称得上优秀人才的为数还不多。实际上,那些没有多少文化基础,缺乏专业知识,只凭经验办事的同志大有人在。一些具有较高文化,较多知识的同志在那里不过起点缀和陪衬作用,他们的手脚还远未放开,外行领导内行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左”的思想还在以各种形式进行顽强的表现,这就阻碍了我们四化事业的大步前进。埋没人才、压制人才、摧残人才的事还时有发生。在机构调整中,有少数领导在选配领导干部时,不是从有利于四化事业出发,却怀着浓厚的私心和偏见,从保自己的地盘、保自己的职位,保离休、退休以后的后路出发,而不肯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而喜欢把那些围着自己转、奉承拍马、会听话,科学文化知识贫乏的人千方百计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必须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特别是各级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是真正的人才。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入手之处,也是当前管理人才改革的关键。

企业领导人才结构合理化

潘大荣 叶裕惠 薛家凯

为了尽快实现企业领导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使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构成、专业构成和智能构成诸方面结合成一个最佳的领导群体,取得领导活动的最佳效果,根据当前企业领导人才结构的状况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大力开展对企业领导人才结构合理化问题的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不断加深认识。如研究企业领导人才结构合理化的概念、意义及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企业领导人才结构合理化的内涵与衡量标准是什么;什么是企业领导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实现企业领导人才结构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等等。

二、积极开展对现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边就一大批既懂政治、又懂业务,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导人才,在组织现有干部的教育培训中,要从不同的对象出发,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当前,应抓好这三部分人的教育培训:① 对大批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② 对原有政工干部、行政干部和后勤干部的培训;③ 从青年工人中适当培养选拔干部。

三、认长远着想,大力兴办各种管理专业,培养大批管理人才,充实到企业中去。工业企业管理由“生产型”转变到“经营型”以后,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是各种专业的管理人才。

四、需要从政策上解决各类专业管理干部的职称和待遇问题。当前,在企业中评定专业职称,主要是工程技术职称,还有少量的会计、统计、经济和医务职称,实行职称后,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但是将来不定职称的工作如政工、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的同志如何办?有些无职称评定的管理工作人员,也是四化事业的一支重要力贵,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调动他(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

改善管理干部的知识结构

刘志南

当前,由于管理干部的构成不合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少,知识水平偏低,比例不协调,使用不恰当等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管理的效率。故改善管理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知识结构,乃是当务之急,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管理干部队伍的构成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① 企业管理干部队伍的组成注重资历,年龄偏大,知识偏低,人数偏多,对新型管理人才的开发不够重视;② 忽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把“工农兵”同知识分子分割甚至对立起来,把脑力劳动者同体力劳动者分割开来,往往忽视智力资源的开发,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和使用放不开手脚;③ 注重经验,轻视系统的专业知识,许多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知识系统训练,工作效率低,差错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大科学的管理需要;④ 管理的组织结构偏重于行政权力,忽视组织结构的智力化,对智力机构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⑤ 偏重干部的个人经验和个别管理能力,忽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需要的综合管理能力;⑥ 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是有传统管理特色和手工业管理方式,重视“生产型”的现场管理,不重视经营决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改善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必须注意做到:① 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管理干部队伍采取优化结合原则,重视新型人才的开发;② 重视知识分子作用,强调提高整个社会知识水平,使体力劳动者同脑力劳动者密切结合,重视智力开发,人才培养;③ 注重知识,也注重经验,特别是要把经验上升成科学的理论,并注意知识更新,使管理干部知识结构更适应现代管理要求;④ 重视管理组织结构的科学化,使智力机构同管理机构相结合,使管理组织机构更具有权力、权威,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⑤ 在重视个人经验和个别管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合理地发展社会性能力群体结构;⑥ 注意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和高层次管理能力的人才,重视“生产经营型”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

略论高等学校的科学管理

杨永清

高等学校实行科学管理的原则,就是要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及其管理都能达到科学化、高效化的要求。它的含义是:

一、要按照客观的科学规律去管理,即根据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规律、经济规律和高校管理规律去管理。这种管理要求沿着科学过程,和科学程序进行。

二、在管理中要运用各种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有关原理和方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去改进高等学校的管理。

三、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如使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处理图书资料分类、书目检索和阅览统计,使用电脑系统处理评卷与成绩统计等。

我们认为:教育是广种生产性投资,办学也要讲究经济效益。因此,衡量高等学校办得好坏的标准,除了要看教育效果外,还要看经济效益。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多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高等学校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目标。

要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实行责任制,至关重要。列宁曾经说过:“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在实行集体讨论和决定的同时,应坚定地实行个人负责制,分管某类工作以及某项任务。”我国管理方面的一大弊端是“大锅饭”,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平均主义的影响极深,妨碍不少人的积极性和潜在活力的发挥,严重地妨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来看,实行责任制是改革的突破口。教育与工农业专门搞物质生产的部门虽有区别,但也有管理的共性。我们也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建立责、权、利三结合的责任制,打破“大锅饭”。然而这种三结合的责任制,我们认为,必须从“责”入手,不能只从“利”入手。必须首先有责任制,以责任制来确定他的权利,以责任制来给他合理的经济利益。要扩大必要的自主权,他对工作负责,就不应捆住他的手脚,就要给他相应的权力。当然,这个三结合的责任制应正确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实行这样的责任制有一系列工作要做,要有工作规范,也要有岗位责任制,要进行严格的考察,这一系列工作都要跟上去,才能开创高校管理的新局面。

(以上均董进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