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eekheal.com/wp-content/uploads/2015/08/crisprJuliaYellow900.jpg

 

  自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开启分子生物学新时代以来,生命科学发展迅猛,新兴生物医学技术不断涌现。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研究、合成生物学以及基因治疗展现出诱人的医学前景,有望大大增进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欣喜之余,人们也看到,与新兴技术相伴而来的还有将对人类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的未知风险和伦理挑战。克隆人和干细胞技术争议余波未平,中国科学家黄军就发表人类生殖细胞CRISPR/Cas9工程技术论文一事,再次把生命科学的伦理难题呈现在世人面前。
 
  CRISPR/Cas9系统被誉为基因编辑神器,由詹妮弗·杜德纳和伊曼纽尔·查朋特于2012年在细菌体内发现。由于基因修饰精准且简便易用,CRISPR技术在短短两三年间就发展为最为热门的生物学研究工具之一。杜德纳和查朋特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生命科学突破奖。CRISPR技术正带来一场革命,宣告着人体基因编辑时代的到来。科学家采用该技术在医疗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探究基因功能,准确、深入了解疾病机理,试图完成基因治疗的使命。
 
  黄军就团队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人类胚胎中的β型地中海贫血症基因,实现了人类首次对自身胚胎的基因编辑,巨大的伦理争议也因此产生。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组织的讨论中,研究人员、伦理学家和商业领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以克雷格·温特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胚胎工程不可避免,完善后代的基因只是时间问题;另一些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关注生命之根本,坚持胚胎工程和克隆性生殖一样应该被禁止;企业家则更多关注技术本身,期待更成熟的科学进展。
 
  胚胎工程进入临床还存在许多障碍,脱靶效应、嵌合体问题难以消除,新的突变并不可控。胚胎工程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不能排除优生学卷土重来的社会风险。最大的反对声音是担心未来人类的“本质特征”被篡改,操纵人类基因、设计基因婴儿更有剥夺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嫌疑。因此,许多科学家赞成暂停对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组编辑研究,提倡把目前的努力放在技术问题的解决、安全性测试和动物试验上。
 
  针对目前的胚胎工程技术争议,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由科学家、伦理学家和病人团体等相关组织参加的国际会议,吸取阿西洛马时代推进DNA重组技术研究规范的经验,在新形势下探讨生殖细胞编辑的伦理、法律、社会及科学等多方面的问题,力求达成共识并制定人类基因组编辑准则。
 
  无疑,科学界将越来越重视生命科学的伦理规范。基因编辑技术引领生命科学来到了一个转折点上。在这里,科学将与伦理同行,为了生命的意义得以存续,也为了人类新的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