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之父”、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克 · 圣克莱尔 · 基尔比教授日前专程来沪出席“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记者在会议间隙采访了他。这位靠实干改变世界的科学家,虽然言语不多,但每一句话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睿智、务实、谦逊的人格魅力。

1.1

基尔比教授在给本刊题词

  没有休假的“酬劳”

  记者:首先祝贺您荣获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否谈一谈获奖的感受?

  基尔比:诺贝尔颁奖仪式非常壮观,瑞典国王亲自为每一位获奖科学家授奖。去年是这一科坛盛事创办99周年,整个仪式安排妥贴,进展顺利。

  记者: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许多科学家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默默地奉献着,您本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您发明的集成电路被公认为信息社会的奠基石之一。请谈一谈您是如何取得这一历史性科学成就的。

  基尔比: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晶体管,标志着半导体工业的诞生。但是,当时的电子元器件体积很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很多人都意识到有必要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制造电子元器件,这就是我的研究动力。

  记者:对于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位科学家发明晶体管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关于您的情况,则知之甚少。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故事?

  基尔比:经过若干次面试之后,我在19585月受聘于德州仪器公司。

  按照公司章程,新进员工第一年不安排暑期休假,因此,当6月休假高峰到来时,整个公司异常冷清。而我则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靠一些临时拼凑的设备,完成了第一个将所有无源和有源元件集中于32开纸张大小半导体材料上的电路,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集成电路的雏形。

  两个星期后,我的老板休假回来,我就将新成果拿给他看。他很感兴趣,但是并不乐观。他要求我证明完全由半导体做成的电路能够工作。我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多处改进,并于828日再次给他做了演示。

  1958912日,经过精心安排,我在实验室中向德州仪器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成功地展示了首片集成电路——通电后,第一个单元振荡了1.3个兆周。当时的情景至今令我激动不已。翌年36日,德州仪器公司在纽约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发明。

  不戴博士帽的获奖者

  记者:发明集成电路的时候,您还是风华正茂的科学青年吧?

  基尔比:当时我35岁不到一点。

  记者:研究显示,35岁左右是科学家出成果的黄金年龄。

  基尔比:有很多研究都认为,科学研究能力的峰值出现在35岁左右。我想,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巧合。但是,今天的年轻一代工程师们,接受过非常良好的训练,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我期待着看到年轻人取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成就。

  记者:晶体管发明之后不到10年,就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承认;而您发明的集成电路技术尽管早已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却在42年之后才得到诺贝尔奖。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基尔比:我想,我可能回答不好你的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有他们自己的程序和意识,我没有看见他们是如何评奖的,无法知道他们是如何挑选获奖者的。但是,我还是非常高兴得到这一奖项,尽管是在42年之后。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获悉得奖的?当时您的反应如何?

  基尔比:去年1010日清晨,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打电话通知我,但是我当时正好外出,而且家里没人,我夫人几年前去世了。直到下午我接到一位欧洲记者的采访电话时,才得知这一喜讯。那一刻,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又惊又喜。

  记者: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发布的新闻,您获得价值900万瑞典克朗奖金额的一半。如果方便的话,能否透露一下您是如何处置这笔奖金的?

  基尔比:我获得了去年物理学奖奖金额的一半,约为40多万美元。除了缴纳税金以外,目前我尚未动用这笔奖金。

  记者:我们采访过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都是大学教授,本身都拥有博士学位;而您却是一个特例,在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以后就长期在德州仪器公司工作。您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基尔比:你说得对,这是诺贝尔奖许多年以来第一次授予一项应用型物理学成果。在诺贝尔奖颁奖历史的早期,这种做法较为普遍。但是,我并不是想借此告诉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该如何工作,因为,在我看来,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好。

  记者:您曾于1978年至1984年间受聘担任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电机工程学杰出教授,您在学校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基尔比:我可能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授,因为我并没有给学生上课。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我绝大多数时间都与教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

  “我的贡献不是很大”

  记者:在集成电路发明出来之时,您对它的前景是怎么看的?

  基尔比: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成本的下降,这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而且,它极大地拓宽了电子学的应用领域。在1958年,一只质量一般的单晶晶体管约售10美元。而今天,用10美元可以购买2000多万只晶体管、同等数量的无源构件以及使其形成一块有用的内存芯片的全部互连电路。所以说,成本的下降是以百万倍计量的。我确信当时无人预期到这一点。

  记者:在您着手发明集成电路时,目标之一是否就是降低成本和制造更简单的东西呢?

  基尔比:对,我们希望降低电子部件的成本,但我认为没有人敢想象成本会成百万倍地下降。

  记者:您认为自己在集成电路的发明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基尔比:我的工作可能引入了看待电路部件的一种新角度,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自此以后的多数成果和我的工作并无直接联系。

  记者:我们都知道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权问题,人们通常把您和罗伯特 · 诺顿 · 诺伊斯博士并称为“集成电路之父”。假如要您客观地来记录这段历史的话,您会呈献给大家怎样一个故事?

  基尔比:我想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已开始有一些共识了,而且它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富有争议了。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是我提供了最初的构想并研制了第一批集成电路;而诺伊斯博士则在改进平面技术的使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果也极大地拓展了这一技术的应用领域,并有助于我们现在谈到的成本下降。

  记者:听说您还参与了电子计算器的发明,对此您有什么要说的?

  基尔比:我们最初研究这种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拓展集成电路的市场范围,结果取得了很大成功。不过,这也只是降低成本过程的一个阶段。第一批计算器的售价一般为400500美元。今天,用45美元你便可以买到一个质地相当不错的计算器,现在它几乎成了人们日常必备的运算工具。

  记者:您对此感到自豪吗?

  基尔比:当然。我很高兴曾参与其中。不过,我对这一产品的改进所做的贡献并不是很大。

  记者:您是否想过自己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基尔比:我无从知道自己会否因它(集成电路)的深远影响而得到肯定。当然,最初的构想是我提出的,但你今天看到的杰出成就却可能源于全球成千上万的优秀工程师,是他们在为改进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而努力工作。

  “摩尔定律”尚未终结

  记者:近半个世纪以来,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很快,使得整个世界都发生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巨大变化。您对这一技术的前景有何评论?

  基尔比:到目前为止,集成电路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进步的来源有很多:在半导体技术发展的早期,有化学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的参与,他们设计了很多装置,发表了大量论文,从中产生出很多新的思想。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推动了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我认为,这一过程并未结束,我们会继续看到许多非常重要的技术成就。

  记者:您认为它将继续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基尔比:我认为是,它仍然很有前途。所有预测都显示,在未来1020年,将会出现戏剧性的增长。今天,许多半导体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手机、个人计算机和电子游戏机中。随着集成电路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它们还会应用于新的领域,虽然我无法列举这些领域,但是我确信这种趋势。

  记者:前些日子有不少评论认为,硅芯片技术几乎走到了它的极限,摩尔定律快终结了。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基尔比:直到目前为止,摩尔定律似乎还在很好地起作用。我们可能在未来需要有一种新的定律来替代它,但不是现在。

  “你们会做得非常好”

  记者:您以前来过中国吗?能否请您谈谈这次上海之行的感受?

  基尔比:这是我第3次来中国,第2次到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美国陆军的电子工程师,我曾在西安呆了6个月。15年前第二次访华,来过上海。中国正发生非常非常快的变化,我有幸亲身观察到这一变化的几个瞬间,并对它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很显然,这一变化是巨大的,我确信,它不会就此停止。

  记者:上海已经将集成电路制造作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您对此有何建议?

  基尔比:上海正在进行的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天,我参观了这里的一家集成电路企业,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它运作良好,生产能力很高。我了解到,在中国还有另外三四家类似的集成电路企业,或许它们未来会发展得更好。

  与我15年前来的时候相比,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这里的工厂和研究单位都非常简陋,几乎没有半导体企业,或者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集成电路产业正在这里创立,而且发展迅猛,你们有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想,你们会做得非常好。

  记者:您与中国科技界有没有联系?您如何评价中国科学家?

  基尔比:以前我与中国科学界并没有直接的工作联系,但我知道中国工程师特别能干。我在美国曾经有机会与几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共事。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工程技术专家相比,他们都毫不逊色。我确信,他们有能力;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们一定会取得重要的进展。

  在这次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上,不少论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一些作者是中国人。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有质量的论文之一。

  我的爱好:摄影、木工

  记者:最近您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

  基尔比:我于1970年正式退休,但是我并未完全放弃科学研究,每周总要抽几天到位于达拉斯德州仪器公司总部的技术中心进行技术指导,为新的研究出谋献策。

  记者:听说,为了纪念您为全人类作出的卓越贡献,德州仪器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您名字命名的研究中心,您是否还在其中担任职务?

  基尔比:我没有在该中心担任职务。据我所知,基尔比中心进行很多最新的研究和开发工作,0.13微米技术已经可以成批生产,0.1微米技术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现在正在研究0.07微米的新技术。今后我们打算与世界各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研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够加入这一研究开发活动。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可以分享各自的知识。

  记者:除了科学研究,您还有什么爱好?

  基尔比:过去,我对摄影相当在行,我也做很多木工活,但是现在都不怎么做了。

  记者: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多动手有助于开发智力。请问,您的科学成就是否也得益于您的这些与动手有关的爱好呢?

  基尔比:我确实没有思考过这两者之间还有这样一种哲理关系。我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我确实喜欢,哪一天我拍了照或做了木工,人就会觉得很放松。我怀疑其他许多活动是否也有相同的作用。

  [王勇 江世亮采写于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