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司与美国最大的环保组织之一——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打算联合编制一份关于纳米技术产品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的指导大纲。

该指导大纲旨在解决因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这就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如此微小的物质究竟带给人们的会是令人称奇的好事还是意想不到的灾难。

纳米材料通常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毫微米(nm)的单晶体材料或多晶体材料。在纳米尺度上对物质和材料进行研究和处理的技术,被称为纳米技术。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大力开发能制造纳米产品的工具。他们发现,在极其微小的物质上进行操作时,有些物质具有惊人的强度、韧度和反应性或是其他有价值的特性,诸如防污染衣及纺织品、高级微芯片和遮光剂等数百种产品现已采用了纳米技术。

但技术怀疑论者抱怨说,很少有人关注某些新发明潜在的负面影响。一些零星的实验报告表明,纳米颗粒可以依附在人的大脑、肺部和其他器官上,尽管其影响程度尚不清楚,但试验显示,有的纳米颗粒对植物等一些有机体是有害的。

相对于毒物学者们对这类产品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行的周密试验和阐述的速度,这类产品问世的速度要快得多。“举例来说,目前在各种文献中压根就没有关于纳米化合材料的任何资料的记载。”说这话的是杜邦公司纳米毒物学基础研究的负责人戴维·沃海特(David B.Warheit),他指的是在塑料等聚合物内掺入纳米材料以改进性能的那些纳米产品。

沃海特先生说,他不希望看到因采用了纳米技术而使新的聚合产品隐藏祸害。在杜邦公司试验的物质中,纳米聚合体颗粒即使在焚化后也没有被人吸入,他说:“不过,这仅仅是一个主观愿望。”

杜邦公司和美国环保协会于2005年9月起开始起草关于纳米技术产品安全与环境风险的指导大纲。这份87页的文件引用了杜邦公司是如何贯彻这一框架文件精神的3个实例。一个是关于杜邦公司为使其产品免受紫外光线的照射打算将二氧化钛颗粒掺入塑料中的案例研究;另一个是关于公司对正在研究但尚未投入到任何产品中去的碳纳米管的处理过程;第三个是对用于水污染处理的纳米铁化合物的研究。据杜邦公司介绍,因这一化合物含有很多未知风险,公司将不予采用。

这一框架文件的起草者们以及许多纳米技术专家认为,对于一些小公司和新公司来说,上述的处理程序也许过于复杂,代价也过于昂贵。然而,一些反对这一框架文件的环保和劳工组织更多关注的是根本性的负面影响。加拿大环保组织ETC已呼吁暂缓纳米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该组织的研究总监霍普·尚德(Hope Shand)说:“这是自愿的,我们认为这将仅仅延缓那些真正需要延缓的进程,如政府法规以及大规模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