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拟议中的科学教育改革旨在扫除非科学工作人群中的无知,而并非要取消中学的科学课程——

任何一个试图想弄清楚有关克隆或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但却从学校教育课程中没受到什么启迪的人肯定乐于听到这样的消息:中学课程将彻底改革,使之与日常生活挂起钩来。而教师们认为,让14岁到16岁的孩子们学习科学课程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不论是对那些倾心于到大学继续学习、还是对现在就打算尽早弃之不学的都是如此。

人类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 · 布朗出生时的情景

科学课作为国家课程在英国于1988年得以推介以来,其在学校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成了5到16岁儿童的一门必修课。在小学阶段,这门课被视为是一大成功,但在中学阶段,科学课因其内容乏味和过时,不断受到人们的批评。

教育专家们认为,这一问题开始于中学阶段的初期,到了要获取中学教育普通毕业证书(GCSE)的阶段,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

教师与科学家们现在都提出质疑:目前的科学课程是否适合于今天的孩子们?

在年满16岁前,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学习科学课程,但到了14岁,开始进入GCSE阶段时,他们的兴趣便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对课程的感悟程度也各不相同。

80%以上的学生在读双科学中学毕业证书,其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理和化学的有关课程,一份这样的证书相当于两份GCSE。尽管许多雇主和学者都批评双科学中学毕业证书的内容缺乏深度,但证书设计者的初衷是给那些在读A级科学课程的学生准备一块垫脚石,而教育工作者对绝大多数不想当科学家的学生是否应该学习这门课程提出了质疑。

约克大学的化学教授约翰 · 霍尔曼说:“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现在向大多数人传授的科学内容将来只有少数人才会去从事有关科学方面的工作,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将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普通公民。现时,为了那些长大后想当科学家的少数人却左右了所有人的需要。”

去年夏季,英国科学技术选择委员会对学校的科学教学提出过尖锐的意见,现在科学教育专家们正着力解决该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这个代表了所有党派的委员会给GCSE的课程内容所作的结论是,过于乏味以致年轻人将为之感到厌烦。

这一评语严厉地批评日常性工作为“单调和愚钝的活动”,课程内容乏味而且无用,课程设置过多而缺少机动,学生被搞得灰心丧气。

科学上存在争论的MMR疫苗、克隆和转基因食品倒是提供了一个真正讨论的机会,然而,这样的机会却正在逐渐丧失。

教师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自2000年对课程设置进行总结以来,一直都在争论:如何确保学校科学课程在反映当代重大进步的同时仍然能保持其学术上的严密性。

作为回应,政府将对科学课程问题进行考察,此举很可能会削减掉强制性的内容,着眼于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某些有需要的学生,仍会保留传统科学课程的附加课,而对于偏爱更多就业所需的科学课程的孩子将提供不同的选择。

上述建议是根据约克大学和纳菲尔德课程中心的学者所设计、将于今年9月在50所学校试验的新的GCSE课程提出的。这个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的新的课程突出了核心的内容,将通过日常性题材集中开发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

据一位为政府开发国家课程提供建议的机构的发言人说:“公众现在被媒介报道和混乱不堪的产品纠纷搞得晕头转向,设计这一课程旨在使学生对涉及科学的所有事物能作出一个明智的判断。”

图为今年25岁的路易斯 · 布朗

新课程的设计者没有采纳对新的课程编排不要把科学教育列入其中的建议。这位发言人说:“重要的是对形成我们周围世界提供一个概况的科学解释要有一个广泛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懂得这些主要的科学道理,而不是沉溺于细枝末节或对其复杂性的介绍之中,否则许多学生将会对此充耳不闻。

科学编辑斯蒂夫 · 康诺根据每一位中学毕业生应该知道的基本科学事实提出:对以下这些事实你都一清二楚了吗?

· 世界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形态的物质。

· 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为什么一些物质具有辐射性?包括对主要辐射源的总体认识。

· 生命体是通过生态学网络中的一个复杂的网相互作用着并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 生命与呼吸和光合作用密切相关,这两个关键的过程都离不开氧、二氧化碳和水三者之间的不断转化。

· 地球生命的进化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生命早在40亿年前就出现了,而第一个可辨认的直立行走的人类只是在数百万年前才出现。

· 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菌类引起。为什么良好的卫生环境能减少食物中毒的危险?为什么抗菌素对于流感之类的病毒无济于事?

· 能源的基本物理成分及我们能使用的主要能源的概况;再生性能源和非再生性能源之间的差别以及它们与温室效应和地球变暖的联系。

· 行星如何形成?陆地如何在地壳构造板块上四处活动?大气、海洋和陆地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我们在浩翰宇宙中的位置。这一切是如何在创世大爆炸中开始的?巨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意味着什么?

[The Independent,200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