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企业来说,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固然重要,但不同的行业对研发投入的需求不尽相同;重要的不是你花费了多少钱,而是如何明智地去花。遗憾的是,2007年度研发经费投入排行榜上缺少的正是这一“智慧栏”——
 

理性看待研发经费的投入_余家驹

 

  2007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研发经费的投入连跳三级荣登该年度排行榜之首,汽车销量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究竟是研发经费的高投入造成了汽车的高销量,还是高销量促进了研发经费的高投入?引发了人们对“丰田现象”的关注。
 
 
研发经费与销量之关系
 
  不可否认,研发经费增加对销量的增长有一定的关联度。事实上,以往的历史表明,在这类事例中,研发经费的高投入并不一定是成功的关键。在12个主要汽车制造商中,论研发经费的投入,5年前的丰田位居第四,但其所投入的经费是当时位居第一的福特公司的三分之二;而在过去的5年中,福特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一直位居第一,但却为销量的下滑在破产的边缘而苦苦挣扎。
 
  就绝对数量而言,尽管福特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一直超过丰田,但其在产出方面是否也超过丰田?非也,这一标准即我们所说的研发强度。其间,丰田13.8%的销售增长使人们忽视了其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研发强度为9.6),事实上丰田的研发强度是有所减弱的。
 
  这是否出乎常规?与创新休戚相关的苹果公司2007年没有出现在研发经费投入排名榜上。事实上,自从标普评级公司的电气和电子综览(IEEE)5年前开始这一工作以来,苹果公司一直榜上无名。这一情况不可能归究其规模的不够大,以苹果公司193亿美元的销售额可以排入上榜公司的前30名。这些销售额与它在2006年的7.12亿美元研发经费相比较,可以得出它的研发强度为3.7,但与诺基亚公司的9.5相比,则小巫见大巫了。而称为创新派的谷歌公司,2007年首次登上了研发经费排行榜的第79名。虽然其研发经费成倍地增加,但它的研发强度刚刚达到11.5,比大多数软件公司都低。
 

1

 

  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认为,上述例子显示的是大模式中的部分状况。研究发现,从预算衡量标准上说,研发经费投入高于10%以上的企业,不一定比其同行做得好;而研发经费低于10%以下的企业,其表现也不一定比同行差。
 
  丰田的文档提供了该公司在研发战略上的举措:在研发上保持领先是改善公司总体表现的关键所在,并声称其重点是优先开发诸如混合型电驱动、燃料电池和可循环使用材料一类的环保友好型技术。当然,丰田的普瑞斯混合动力车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一款绿色标志的动力车。为此,它从环保领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相比之下,福特公司的研发计划虽然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它提供的文档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支出多少以及用在什么地方。既没有说明2006年削减10%的理由,也没有强调其作为全球研发强度的持续地位,可能是想让众多竞争对手摸不清它的真实情况。所幸的是,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材料较为详尽,并视研发经费投入排名榜的排名为实力的象征。
 
  另一个关于研发的衡量标准是专利数量。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差问题。三星公司炫耀说,2006年它们在美国申请了2474项专利,从而使其专利数连跳三级,排名仅次于连续14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IBM而位居第二。由此看来,单纯的专利数量是与公司的实际表现联系在一起的。
 
 
不同行业间的研发评估
 
  华尔街对研发的评估是建立在不同行业及独立分析师的基础上的。研发强度始终是分析师的一个主要衡量标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这一标准衡量的是什么?研发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过于注重眼前的收益也是一种损失。但作为一名分析师,他很可能会选择兼顾两头的做法。
 
  美国标普公司平衡法研究中心主任斯蒂芬·比格(Stephen R.Biggar)认为,华尔街要求“即时效益”的期望实在太高,并批评那种对企业施压以追求高额回报的短视观点,“这样反而会促使企业削减研发经费而成为时间的落伍者”(制药行业产生效益需要10~15年)。对大多数的分析师来说,情况通常如此,他们一般只能预见到两三年中的收益情况。他说,在美国,这样的压力比在其它国家大(也许那些国家的董事很少受到股东们的约束)。
 

2

 

  以制药、半导体和软件这3个领域为例,它们的研发强度都很高,但投入方式各不相同,是根据各自的风险、上巿时间、产业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以及商业模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如制药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研发,其平均研发强度为16.4,因为很多看来有希望的化合物最终会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分析师为什么会在工作开展的每一阶段去拚命搜寻立项的理由。相比之下,为了适应变化中的药品市场,许多企业已经调整了它们的研发策略,已不再募集巨资用以开发特效药,转而在市场需求不是很大的药物上获取蝇头小利。
 
  而半导体制造商们正在加大研发的投入(强度平均为17.1)。标普公司的克莱德·蒙特弗根(Clyde Montevir-gen)认为,研发投入的比重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其理由是,研发支出只占总成本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难以衡量。因为大多数企业总是保守着它们的秘密,甚至对一年前的市场开发情况也极少谈及。因此,蒙特弗根是根据“意愿收益”(两公司结成合伙)来衡量研发效率的。
 
  蒙特弗根认为,2000年以来的市场变化已经促使半导体公司调整各自的研发预算,因为一系列不断扩展的产品如think PDAs、智能电话、GPS、iPods等都被纳入了半导体范畴。然而,蒙特弗根提醒人们注意,半导体产业的市场是一个高速循环的市场,其研发投入必然跟着循环。一旦市场萎缩,相信研发经费也将跟着削减。
 
  曾为标普公司报道过几家主要软件公司的吉姆·尹(Jim Yin)不像他的同事那样强调研发经费的投入,尽管该领域平均17.9的研发强度比半导体与制药业都要高,他主要看重的是销售额。
 
  他认为,因为研发投入的差别太大,很难对全行业内的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如一家新公司为它的产品初次投放市场会倾其所有,而一家老公司却能以相当少的投入从已有的销售渠道中获取利润。众所周知,软件项目往往交付滞后,这就使得对研发回报的预测难以进行。
 
  为了减少混乱,尹把关注点放在为某一特定产品已作出预算的那部分支出上,而不是在研发经费的支出上。他还根据不同的研发投入需求把软件细分为若干类别,如一家游戏公司可能在每一款产品上的投入较多,因为各款游戏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相互难以共享。他还认为,微软公司的巨额收益率使其有可能比其他公司更多地把赌注放在研发上,然后长时间地等待回报。
 
  因此,当你在审视研发经费投入排行榜时请切记: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固然重要,但不同的行业对研发投入的需求不尽相同,在同一行业内,不同的公司所在的市场不同,其需求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在同一个市场上,各自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强调快速还是长远回报完全是根据其所在的国家、所处的行业、市场成熟度以及公司战略而定。最后一点,重要的不是你花费了多少钱,而是如何明智地去花。遗憾地是,2007年度研发经费投入排名榜缺少的正是这一“智慧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