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_副本

赵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2级星友的颁证会终于在年内的12月9日举行,启明星协会理事长刘昌胜和市科委领导为到会的部分启明星一一颁证(由于疫情防控对会议人数有限制,当天只请了约60位2022级星友到科学会堂现场)。当时我也在会场,手里拿着2022年启明星通讯录想是不是能碰巧遇到几位我还有点熟的星友。其实还真有一位,就是我一周前访问的2022级星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研究员赵玲,那天她是第一组上台接受颁证的。选赵玲作2022级星友的首位访问者也与她正在从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病的主攻方向,以及她的致公党党员的背景等因素有关。采访中我进一步得知,这位新上海人其实与上海有着多重缘分。

自我加压, 二度博士后

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就在浦东蔡伦路上海中医药大学内。那天下着雨,到校门口时远远看见赵玲已在门口等候,见面后赵玲告知前两周刚完成在上海中医大学的两年博士后工作,看出我的诧异(因为我看她的简历,已在香港浸会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她解释这个博士后是她给自己加压,因为她在香港完成的博士和博士后的课题虽然也是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病,但更多还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现在入职于专业研究岗位,再多做一些基础和理论上的铺垫是必要的。这番话让我对眼前这位清丽的女孩多了一份认可。实际上,赵玲对我这次采访也是做了一点功课的,她也从我曾经采访过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星友季光(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那里知道我对启明星采访会涉及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所以那天坐下来她就说她之所以来上海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赵玲生于1987年,2~4岁在上海生活,后来跟随父母在无锡读完了小学和初高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开明的教育理念熏陶下,赵玲从小性格开朗活泼,有较强的探索欲。高考失利后,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离家甚远的北方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彼时,她对所选的中药学专业一无所知。四年的本科学习(2005—2009)对她而言,得到更多锻炼及成长的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非学业。

大学期间,赵玲主动利用暑期先后在中药房、制药厂等单位寻找实习机会,并对相关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做了充分了解。这些机械重复的、毫无新鲜感的流程化工作让赵玲内心起了波澜:自己真心喜欢这样的工作吗?赵玲说自己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做有挑战的、未知的探索类工作。而当时唯一能够有机会接触研究类工作的机会就是考研。由此,她从大三开始就进入备战考研状态,这改变人生的关键节点她抓住了,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2009—2012)。

来上海读研, 开启科研之路

心思活、求变的秉性再次起了作用,她想开眼界学更多的东西,就利用了研究生也可以选择异地联合培养的政策,在本院老师的支持帮助下,联系到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张卫东教授实验室,并于2010年夏天,开始了她的硕士研究学习。其间,在柳润辉教授的带教指导下,她不仅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课题,还学习并掌握了系统生物学理论知识及代谢组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中药方剂药理机制的阐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赵玲以共同第一作者在替代医学领域国际期刊《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和《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这段求学经历让赵玲浅尝到科研的“趣味”。

硕士毕业后,机缘巧合之下,赵玲认识了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卞兆祥教授,于是决定入其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香港浸会大学是港教资委资助的八所公立大学之一,现代中医药研发是该校强项之一。浸大中医诊所遍布全香港,并于2021年获批成立运营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博士期间,赵玲的专业方向是功能性肠病的中医药防治临床基础研究。临床医生出身的卞老师会跟学生分享许多典型临床案例,并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临床诊疗现象或问题。

10.1.2

以卞兆祥教授为首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基础研究团队

初始,赵玲采用代谢组学技术解释中医药对消化疾病的治疗何以有效。随着项目进展,团队发现与中医方药药效有较强相关性的代谢物部分来自微生物。“此类结果频繁出现于中医药防治功能性消化病(如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这就提示我们微生物的代谢功能改变与功能性消化病的防治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认为,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药疗效的相关性及作用机理值得探讨。”但当时课题组并没有该方向的研究经验及实验平台。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之下,赵玲开始尝试建立肠道微生态研究相关技术方法、平台及团队。

通过先后奔赴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培训学习、与国内外多个微生物领域专家及其团队合作,赵玲及团队成员于2018年在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微生物组》(Microbiome)发表第一项肠道菌群调控慢性应激动物肠动力功能紊乱的机制研究。就此,课题组成功踏入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也陆续开启探索中药方剂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功能性肠病的机理研究之路。

启动肠易激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赵玲在科研思路明朗后就把解决临床需求作为自己科研的目标。2016年9月由赵玲主导的研究小组正式启动了一个临床观察性研究课题——探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功能的变化特征。赵玲告诉我,肠易激综合征全球发病率约为10%,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且在经济发达地区(香港、上海等地)患病率较高。该疾病与学习、工作压力有关,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腹痛、腹胀,部分人群表现为腹泻,有些为便秘,甚至有些是这两种情况交替,严重者多见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症状。目前,针对该类功能性肠病,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10.1.3

2019年赵玲在中国肠道大会中医药专场作特邀报告

通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样本的分析,团队发现约25%的腹泻患者其发病与胆汁酸过度排泄有关,这些患者有明显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和胆汁酸代谢功能异常。病证分析显示,此类患者多见脾虚证。由此,他们提出“紊乱的肠道菌群是否参与该疾病的发展?其机制如何?能否应用于腹泻中医证候现代生物医学物质基础的阐释?”等科学问题。而后,赵玲研究小组通过动物、细胞的体内外实验充分验证肠道菌群的改变,尤其一类具有胆汁酸转化功能的梭菌明显富集与腹泻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研究还发现,该类细菌可通过削弱宿主的肠道负反馈信号进而增加宿主胆汁酸合成及排泄水平,最终产生腹泻症状。而后,通过对比几种临床常见证型的肠道菌群及其胆汁酸谱,团队发现该类细菌的胆汁酸调控异常与“脾虚”相关。以上研究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释“脾虚”的科学内涵,为今后的健脾方剂防治功能性肠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赵玲以第一(含共同第一)作者在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8篇学术论文。2019年,赵玲在美国胃肠消化周会议对该项工作作口头报告,并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同年,赵玲也受邀在中国肠道大会中医药专场作特邀报告。

卞老师的教导让我受益终身

讲到自己的成长,赵玲说她很感激卞兆祥教授,是卞老师给了她很大的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跟着卞老师学习的近7年时间里(博士4年加上2年多博士后研究),他教我更多的是怎么开展有意义的、有深度的、有逻辑的科研工作,讲好属于自己的科研故事。”赵玲坦言科研之初,她最缺的就是科研思维,包括怎么立题,怎么去提出科学假说,怎么在假说的基础上做有逻辑的实验设计等。“卞老师教给我的这一切让我的科研生涯受益匪浅。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初次与他见面,卞老师问我5年后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明确告诉他,我想成为像他这样的临床、科研能力兼备的人。往后,他也是以这个目标给予我充分的引导。”

10.1.4

毕业典礼当日与导师及团队部分成员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合影

2020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完成了7年的博士、博士后学习后,赵玲回到了她的福地上海。面试后她于2020年7月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定岗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迫于对新工作环境、新工作内容的焦虑,产后我几乎没有坐月子,生孩子前一天还在与课题组同学讨论课题。生完孩子一周后就参加新仪器采购论证答辩,感觉自己身体能撑得住,不想影响工作。”

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在科研上赵玲还是延续以上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病的方向,聚焦肠道微生态,开展功能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药防治临床基础研究。已受聘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研究中心主任的赵玲说,今后他们的科研中会更多地注入中医思想,从历经千年历史考验的祖国医学“瑰宝”中获取更多的科研灵感。同时,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聚焦消化病,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科学内涵。

“重要的是我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些有意义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下,努力抓住发展时机,摆正心态、踏实静心做事。有家人的陪伴、支持,我们也希望以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

江世亮采写于202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