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启明星

 

  认识王拥军(上图)教授是在不久前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的一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上,那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在发言时讲到两点给我留下较深印象:一是人的培养没有二十年是不行的,一定要有长期的安排;二是谈到实现原创性跨越时,他提出学中医的同道应该有这个信心,因为中医学的思想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会后我上网一查王拥军的材料,有效信息颇多,仅他完成的工作、发表的文章和媒体对他和他的团队的报道以及他这些年围绕脊柱、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所发的科普类文章就有近百页。另外他是2002年的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并在2005年得到“启明星”跟踪计划的支持。这样我就与王拥军教授约定了进行“启明星”访问的时间。
 

潜心研读中医典籍

  几天前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楼拜访了这位早该采访的资深启明星。事实上在我之前,国内很多大众和专业媒体这些年来已经对王拥军及其团队的科研成就做过深入的报道,读了这些报道后我发现媒体对王教授如此感兴趣是有道理的,王拥军是一位热爱中医事业、对传统中医学理论有深入钻研、又有很强的师承关系的现代中医科技工作者,他这些年来在学习、借鉴西医学理论和生命科学最新成就以及在西为中用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取得的成绩使其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在他的一连串学术职衔中,有几个是在中医界不多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以及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我更感兴趣的是,王拥军是如何达到这一级别、层次的?要知道,全国类似上海中医药大学这样的中医药高等学府有近三十多所,加上科研系统和附属医院,每年培养的中医药学专业研究生不下千人,要从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我从王拥军的介绍和大量的相关报道中大致梳理出以下线索。
 
  王拥军出生在安徽宿州市,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注重子女教育,家学的背景和幼年时体弱多病,使得拥军立下学医的志向,1983年遂愿考入安徽中医学院。在校期间王拥军全身心研学中医药学的经典文献,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各家学说》等等,不仅读,还背,还抄,由此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学好推拿,每天一大早就跑到合肥环城公园里练习手法、与同学推敲治疗功法。在此过程中他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以前踢足球、打篮球等难以胜任的运动变得容易了。
 

在基层一线找到课题

  1988年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后,王拥军被分配到安徽省皖北矿务局医院,那里骨伤科医生很少、技术也相对薄弱,可很多矿工、患者有这方面的需求。王拥军在矿山医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骨科、外科临床一线工作了6年,救治了大量煤矿伤员以及颈腰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这段经历既锻炼了他作为医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为更多人解决了实际的病痛。正是在矿山医院工作期间,王拥军开始显露出作为研究者的能力,通过细心观察,他发现煤矿工人颈椎病发病率偏高。对这样一个现象他没有放过,而是一一询问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数据,初步提出了一些结论。1991年底,王拥军在成都召开的全国中医骨伤科学术年会上报告了自己这些年对煤矿工人颈椎病防治情况的调查及结论。正是这次报告,使得时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全国中医骨伤学会会长的施杞教授注意到了这位年轻人,并建议他来上海攻读自己的研究生。次年王拥军考上了施教授的研究生,由此开始了长达至今的师生情缘。硕士研究生期间,王拥军没有忘记那些煤矿工人,在施教授的支持下,他再次到煤矿井下生产一线,调查工作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通过对上千名职工普查,发现颈椎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且发病趋于年轻化;进一步对照研究发现风寒湿刺激、长期低头工作、卧高硬枕、吸烟、急性和慢性咽喉部感染都是颈椎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合局部解剖学和实验研究,王拥军论证了“咽喉炎是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的观点。该研究成果后获得上海市首届“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和全国中医院校中医骨伤科“杰出人才奖”称号。
 

始终摆正学生和老师的位置

  在社会群体中,处理好和前辈、师长的关系非常重要,在看重师承关系的中医学界这一点尤为重要。王拥军非常尊师重教,非常感恩他的恩师、石氏伤科的正宗传人施杞教授。从1994年考上施杞的硕士研究生起,王拥军就一直跟着施教授。硕士毕业后,他留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作,之后又攻读施杞老师的在职博士生。博士生期间,通过和导师的讨论,王拥军首次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提出并证实“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脊柱力学失衡学说,先后7篇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国际脊柱病研究方面最高级别杂志美国Spine,实现了中医脊柱病学“零”的突破,之后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随着王拥军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施杞教授和王拥军逐步由师生关系转为亲密的合作者。施教授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加上王拥军的创新理念与科研水平,让他们攻克了无数个难关。近5年来,两人就共同拿下了六十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并开发出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新药“芪麝丸”。
 
  如今,王拥军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但在他的心目中,老师永远是老师。每次面对竞争激烈的申请汇报或者是项目答辩,王拥军总要让老师帮他进行最后的审定。答辩结束后的第一个电话,也总是先给老师报信,因为老师的睿智让他更有方向性。
 

更多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

  看王拥军的材料,会感叹这真是一位难得的中西医俱通、能将现代生命科学最新理念及成果引入传统中医学,尝试让中医学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的人才。王拥军能达到这一步,与施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及龙华医院的大力培养分不开,也与他注意和重视不断提升自己,注意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有密切关系。请看以下材料:
 
  2001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脊柱病研究工作期间,王拥军获得香港大学“孙逸仙基金”,赴香港大学骨科学系,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智仁教授指导下开展中医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合作研究。长征医院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后,他又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骨科学系从事分子骨科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美国研究期间,他发现了Runx1和Runx3及其亚型MASNS和MRIPV能够调控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证实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过程中,Runx1、Runx3和Runx2先后发挥作用,并有一定的叠加与协同,从而证明转录因子Runx整个家族在骨骼发育成熟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发表在国际骨代谢最高级别杂志《美国骨与矿盐杂志》(JBMR),拓展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研究领域,美国骨代谢研究方面著名专家Regis J.O’Keefe教授对发现RUNX1、Runx3及亚型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研究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计划,成为理解骨与软骨细胞生长与分化机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王拥军相信,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椎间盘或骨缺损组织的移植,再合理地调控Runx1和Runx3等众多“信号兵”的“排兵布阵”,包括使用中药调控(王拥军等已经发现十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有明显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作用),就有可能纠正或修补退变会缺损的椎间盘或骨组织,优化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病或骨折的治疗方案,也为那些重症脊柱病、骨代谢疾病患者造“新脊梁”“新骨骼”带来希望。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以上所述王拥军的科研范围已广泛涉及生命科学前沿的干细胞分化及再生医学等领域,他在这些领域不但有新的发现,而且非常清醒地在考虑将这些技术如何用到他所关注的脊柱病、骨代谢疾病的中医药防治。这或许能解释王拥军为什么能在学术上走得那么远。
 

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创新研究

  香港和美国的合作研究经历拓展了王拥军现代生物医学的学术视野,也建立了和国际同行的合作渠道,但如果仅限于此,他就只不过是诸多在海外研修生命科学专业的华人研究者之一,重要和可贵的是王拥军深知自己的使命,他要西为中用,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中医骨伤科学的创新性研究中。这里且举最近已公开报道的例子。
 
  证实痰瘀证与淋巴系统循环具有相关性王拥军及其团队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邢联平教授等研究人员证实痰瘀证与淋巴系统循环具有相关性,同时成功地建立了无创伤动态的近红外线(ICG-NIR)体内淋巴图像定量检测技术,检测关节炎小鼠淋巴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揭示了中医“痰瘀”证的物质基础,系列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发表(Arthritis&Rheumatism,2010,62:188-1889),并在杂志前页做专栏介绍,并应邀在美国风湿病学会科学年会(2009.10.Philadelphia.PA.USA)进行大会报告,在第379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战略”)进行中心议题报告(2010年7月)。
 
  蛇床子素调控骨代谢的基础研究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但分子作用机制不明确。该团队研究发现,补肾中药有效组分蛇床子素可明显刺激骨形成,增加骨矿化率,并能通过促进成骨而抑制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量丢失和骨强度降低。还不够明显激活成骨细胞中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通过作用于β-catenin-BMP信号转导通路而促进骨形成的,明确揭示β-catenin是蛇床子素调控骨代谢的分子靶标之一。这一研究成果于今年6月在美国骨矿盐研究杂志(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2010,6:1234-1245)发表。该研究从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了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内涵。
 
  揭示了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椎间盘退变是颈腰椎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王拥军、施杞教授证明了具有益气化瘀通络功效的中药新药“芪麝丸”可延缓直立诱导的慢性腰椎间盘退变,增加椎间盘细胞外基质II型胶原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和降解酶的产生,从而发挥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药理科学杂志(J Pharmacol Sci,2010,113:23-31)。该研究从益气化瘀通络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性出发,充分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了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述了益气化瘀通络法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内涵。
 
  在中国中医学界,王拥军能走到今天有其特定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有他自己对振兴中医事业的理解并为此不懈努力(如上文所述)。本文主要是想从中医现代化领军人才培养的角度,以王拥军为案例做一点剖解。笔者的一个感受是类似王拥军这样的人才现在还太少,中国中医事业的振兴发展需要一大批王拥军这样的熟悉现代生物医学、热爱中医而且有多年的中医临床和研究经历的复合型人才。不久前召开的以“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379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列举目前中医药主要存在的问题时,列出了思维方法的僵化和创新性思路的匮乏、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不足和中医药国际化的危机意识淡薄等。尽管我知道这篇启明星报道发出的微薄之声解决不了问题,但仍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对此的关注。当然更希望王拥军和他的团队能在已经开拓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也由此给更多的关心中医事业发展的人们以欢欣鼓舞。
 
 

江世亮采写自2010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