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bot创始人之一,现任CEO,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
iRobot的成就
iRobot创立于1990年,是目前美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为成功的企业,是世界领先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也是纳斯达克机器人第一股,无论从技术水平、从业历史还是从产业化程度来看,iRobot都是全球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领军企业。目前,iRobot在家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航空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各领域都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单是家用清洁机器人一个品种,2011年全球销量就已经破6百万,2013年销量达到1千万,是机器人史上民用消费机器人最好成绩。目前,iRobot产品已经销售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庭服务机器人销量超过10万,军用和安保机器人销量超过5000。2013年iRobot公司创造了约4.87亿美元的收益,并雇用了超过500位包括机械、电气和软件等领域在内的机器人行业顶尖人才。
iRobot卓越的产品设计理念和产业化成就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2009年iRobot吸尘机器人登陆机器人名人堂(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于2003年发起,旨在表彰机器人领域的杰出成果),2012年iRobot公司的移动战术机器人PackBot也进入机器人名人堂。2012年iRobot的迷你洗地机器人Scooba230获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2011年与亚马逊、苹果、西门子、GOOGLE、IBM等国际领军企业共同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
iRobot发展的经验分析
科研机构良好的创业氛围、成果转化机制和坚实的技术积累为公司创业成长提供了重要基础。iRobot是研究人员创业的典型案例,公司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慧实验室(CSAIL)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Rondy Brooks)及其学生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和海伦·格雷钠(Helen Greiner)创立。CSAIL是麻省理工最大的实验室,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之一,CSAIL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非常出色,已经先后孵化出了(实验室成员创建)100多家企业,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iRobot早期的机器人如Genghis就是直接源于MIT的成果,iRobot就是以CSAIL提供的创业基金为基础得以创立的。
结构合理资源整合力强的创业和管理团队是iRobot成功的重要支撑。公司创办人本身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优秀专家,与作为支持者和用户的美国军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罗德尼·布鲁克斯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权威,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科林·安格尔为美国太空总署设计了行为模式导向的漫游系统,于1997年带领太空船探索火星。海伦·格雷钠在美国太空总署的喷射推进实验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身兼国防工业协会(NDIA)的董事一职。最近几年在iRobot的管理层出现两位曾任军方高级官员的董事兼高级顾问,Paul J.Kern将军在退役前曾就职于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担任军方采办、后勤和技术方面的助理秘书长,现持股0.3%;Jacques S.Gansler博士曾在马里兰大学领导学校的公共政策和民营企业中心,并在美国政府担任过负责采办,技术和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现持股0.2%。两者都是美军装备发展和技术军转民方面的专家,这对iRobot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帮助。
政府支持科技型小企业的科研项目保证了iRobot的生存与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虽然机器人未来对人类非常重要,长期前景可期,但是由于技术门槛高,在较长的时间内市场不成熟,具有非常高的风险性。这类项目在早期一般性的风险投资往往不愿意投资,事实上为iRobot提供持续支持的并没有其他的创投资本,而是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特别是通过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进行的支持。小企业研究计划为iRobot公司的传感器及其他机器人技术研发提供了3000多万美元资金,支持了约33项研究活动。公司负责人科林·安格尔认为如果没有政府该计划的支持,iRobot就成不了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政府采购也为iRobot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持。在iRobot发展早期由于服务机器人民间市场还未出现,其主要的用户是政府,特别是军方,这在保证iRobot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技术的成熟化。iRobot与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合作开发用于月球探索的机器人,1991年iRobot设计开发第一个机器人Genghis,用以进行太空探险。1998年赢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合同,开始研发战争移动机器人――该产品后来被命名为PackBot;2004年又赢得DARPA的小型无人地面车(Small Unmanned Ground Vehicle)研发合同,金额3730万美元,后于2005年增加到5140万美元;2008年接到DARPA 250万美元的通信中继机器人项目――LANdroids项目,以及同样由DARPA提供的330万美元的可重组外形的柔性机器人研究项目;2012赢得DARPA的65万美元进行充气式机械臂研究。2001年911事件后,PackBot首次用于世贸中心废墟的搜寻行动。2002年PackBot被部署到阿富汗战场进行扫雷及侦测敌方行动。2004年4月iRobot与美国陆军签订合约,针对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计划设计了小型自动化的地面运输工具。2010年从美国陆军取得1400万美元订单,用以升级PackBot。2011年4月iRobot与美国海军签订了一份2.3亿美元的四年期合同;2011年9月美国陆军提供了一份6000万美元的五年期合同,订购PackBot机器人。
适宜的产品战略是iRobot推进机器人技术民用产业化成功的关键。政府的支持使iRobot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要把这些技术转化为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产品还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是很多拥有技术的企业不能走远的关键。如果说高技术的创业型企业需要经过创新的魔川、死谷和达尔文海的话,那么政府的科研项目和采购计划对高风险创业的iRobot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帮助它度过了魔川和死谷,而跨越产业化的达尔文海则主要有赖于iRobot正确的创新战略和努力。iRobot认可“为现实世界制造机器人(Building robots for the real world)”的理念,把创造人类现实生活需要的机器人作为自己的追求,致力于把概念转化为实质产品,用技术和创意开拓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为改善人类生活提供支持。科林·安格尔认为“过度拘泥于拟人化机器人的研究,将会减缓产业的发展。制造机器人,成本的考量是十分重要的;而机器人技术的大跃进将来自于降低结构复杂度的发明。”这种发展理念为将机器人引入大众消费市场,促进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多年的探索,iRobot在清洁机器人市场打开了缺口,在与美国庄臣公司开发大型清洁机器人之后,iRobot组织专门团队开发适用于普通家庭使用的价格经济的清洁机器人,经过5年多的研究,于2002年时推出了在服务机器人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清洁机器人产品Roomba,开启了服务机器人大规模产业化的浪潮,iRobot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iRobot推出具有判断脏污程度来进行清扫及自动回充功能的Roomba Discovery,吸尘机器人系列销售突破一百万台,2005年发布全球第一台家用洗地机器人Scooba(同年获时代杂志世界最新奇的创新发明奖),2005年11月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iRobot的市场定位和设计思路也为其他服务机器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大量企业模仿iRobot的理念和产品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
iRobot发展的趋势
iRobot的产品充分体现了机器人技术融合智能感知、决策加执行的特点,本着创造实用、真实的机器人,为人类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使命,iRobot未来会在若干重点领域领域进行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研发,代替人类从事工作。2012年2月iRobot公司宣布对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划分为家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和新技术机器人研发三个部门,使公司的业务既相对聚焦于原有优势领域,又面向未来不放过潜在的高成长方向。
在家用机器人方面,iRobot不断推出新产品,持续革新人类的清洁方式。目前iRobot已经形成了由吸尘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檐槽清洁机器人构建成的完整的家庭室内外清洁产品线。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同时,iRobot公司还不断通过兼并与合作等形式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完善并拓展自己在服务机器人前沿市场的布局。2012年9月,iRobot公司以7600万美元收购专门生产地板清洁机器人的公司Evolution Robotics。该公司的NorthStar北极星室内导航系统内置GPS信号标记,可帮助擦地机器人定位和绘制区域情况图,更加清楚遇到的障碍物。同时iRobot产品的智能化和自我管理功能也不断提升,未来会更多融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iRobot由清洁领域的家用机器人进入智能家居行业,比一般的智能化家电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自主的移动和执行,由于iRobot的产品已经具有了平台化的特点,未来会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更加精彩的表现,可能会引领智能家居的新方向。
在新兴机器人方面,iRobot重点推出的是远程呈现(telepresence)机器人,力图丰富人类的交互方式。iRobot的Ava系列产品已经开始在远程办公和远程医疗领域探索应用,该产品可以通过iPad或Android平板电脑进行操作,集成了3D、声纳和激光等技术,可以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中自主移动和产生交互行为。基于该产品,2011年iRobot宣布投资600万美元来加强与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InTouch Health的合作。同时iRobot还通过与思科的合作在远程办公领域推广该产品。iRobot还计划通过为Ava增加操作手等方式在未来为类提供更多的现实服务。
根据企业和形势的发展,iRobot也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的产业战略和商业模式,正从产品制造走向产业生态的塑造。由于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iRobot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IT产业的特点,2007年iRobot针对有志于研究机器人的爱好者、学生、开发者推出Creat 程式设计机器人,可藉此自行改造、设计个人化的程序。2009年,iRobot建立了SPARK年轻人教育机构,面向对机器人感兴趣的人群,激励和激发年轻人的创新能力。iRobot正在努力搭建开放式的创新平台,采用开源软件作为产品的控制系统,并欢迎对其产品进行第三方开发和商业化,这有些类似于苹果的模式,通过塑造一个共生的创新系统来实现产品的发展。
iRobot创始人的动向
随着事业的发展iRobot公司的创始团队也开始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并把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向不同领域延伸。三位创始人中,除科林·安格尔继续留任CEO外,罗德尼·布鲁克斯和海伦·格雷钠于2008年先后退出。罗德尼·布鲁克斯创建了Rethink Robotics公司,获得Bezos Expeditions投资公司的700万美元投资。海伦·格雷钠创建了CyPhyWorks公司,从事无人机业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罗德尼·布鲁克斯创立的Rethink Robotics公司推出其代表性产品Baxter,融合了服务机器人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可以与人直接和谐共处的工业机器人。罗德尼·布鲁克斯认为传统的那种需要专业人士编程并且需要关在笼子里面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方向是错误的,因为它是替代人而不是只帮助人,并不是人类所真正需要的科技产品。使用Baxter不需要任何关于机器人的专业知识,因为它的用户界面非常友好,操作者只需要把它的手臂弯曲成相关的动作,Baxter就可以学会如何工作了,并且可以和人一起工作,不会对人造成伤害。Baxter的设计思路和传统工业机器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工业机器人的设计是作为流水线上的自动化机器,它需要严格培训的专业工人进行操作。而Baxter被设计成人类的助手,操作者不用额外学习知识,直接可以共同工作,且其工作的领域更广。从Baxter的设计理念和趋势来看,美国长期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技术和理念正在对工业机器人带来重大影响,美国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小企业市场领域实现对欧日工业机器人的赶超。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