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江苏省科委和江苏省科协联合召开的太湖地区科学讨论会,37日至12日在湖光山色的太湖之滨的无锡市举行。来自142个单位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就太湖地区的农业、城乡建设、水利水产、环境保护、旅游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大家认为,应把太湖地区建设成具有稳产高产的农业,有合理布局的工业,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经济规律的现代化先行地区。为此,联合起来,发挥太湖地区的优势,已势在必行。这次讨论会征集到论文一百三十余篇。下面发表论文摘要篇。

太湖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财赋之区”,由于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苏湖熟,天下足”,早已成为长江三角洲上的一块宝地。但是,太湖地区沼泽星罗棋布,历史上吴淞江曾为太湖出水的主要干流,七十里处的“三江口”分出娄江和东江,向东北和东南入海。古代的三江出水通畅,太湖地区就可以免除或减轻水涝灾害,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吴淞江下游的河道已经严重淤塞,几成平陆。太湖地区原由三面泄水的局面,演变而为黄浦一江宣泄洪涝,黄浦虽宽,岂能容纳全区之水?于是造成整个太湖水系混乱无纲的形势。既不能蓄,又不能泄,旱涝灾害,日趋严重。

解放后,太湖水网圩区系统经过了大力修治,一系列大小河港也分别加以疏浚,使这个地区的水利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本着长远利益,立足于水利规划的整体,考虑到大洪、大涝、大旱的情况,研究三江的变迁,探索太湖出水的路线,还是必要的。关于太湖出水总的要求,必须根据全流域的具体情况,作充分的勘察、测验、研究来水与去水的平衡问题,解决蓄和泄的矛盾,精确估算太湖洪涝泄水总量,分几路排出。按照当前的实际形势,恢复三江故道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疏浚并拓宽通江通海的主要河港,增加泄水能力,是应加考虑的。选择太湖出水路线,首先要研究苏州河是有种种障碍的,难以拓宽扩展,而吴淞江下游的虬江故道,又已久成平陆。如选择黄渡到吴淞镇的蕴藻浜加以疏浚拓宽,汇入黄浦,作为东面泄洪干道,较为适宜。因为黄浦江从虬江口到吴淞镇附近的一段水道,适宜建筑深水码头,停泊巨型海轮,上海港便可得到新的发展,同时较易解决上海地区深水码头与铁路直接联系的问题,且宝钢在吴淞镇附近,也是需要开拓内河航运的。其次则浚治至和塘和浏河出海,作为东北方面的排洪道,刘家港原是海运大港,不难恢复旧观。同时疏导常熟、昆山诸浦,分泄内涝,东南方面则在平望附近,从罗家港向东开辟新河,经横潦泾,与大黄浦衔接,以泄洪为主。为了避免上海市区对洪水泛滥的威胁,似可利用闵行以东,大黄浦东流的故道一闸港,辟为分洪河道,分洪处建闸控制。再从大黄浦向南疏浚张泾到金山卫附近出海,海口建闸挡潮,用以分泄一部分洪水,而以排涝为主。这样不仅使太湖地区基本上恢复了三面泄水的局面,对于太湖东部繁荣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也大有裨益。因为这一计划关系到两省一市水利方面的利害,苏省当然是需要解决出水路线的,沪、浙方面必须也要考虑出水路线的利弊。如果太湖洪水大量经过现在黄浦江入海,上海市将增加洪水泛滥的威胁,这是事实。假使利用大黄浦东流故道——闸港分洪,对上海市区固属有利,对于浦东地区也可开凿水网,利用清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多余的水,再排泄入海。至于杭州湾方面,浙省原有盐官、海盐、乍浦等旧浦,排泄内涝,可以恢复疏浚,现代建闸御潮,也不致有很大的困难。金山附近已经新建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也需要开展内河航运,以利运输。但是,钱塘江河口段沙坎绵亘,水浅潮猛,仅通行数十吨的小船,江道又一时难以改善,而金山卫一带的水深,可以停泊巨型海轮。为了开拓内河航运,如利用金山卫附近的张泾(原柘湖十八港之一),北与大黄浦衔接,可以东通黄浦,西经新河到平望与大运河接通,更可从太湖向西经荆溪、胥溪、水阳江,直达芜湖,西溯长江,或北过裕溪口,进入淮河流域。张泾也可西与平湖塘沟通,至嘉兴接大运河,南抵杭州,上溯富春江。

总之,关于太湖出水问题,必须十分重视,以上的草议,仅供商榷参考,仍应在水利部主持下,由有关单位充分协商,作出决定。为了搞好全流域的总体规划,同时还须把太湖水网圩区再进一步全面整治,要求治水与治田结合,高低分治,旱涝兼顾,以期达到能蓄、能灌、能排,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目的。太湖地区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一定能在工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苏州城市特色和发展规划

苏州市城市规划处

一、基本情况和历史特点

苏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地理等因素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和影响着苏州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其主要特点是:

一)苏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二)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

(三)苏州是誉满中外的园林风景城市。

(四)苏州是丝绸和工艺美术品著称的城市。

二、城市性质和总体布局

根据苏州市风景园林优美、文物古迹众多、轻纺工业基础较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的特定条件,并遵照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精神,苏州市应当是园林风景游览城市。

为了实现苏州市城市性质结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苏州工作的指示及国务院81年27号文件的指示精神,要正确地处理发展工业与城市建设,特别是与保护、开发风景旅游事业的关系,今后的一切建设都要围绕和服从于把苏州市建设成为风景旅游城市的要求。按照这个要求,工业要逐步向高、精、尖、轻的工业结构过渡。同时,大力发展为旅游服务的工业和服务行业。

有计划地合理调查城市工业布局。今后,在城区不再新建工厂,严格控制扩建7 L厂。对那些噪音大、震动大、易燃易爆、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工厂以及运输量大的单位,要有计划地迁出市区。力争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城市总体规划在布局上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发展方针和“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原则,将城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进行统筹规划,按城区、小城镇、二级规划布局。

城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持古城苏州地方风貌。城外目前是改善、松动旧城的用地。

小城镇,则根据市、县统一规划的设想,以分散建成区的工业,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扩大旅游风景区,将逐步建设上方山等小城镇。

三、古城历史面貌和古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

根据苏州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众多,城市水乡风貌及园林建筑艺术精华闻名中外以及她在国内国际上的地位,一种意见认为最好是对苏州全城都加以保护;另一种意见则考虑苏州建设的实际情况,应有区别分门别类给予重点保护,对古城中的许多精华应很好保护,以发扬其特色,发挥其作用,也有利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我们考虑这种“点”、“线”、“面”的保护规划是保护古城的最低要求。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要处理好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我们要保护的“古”是古城的历史文化特点,历史优秀传统。完全不是指那些要改造要淘汰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落后的那些东西。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时,当然要改造旧城,但对旧城的改造必须按照古城风貌和历史文物特色来改造,对城市的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和房屋内部设施等应尽量现代化。力求把保护古城与城市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考虑的“点”、“线”、“面”保护规划如下:

点: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等园林和虎丘、北寺塔等名胜古迹,全市共三十五个点。根据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所处位置和空间环境分一、二、三级各划出相应的保护范围。

线:重点保护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凤凰街、十全街、山塘街三条线。沿线建筑层数以二层为主,不超过三层为宜(每盾层高为三米)。建筑应有地方风格,并配以绿化和花卉,形成整洁、朴素、淡雅、宁静的苏州特有的街道和滨河路。

:指较大面积的保护范围,包括具有苏州古城面貌和特点的平江水乡风貌和居住区(包括拙政园、狮子林、东园、留园在内),始建春秋有历史文物古迹的盘门三景区(盘门、吴门桥、瑞光塔);和古建筑群传统商业中心的观前街、玄妙观地区。此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园林、路桥、河道、绿化等均需要保留和整治修缮。同时,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民居,内部设施现代化,使之成为苏州独特风格的旅馆和宾馆,以向国内外游人开放。

太湖流域解决农村能源的途径

翁正统 郁宝良

我国太湖流域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文化经济也十分发达,但常规矿物能源缺乏。在农村多数农民还沿袭原始方式以秸秆为主要燃料;农用动力,随着全国性能源短缺,柴油供应也甚为紧张。根据地方资源条件,引入近代新能源开发应用的成果,提出解决太湖流域农村能源的途径是:

1. 发展以沼气为民用燃料和农用动力辅助燃料的能源体制。着重从资源的拥有量,技术可靠性及经济性阐明以沼气作为生活燃料和固定式、移动式农用动力燃料的重要意义。沼气燃料车有可能成为解决农村运输动力燃料的方向。

2. 推广应用省能型农艺和农业工程,包括发展喷灌、推广免耕法、试行“桁架式作业机”农业工程体系、推广太阳能温室技术,探索“有机农业的应用以及发展水运等。

3. 坚持立足地方的燃料政策,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太湖地区煤和石油资源缺乏。然而本区农业自然条件好,生物能资源丰富,农业人口拥有的沼气资源,如谷物秸秆每年人均半吨以上,牲畜粪便人均一吨左右,加之气候温和,极宜于发展沼气。

根据测算1公斤稻草在恰当的碳氮比时可产沼气0.2 ~ 0.3立方米,稻草每公斤热值约3500大卡,每0.3立方米沼气热值1650大卡,虽然两者的热值比3500/1650,但燃用稻草的热效率仅为10%,而沼气炉热效率可达50%左右,两者有效热之比为350/825,比直接燃用秸秆提高一倍多,可节省柴草一半。对于那些年缺柴三、四个月的地区来说,就变缺为余了。既解决了燃料问题,又促使有机质还田,改良了土壤。近两年,有些地方办沼气徘徊不前,不够巩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认识问题,有政策兑现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当然对沼气池型结构、进出料机械也还有进一步研究提高的必要。

太湖流域以沼气为农用动力燃料,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沼气主要成分甲烷与汽,柴油具有相近的热值,是一种廉价、清洁的新能源。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进行取代表用柴油、汽油方面的研究,如无锡市南站公社畜牧实验场的12千瓦纯沼气发电机组,以本场猪粪为原料发酵,三只80 m3常温发酵池提供沼气,可日发电30余度,1981年又新建二只各为80 m3的保温型沼气池,采用中温发酵工艺,产气率较高。

近几年来,沼气应用又有了新的进展,除用作固定式农用动力燃料外,还扩大了应用到汽车、拖拉机等移动式动力燃料领域内。这是在较好地解决了压缩储存、减压供气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1981年,无锡市农机研究所等三个单位协作研制的沼气汽车,成功地以压缩沼气取代汽油,开动跃进牌NJ130汽油载重车改装的沼气汽车,用于送垃圾等农村短途运输。样机以130公斤压力的储存20 m3沼气,然后减压向发动机供气燃烧,一次充气后,沼气车行程可达九十公里,不仅行车性能与汽油车相近,且燃料成本远较汽油车为低,据样机1000公里跑车试验测定,一立方沼气可取代汽油0.7公升,如沼气成本按0.15元/m3计算,百吨公里行程省燃料费3元。

太湖流域地处沿海,许多地方都有可供利用的风力资源,杭州湾等沿海又有巨大的潮汐能,太阳能平均总辐射值达3200大卡/天 · m2,建立多元能源结构就能减轻常规能源供应压力,特别要提出的是,太阳能、氢能、液化煤燃料都是石油巨大的潜在替代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它们将成为世界能源的主力军。

综合开发太湖旅游风景资源的建议

刘冬森 罗祖德

太湖古称震泽横跨江苏、浙江二省,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约400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约为40公里。平均水深为2米。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湖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3℃ ~ 15.7°C。气候温和宜人。是我国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但是,迄今太湖旅游开发、利用得不够。极为丰富的太湖旅游资源与当前所能接待游客的人数相比,是很不相称的。目前整个太湖风景区只有无锡鼋头渚、蠡园、三山、梅园、锡惠公园,小箕山等对外开放,这些地方仅占太湖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左右,尚有大面积的太湖风景资源未能得到开发和利用。我们认为、太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主要是存在下列的问题:

一、太湖旅游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二、太湖旅游管理体制各自为政。

三、太湖风景区的园林、名胜古迹毁坏严重。

四、旅游区交通设施差,旅游交通工具不足。

五、旅游饭店设备陈旧,数量不足。

六、旅游专门人才缺乏,服务质量差。

七、旅游活动项目单调。

八、风景区污染严重。

九、围湖造田,使湖面大为减少,风景资源相应被破坏。

十、毁林开荒,绿化面积骤减。

十一、一些风景区、点,至今还在大量开山采石,破坏自然山景。

十二、太湖风景区周围旅游城市建设跟不上。

综上所述,科学地规划、开发太湖旅游事业,确已刻不容缓。我们对此有如下建议:

一、应着速制订开发太湖旅游的规划。

太湖是一个统一的自然风景区、规划也必须有整体观念。因此,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召集二省一市共商开发太湖旅游大计,要打破地区行政界限,对综合利用、开发太湖景区作出全面、合理规划。针对太湖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园林、绿地、岛屿、交通、旅游线路、旅游饭店建设,活动项目安排等进行合理布局。并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

统一规划组织游览线。目前除已开辟无锡——杭州水上游览线,无锡——洞庭西山、东山水上旅游线和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古运河游览线外,今后建议可开辟杭州——宜兴(张公洞、善卷洞)太湖水上游览线,逐步扩大游览线范围。太湖应尽量发挥其水上游览的特色,宜多增加一些水上旅游项目,以减少已建成的各景区游客人流拥挤。

二、打破地区行政界限,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在中央旅游总局统一领导下,建议成立“太湖旅游公司”联合起来统一管理太湖旅游业务,下可设若干分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这样有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利提高旅游工作效名,简化旅游手续,发展太湖旅游事业。

三、应着速根治太湖污染,搞好环境保护,让美丽的太湖水常绿、山常青、天常蓝。

四、保护太湖古迹文物,修缮园林名胜。有计划地开发新的风景区、点,如无锡的马山、苏州的石湖和光福等。

五、改善太湖旅游交通设施。

应完善太湖旅游区的道路,维护保养好风景区的道路、桥梁,使风景区交通畅通无阻,使太湖游览水陆交通联贯。

疏浚太湖和古运河航道是发展水上旅游的当务之急。在太湖中应装设现代化的导航设备,太湖当中设若干个避风港,整修古运河驳岸,在太湖增设旅游码头,确保水上旅游的安全。

六、加速培养旅游人才,逐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为发展太湖旅游事业,应加速培养熟悉太湖历史和文物古迹的各种旅游专门人才,如翻译、导游、服务、经营管理等人员。办好旅游专科学校。

七、结合太湖资源特点,把旅游项目办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八、建议筹办“太湖国际科学会议厅”和“太湖国际疗养中心”等等。

太湖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设想

沈炳康

美丽富饶的太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它不仅是我国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重点旅游地区。

湖流域以冲积平原和水网地区为其地貌特色,平畴千里,阡陌纵横,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也很方便。因此,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在飞跃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对太湖这一重要的水资源的保护,却未能及时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还在太湖沿岸,兴建了一些工矿企业,以致使局部水域已受到轻度污染。

太湖三大水源之一的南溪水系源头——东坝,有着长期未被利用的水力资源,如能加以适当开发,用来发电、灌溉和航运,又可引水入太湖以增强水体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保护水源。本文拟就保护太湖水源为主题,从南溪水系的综合开发利用出发,谈几点个人的设想,供全面规划时参考。

一、太湖水文特征和现状

太湖是一个由海湾—泻湖发育而成的大型外流吞吐湖泊,湖面积2460平方公里,容积73亿公方相应水位4.0米),湖岸线长约390余公里。在行政区划上,太湖跨江、浙两省,沿湖共有无锡、苏州等三市六县。

太湖四周河凟纵横,湖荡密布,许多溇港河渠都与运河及周围湖群沟通,构成了滨湖地带相当完整的水网系统。从近十五年来五月至九月(汛期)进出湖径流量统计:汛期进湖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4.3亿立米,汛期出湖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7亿立米。

按太湖附近丹阳、常州、无锡等十二个站长系列降水资料统计,汛期(5 ~ 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6%,由此可推求出太湖多年平均年进湖径流总量约为40亿立米。以太湖沿岸常、宜、苏、锡、湖及西山六站降水资料,可求得多年平均太湖面平均降水量应为1146.9毫米,于是得湖面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28.2亿立米。同理,由湖州、宜兴等三站蒸发资料,可得湖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约为24亿立米,年区间入流量估计为2 ~ 3亿立米,则最后可得太湖多年平均进湖水量大约在46 ~ 47亿立米左右。太湖常水位3.00米时容积为48.7亿立米,则多年平均进湖水量略小于太湖常水位时的容积。

由于太湖与周围河道水位差的变化、局部地区降雨、湖面风向风力的变化等自然因素,和涵闸启闭、向长江引排水等人为因素,造成了河床比降平缓的环湖各河港的流向顺逆不定,几乎所有出入湖的河道,都会出现逆流。也就是说不仅位于太湖上游的苕溪、南溪水系各河流入太湖,即使是下游的东、西太湖各出湖河道,也常会倒灌入湖。太湖沿岸各市县工农业生产又比较发达,于是各城市都有大量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流进湖内。同时沿岸农田,每年都使用大量农药、化肥,部分也流入太湖。近十年来在太湖沿岸局部地段的水质,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从太湖的水文特征和水质现状出发,若要使太湖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和净化,可采取二条不同的途径:其一是对进入太湖的污水严加控制和治理。其二是增大太湖水量,加强其稀释自净能力,适当提高太湖常水位,以减少下游城市各种污水倒灌入湖。

本文对第二种方案进行了探讨:

从流域外引水入太湖,不外南、北、西三个方案:

1)从钱塘江或富春江引水。

2)从长江通过已有涵闸自流引水,或从谏壁抽水站电力抽引。

3)废除东坝和下坝,控制石臼、固城两湖,从安徽省引长江水和青弋—水阳江水,经南河分流进入太湖。

从钱塘江或富春江引水入湖的方案,无论是从水质、水量来比较,或从地理因素,工程条件来论述,前者不能满足要求,后者却又不尽合理,挖压土方又极大。显然这一方案是不可取的。

从长江引水入湖有几个不同的方案:1)从谏壁引水,其中包括自流和电力抽引。(2)从小孟河或九曲河引水。(3)从申港和江阴工农闸引水。或4)从望虞河闸引水。等等。

这些不同的方案,有其共同的优点,那就是水源丰、距离短、配套工程和挖压土地都较少。但都存在如下几项不可克服的缺点:

1)从长江引水人湖,必然先入运河再太湖,这将造成把湖边几个城市的大量污水带入(或逼入)太湖、例如开望虞河闸引水入湖,则无锡市的三十五万吨污水只有逼向太湖,开江阴工农闸也同样如此。效果与愿望适得其反。

2)达不到综合治理的目标,仅可能使部分地区内涝更难宣泄,再举望虞河为例,如从该河引水,则锡北地区和阳澄淀泖地区内涝如何排出?

3)长江水含沙量较太湖为高,如江水直接引入太湖,必然使泥沙在太湖内沉积,日积月累,将促使湖泊走向晚期。

4)从申港一一横林一线以上引江水经运河入湖,路程较长,沿河城镇很多,近年来污染都很严重,由此引江水入湖,势必影响水质。而且各城镇附近的运河都很狭窄,增加引水困难。

5)如谏壁电力抽引,耗电极大,镇江市要为此停止三家纺织厂的生产。

如从高淳石臼、固城两湖引安徽来水,虽同样是长江水,但可避免以上缺点;同时可满足增大太湖进水量和开发水利资源的要求。

此设想内容简述如下:

1)控制石臼、固城两湖,使引长江水和上游青弋、水阳两江江水调蓄。这样既解决了二省交界处水利纠纷,又可使抬高太湖水位所需水量有了保证。

2)废除东坝和下坝,整治胥河,使石、固两湖的水顺利下泄。在下坝建立水利枢纽,利用水力发电;改建茅东闸为船闸。但注意电厂和航道的设计标准都应稍低。决不能建成第二长江式的沪芜大运河。将电厂下泄流量控制在100秒立米上下。过去有一些方案,也提及开东坝引水,但都要下泄较大流量,这就会给下游带来许多问题,挖压大量土地,增防洪负担等等。

3)整治南河和中河,使水流顺利下泄,同时可供灌溉和航运,然后分流入太湖和满湖,提高常水位,既可供下游冲污,也利水产养殖,做到一水多用,综合开发治理。

4)长江水在南京以上,水质情况比下游为好,且江水先经石固二湖再下泄,含沙量显著降低,将不使太湖由此发生淤积。

5)如下游太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电厂逐步停止发电,减少或完全控制固城湖水不再下泄。保证下游安全。

6)东坝枢纽以上为第级,东坝至太湖、镉湖为第级,太湖以下为第级。

城镇生态问题及其在太湖地区工作的几点浅见

徐桂卿 姚士谋 董雅文 吴楚材

最近十多年来,各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城镇生态殊不例外。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如何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它,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苏锡常地区自然、经济基本特征

1. 河网稠密,湖群广布。

2. 经济比较发达,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3. 人口集中,城镇密集,城镇化程度较高。

4. 水陆交通方便,与上海经济联系密切。

二、苏、锡、常城市生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用地紧张,结构不合理。

2)环境污染严重。

3)水系紊乱,水功能失调。

4)地下水超负荷开采,地面下沉严重。

三、苏、锡、常城市生态研究的几点设想

对苏、锡、常城市生态的研究,不能离开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特征。这是一个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水平的地区,但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非常尖锐,这为研究本区城市生态提出了先决条件。

1. 从区域生态平衡的角度研究城市合理布局的问题

苏、锡、常地区的城镇大部分位于太湖流域的下游,因此,城市建设需考虑区域水文特征。

由于城市向外扩展,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常州与无锡之间有洛社和横林两镇;无锡与苏州之间有望亭和浒墅关两镇。如不控制任其发展,苏、锡、常三市即将连成带状特大城市,带来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及交通拥挤等新问题。因此,需要有一个区域自然——经济观点来合理布局城镇的问题。

郊区建设也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应该考虑的问题。郊区的职能是为城市提供蔬菜副食品,但是苏、锡、常郊区偏小,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应该加强县城镇及县属镇以及条件较好的公社集镇的建设。这样既可充分发挥中小城镇对支援农业的作用,又可就地解决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出路,从而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改变市区人流拥挤的饱和度。

2. 从人的生活环境需要研究城市用地结构与合理容量的问题

目前苏、锡、常每人平均城市用地指标,无论与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是与同类城市相比,住宅、公建、绿地、交通用地都很紧张。解决的途径可从三方面考虑:① 市区人口适当向外疏散,以减轻市区压力。② 适当扩大建成区面积,按一定容量指标规划至2000年苏州将扩大到4600公顷;无锡5900公顷;常州3900公顷。这是可行的。③ 调整用地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

健全城市功能分区,并着手抓好三废治理、改善交通、发展绿地,美化环境,让苏、锡、常的古典园林、太湖风光、历史文物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3.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角度研究城市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问题

由于受到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单纯追求产值的影响,苏、锡、常离开原有基础发展了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冶金、化工等工业,给江南水乡,风景园林、湖光山色带来不利影响。今后考虑城市发展方向时除考虑合理的经济结构外,还要从生态观点角度考虑最佳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形式。应该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发挥地方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占地少、污染少、消耗原材料少的轻纺工业和高精尖的机械电子工业以及为旅游服务工业。限制占地大、运输大、污染严重、消耗原料多的冶金、化工工业的发展。

1. 苏、锡、常城市生态是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经济条件优越,但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成为这一地区的城市生态突出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在城市建设中要使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中寻求最优的动态平衡,各个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体现出城市生态系统观点。

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苏、锡、常的水质污染,地面下沉、水功能失调都与人类利用不当有关。恢复江南水乡城市的特点,使水在城市生态中起良好的调节作用。

3. 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方向要有区域自然经济调查为依据,要有全局的整体观点,建立起合理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由于人类活动的速度和强度超过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些要素的负荷能力,特别在城市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过程中不断排出三废,严重地影响着城市本身及相邻的环境系统。不仅要注意城市内部环境,而且还要注意城市外部区域环境,这样才具有整体观念。

公司研究所选题的几个原则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 方君堡

工业公司下属应用研究所,研究课题的选择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 题目的实用性——指的是在专业技术和市场(社会)两个方面的发展预测基础上,对所选课题经济效益、社会效能、实用生命力的准确评估。过去许多应用性研究机构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在选题中往往也倾向于片面追求技术上的高水平、先进性,而忽视对其经济和社会实用价值的计算,造成许多科研成果与生产脱节,工厂不愿或无法使用。今年4月,中央再次明确了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这对于应用研究课题的选题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测定应用研究机构工作成绩的准绳。

2. 计划的周密性——指的是对所要达到的课题目标规定的技术指标、完成期限和最低有效投资的制订,都应力求能够做到详尽、周密和准确;对于那些指标难以做到较为准确的定量化的课题任务,选择时必须十分谨慎。国外在这方面的要求极严,许多课题调研、测算和制订计划的时间往往是实施时间的倍数:预测所用的经费也要占全部科研经费1%上下,这样做经济上是合算的。目前,对我国来说,课题责任制能否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来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高或过低的指标,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对课题本身考核效果和技术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课题各项指标制订的准确性是计划工作中一项极细致的、带有政策性的、难度很高的工作。

3. 实施的可行性——它包括对研究所人才、智力结构、管理能力、财力、物力的估计和对课题水平本身在技术与生产发展上所处的历史阶段与趋势,以及它在研究所既定发展方向上所占有的继承性、开拓性位置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一般工业公司下属应用研究机构的课题任务来源,除了本所自提(包括合同任务)的以外,还有来自公司、局、市、部等上级行政机构下达的课题,而这些上级行政机构都是基层研究所的直接或间接领导,所谓“婆婆多”,家难当,确是这一类所制订长远规划,把握发展方向的一大困难之处。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所的科研效能,恐怕首先还是要从这些上级行政机构以及工业公司管理机构本身做起,应该从制度上和实践上尽可能多地给基层科研机构以选题的自主权,除了极少数必要的指令性计划项目以外,对于绝大多数项目的实现应该通过经济手段(例如合同的方法)进行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研究机构则应切实制订好本身科研技术长远的总体发展规划、将各个时期的选题尽力纳入规划范畴,以求自身科研技术特长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方向的相对稳定。

公司研究所应成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 陈启培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 方君堡

上海涂科研究所 宋新元

上海缝纫机公司 瞿志成

公司研究所是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力量,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应逐步把它建成本行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测试中心及情报中心。

1. 开发中心主要任务是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选题首先要进行市场预测,计算经济效果,没有销路的产品坚决不搞;然后考虑到技术上的可能性,经过技术论证,确立课题。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达到技术指标,又要考虑加工工艺。这样研制的新产品,才有市场竞争性。开发中心的另一个任务是将行业中工厂不易解决的重点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项目,经过调查及论证,列为课题研究。

2. 测试中心主要任务是为本行业服务,其内容:(1)根据国家标准、部标准或企业标准对新产品进行样品鉴定。(2)对工厂的升级换代产品和评优质产品进行验证测试。(3)对进口样品应进行测试分析。(4)对出口产品发生纠纷时,应提出有力的测试数据。为此,测试中心必须武装一整套有权威性的测试仪器。

3. 情报中心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本公司的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差距,并根据本地区特点,提出发展方向,传递信息,预测未来,使科技工作克服重复性和盲目性。提供有关文献资料给科技人员,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促使科研工作加速进行。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有关资料。为领导制订规划起参谋作用。编辑出版本专业刊物。

上海要有水质处理系统

上海轻工研究所 赵友德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水质处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上海水处理工作是很不适应的。尽管花了不少人力和财力,可是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水处理系统,已直接影响到了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我们再也不能忽视这个问题了。为了形成一个能运用多种手段的水处理系统,以满足各行各业对水质的要求。设想如下:

(一)成立水处理公司,负责研究水质的提高,水处理工艺路线的设计,水处理设备制造以及安装等。这就是说,从科研成果一直到设计、投产使用,都在一个公司内。

(二)居民饮用水关系到广大人民的体质健康,应尽可能将净化技术应用到广大家庭和集体用水单位。为此,上海的饮食、点心、冷饮供应网点,拟采用经过净化的水,这样有利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卫生。

(三)从污水排放罚款中拨出一部分作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经费,以加强、加速水处理的研究,津贴改进水处理设备。

(四)加强宣传节约用水,改革用水制度,核定各单位的用水定额。对定额内用水和超定额用水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使节约用水户得到经济利益。此外,循环用水工作必须开展起来,这方面潜力很大。

[以上系顾文兴摘自“上海市第三期科技领导干部学习班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