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为人造肾脏,右为人造内耳

人工制造的能模拟人体几乎所有器官的日子已为期不远。患者恢复视力和听力的那一天也指日可待。本文介绍的人造器官最新成果,不仅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人造器官家族再添新丁。

人造视网膜

人之所以能感受到光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受惠于网膜上的某些视觉细胞。最新发明的一种置入网膜中的陶瓷制超小型传感器则能出色完成这类视觉细胞的功能和任务,这意味着可以使失明的人恢复视力重见光明。陶制微型传感器是利用不断发出的能刺激视神经的电流来工作并完成感光的任务。

人造肾脏

这是一种抢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人造生物透析装置。使用时,在空管中间附加一层空心丝膜以便不断过滤血液,它能输入250万个肾细胞。这种混合型人造肾器官的实用化,不仅能使血液中的陈旧废物得以滤除,而且还能不断生成造血荷尔蒙等。它的功能几乎完全可以与真正的人体肾脏相媲美。

人造膝盖

美国一家公司正在利用新材料开发一种经久耐用的人造膝盖关节。该人造膝盖,其上半部分的表面采用了氧化锆材料。与过去的产品相比,预计其磨损度将减少85%,耐用时间将超过10年以上。如果将来能开发出一种比较坚固的塑料制人造膝盖的话,肯定还会使人造膝盖关节的耐用性能更好,更理想。

人造肺

人造肺是急性心功能不全等患者用来辅助呼吸的不可欠缺的装置。插入大动脉里的探针可促使肺工作,给血液提供氧气,通过释放二氧化碳完成气体交换。图为匹兹堡大学的巴特拉博士开发的一种人造肺探针。

人造内耳

美国仿生电子学超级公司研制出的人造内耳,能够惟妙惟肖地模拟声带的真音。工作时它能通过附着在体外的一只语音处理器,将音响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将音频信号送入嵌置在左右耳部的人造内耳装置内。这种电信号能不断地刺激听觉神经和识别音素。将来若能使每秒馈送100万个信号的技术达到实用化,则人造内耳的音质肯定会大大提高。

人造胰脏

将传感器嵌入心脏周围的血管中以便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并将测定的信息传递给嵌入腹部的人造胰脏,并根据需要来分泌胰岛素。

人造椎间盘

在脊椎之间置入能减少摩擦的人造椎间盘,进而根除上下椎骨的摩擦痛苦。美国脊椎动力研究所开发的聚氨酯人造椎间盘确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预计美国将近期开始这种人造椎间盘的临床实验。

[徐新明译自《新闻周刊》(日),2001年8月1日]

跨越边界的远程手术

纽约市医生摘除远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一位68岁妇女的胆囊,标志着远程手术医疗步入一个重要阶段。

法国消化道癌症研究所杰克 · 马里斯考克斯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加利福尼亚州哥尔利塔市计算机移动公司设计的遥控系统操纵一个控制台,该控制台可将7000公里外发送来的信号输送到机器人外科手术仪器上。而远程手术医疗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可以快速传输信号光纤网络,以便医生在信号发出155毫秒后在电视屏幕上观看机器人外科医生的手术情况。

帮助设计这种遥控系统的耶鲁大学外科学教授理查德 · 萨特沃认为,远程手术医疗在缺少医生、交通闭塞的地方可能享有特殊用途。他评论说:“我们知道它能够发挥作用,现在我们必须证实它的效能。”萨特沃认为,从病人安全考虑,医生从发出手术指令到机器人医生接受并开始手术之间的时间不应该长于200毫秒,虽然有关研究人员在今年9月27日《自然》杂志上认为延迟时间可以长达330毫秒,但是这要取决远程手术医疗涉及的地理距离。

[易家康译自Scientific American,2001年11期]

微型成像系统问世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旨在帮助医生从人体内部看到清晰图像的特定成像系统用于临床。这种像药丸那么小的仪器含有一个视频摄像机,病人吞入后能穿过胃、小肠和大肠,直至随大便一起排出体外。

在此过程中,摄像机摄下的图像传至特定成像系统中的接收机上,然后,医生根据接收机发出的信号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这种仪器被称为特定诊断成像系统的仪器是由以色列一家公司研制的。当前医生使用内窥镜提供的小肠图像来识别肿瘤、癌症和出血原因——医生从病人的喉咙将内窥镜放下去,用以观察小肠。但是内窥镜不能抵达小肠所有的部位,因为小肠足有6米长。而特定诊断成像系统能拍下整个小肠的图像,帮助医生看到小肠中内窥镜不能达到的部位。

特定诊断成像系统由摄像机、灯光、发送机和电源组成。电源能供电8小时,足以拍完小肠的全部图像。这种仪器已在20位病人中进行了试验,在12位病人中发现了小肠的病症;而传统的内窥镜只在这些病人的7人中发现病症。将不同的检验综合在一起,在这20位病人中的13人识别出14处病症。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说,使用特定诊断成像系统与其他方法一起来鉴别小肠的病症,不但安全而且没有副作用。

[陆家训译自美国“科学报道”,2001年9月5日]

捕获“鼻涕虫”的机器人

几个世纪以来,一种名为“鼻涕虫”的害虫一直对全球的蔬菜种植业构成极大威胁,并造成农业减产。现在,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名为“SlugBot”的专用于捕捉“鼻涕虫”的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每小时可以捕获100只甚至更多的“鼻涕虫”。它每天在黄昏之后开始工作,因为那时是“鼻涕虫”最为活跃的时期。

“SlugBot”的研制人员称,之所以选择“鼻涕虫”作为机器人的打击对象是因为“鼻涕虫”数量庞大,体积也较大,便于机器人搜寻,而且“鼻涕虫”自身可以发电,并可将捕获到的“鼻涕虫”转化为电能。

这一高2英尺的机器人使用一个图像传感器确定“鼻涕虫”的位置,图像传感器能够发出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对“鼻涕虫”进行定位,之后使用一只带有3个指头的碳纤维臂将“鼻涕虫”抓起并放到一个容器中。经过一个晚上的工作之后,机器人回到“家中”将“鼻涕虫”放到一个发酵器中,当机器人自己在进行充电的过程当中,发酵器还能够将“鼻涕虫”转化为电能。

美国《时代》杂志将这一机器人称为本年度最佳发明,但研制机构表示现在还没有将机器人面市的计划,目前还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曹淑芬译自《路透社伦敦》2001年12月12日]

疼痛和愉悦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疼痛和愉悦可能是两种超出所有人想象的类似的感觉。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疼痛和愉悦经常刺激着大脑中同样的部位——这表明大脑对疼痛和愉悦的反应是相似的。负责该项研究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大卫 · 博苏克(David Borssk)博士说,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治疗疼痛以及增强对大脑活动的了解。它还可能会导致一种测量现在只是强烈的个人感觉的疼痛和愉悦的客观方法问世。

在这项研究中,博苏克的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让科学家可以看清大脑活动的技术。他们在对8名健康的年轻男子进行各种测试时,拍下了大脑活动的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其中的一项测试在志愿者的手上安放一个垫片,然后分别把垫片加热到令人感觉舒服的41摄氏度和感到灼痛感的64摄氏度。

测试结果表明,令人感到疼痛的灼热不仅刺激了大脑中一直被认为同疼痛有关的部位,还刺激了以前被认为包含“奖赏”系统的部位。某些与奖赏有关的部位——人们已经知道它们会受到可卡因、食物和金钱的刺激——对疼痛和愉悦奖赏的反应方式不一样,而且反应的时间也不一样。

[曹淑芬译自《路透社伦敦》200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