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9日上午8时12分最终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一条满是尘土的跑道上,但在飞行中出现的问题对美国未来的载人航天发射计划带来许多不确定因数。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悲剧发生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投入巨资,花了两年多时间修复燃料箱和改进其他安全系统,但在“发现”号升空过程中,绝热泡沫材料从外挂燃料箱脱落的情况依然存在。期间,NASA曾表示,在问题得以解决之前,航天机群将不再飞行。

然而,“发现”号在太空中的两周经历(三次太空行走,两次修补隔热瓦、一次更换国际空间站上的陀螺仪),为NASA未来的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无论从哪方面看,任何一位项目主管都把这次任务看作是一大成功,从飞船发射的瞬间到进入轨道时所拍摄照片,再到实施第一次太空行走以修补航天飞机的隔热瓦,无一不是成功的。

情况确实如此。尽管此次发射的时间一再推迟,然而“发现”号的安全返回还是为未来的航天计划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其伙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可望在数月而非数年后升空(NASA8月23日宣布,原计划9月升空的“亚特兰蒂斯”号将改为明年3月发射,并继续由“发现”号执行太空飞行计划——译者注)。

此次NASA负责“发现”号飞行监测主管基思 · 考林(Keith Cowing)说:“这或许是航天计划所经历过的最为成功的任务之一。如果NASA在今秋还准备发射的话,我不会感到惊讶。”

考虑到NASA曾经多次做出的承诺,未来航天飞机究竟何时发射,还是不由得让人疑团重重。在“发现”号发射前,NASA各项目主管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次再也不会出现类似“哥伦比亚”号的问题。

当时安装在“哥伦比亚”号底部的一部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清楚地显示了一块绝热材料在升空过程从外挂燃料箱上的液氢管附近的PAL坡道区脱落下来。

出乎意料的是,正是这个区域在“哥伦比亚”号出事后没被NASA列入重新设计的范围,工程师们可能认为其他区域更需要改进而忽视了PAL坡道区。虽然NASA局长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事后承认那是一个错误,但航天飞机的工程师们注意到,重新设计后的油箱区在此次飞行中情况很好,几乎没什么泡沫物溢出。他们乐观地表示,稍作一下类似的改造就可以解决PAL坡道区的问题,航天飞机应该可以很快地重返太空。

在“发现”号安全返回的当天,NASA官员在新闻分布会上不太愿意就未来航天飞机何时重返太空明确表态。但有的专家认为,升空中出现的泡沫脱落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一位前NASA工程师说:“作为试验飞行,这个问题肯定要列入解决的清单中,对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的问题都会采取必要的解决办法。我相信人们不会以为航天飞机将长时间地趴在地上。”

此外,相对于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从飞行中获取的信息将更清晰地显示重新设计的燃料箱的工作情况。格里芬在新闻分布会上说:“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真实的数据可以去进行分析和设计更佳的解决方案。”

“发现”号航天飞机脱离空间站后的图片

除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以外,获取有关航天飞机重新设计后的“真实数据”是此次任务中的一个主要目的。现在,NASA的任务主管们知道,他们可以获得非常详细的航天飞机的图像资料,和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中进行维修而不损坏航天飞机底部的隔热瓦,以及机械臂是如何提供帮助等有关情况(新的图像向任务主管们显示了前所未见的有关航天飞机的更多的伤痕)。所有的这些,有助于以后的太空维修工作。因而,宇航员在太空中所从事的相关活动今后就有可能变得司空见惯了。

然而,批评者却把这看作是机械及任务方面有瑕疵的证据。他们认为,虽说探索宇宙值得冒一定的风险,与其说航天飞机与空间站有其科学意义,还不如说它们更具政治意义和国际声誉。NASA的历史学家亚历克斯 · 罗兰(Alex Roland)说:“如果航天飞机现在还不安全的话,那么它们永远也不会安全了。”这项计划“从其创造出一项自呜得意的事业这一角度上说是值得的,但是其风险远大于回报。”

事实上,“发现”号的升空已经把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的命运绑在了一起。载人航天计划只是为了完成尚未完成的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而存在的;而这次飞行使人想起国际空间站的主要使命——作为一个轨道实验室,在太空中从事一些地球上无法完成的科学实验。

这是建造国际空间站的真正目的,其后因成本太高而放弃了。NASA的另一位历史学家霍华德 · 麦柯迪(Howard McCurdy)说:“国际空间站现正在向着其建造时的初衷转变。这是“哥伦比亚”号出事后的一个不经意的转折。”而格里芬坦言:“要终止这一任务确实是很难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