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恰逢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诞生一百周年,英国作家安德鲁·罗宾逊撰文赞颂了这位预见未来、充满独创的科幻作家。

 

1968年时的阿瑟·克拉克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布景中

 

  阿瑟·C·克拉克在2008年过世的时候,《自然》杂志刊登的讣告撰写者――天体物理学家及科幻作家格雷戈里?本福德――称赞克拉克是“世上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好莱坞的传记电影《史蒂夫·乔布斯》的制作人看起来很赞同这句评价:电影一开始,就呈现了一段黑白资料片中的克拉克,这些画面出自于1974年拍摄的一段电视采访,也就是乔布斯与他人一起创建苹果电脑公司的两年前。克拉克秃着脑袋,戴着眼镜,站在采访者对面,采访者的年轻儿子在大办公室里胡乱敲击着硕大的计算机。当克拉克说出下面这番话时,他迷住了这对父子,也迷住了我们:“他长大时最大的不同――实际上你不用等到2001年――在于他自己家里会有……一台终端,通过它可以和友善的本地电脑对话,获取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所有信息。”
 
  克拉克出生于100年前,是著名的预言家。比如:在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1968年)中,他预言了卫星通信和强大电脑。他也普及了“太空电梯”,这个概念如今有一些坚实的科学支持,是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天堂的喷泉》中的核心内容。
 
  我在其80多岁时担任过克拉克的非虚构作品的编辑,我深深折服于他对科学、文学和文明(人类文明和地外文明)的永不停歇的好奇心。每当我请求他撰写书评时,他最初总是以最近忙得发疯为借口来婉拒我,但最终都会同意下来。而且最后的稿件常常都不需要任何编辑。
 
  克拉克对电信的兴趣起始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乡间。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位负责电话和电话线路的工程师;他的母亲是一名报务员。年幼的阿瑟会收到废弃的设备,譬如从亲戚乔治·格里姆斯通(George Grimstone)那儿得到了电话、开关设备和光电管。格里姆斯通是一位工程师,他教会克拉克制造晶体管无线电接收机。克拉克也在家里的农场上试验过自制火箭。他阅读大卫·拉瑟(David Lasser)介绍火箭学和太空旅行的书籍《征服太空》(The Conquest of Space,1931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刊登科幻小说的美国杂志;他还加入了英国星际协会。该协会创建于1933年,宗旨是推动太空旅行(那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将此视为极端疯狂的念头)。
 
  1936年,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算术科获得满分之后,克拉克迁居至伦敦,为财政与审计部门工作。在二战期间,他参加英国皇家空军,建造和测试地面控制雷达,获得了电子工程方面的经验,后来被改编写入他的唯一一本非科幻小说《滑行道》(Glide Path,1963年)。
 
  1945年,克拉克因为概述了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概念,无意间启动了作为未来学家的生涯。他在当年2月号的《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信文章“用于电离层研究的V2火箭?”,受到袭击伦敦的德国V2火箭的启发,他提出了一番革命性的构想:一颗与地球保持正确距离的“人造卫星”会每24小时绕转一周,也就是说,它会在地球上空的同一个地点保持静止,会处在地球的将近一半地表的光射距内。处在正确轨道上、彼此相隔120度的三个中继站就能让电视和微波信号覆盖整个地球。
 

加里·洛克伍德在《2001太空漫游》中饰演了弗兰克·普尔

 
  克拉克务实地总结道:“我恐怕得说,对于战后的计划制定者来说,这个构想不会没有一点用处,但我认为这是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他紧接着在10月号的《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更加详细的文章,预想了依靠真空管来运转、由原子能火箭运送人员去维护的“太空站”。

 

太空教父

  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电星1号”(Telstar I)由贝尔电话实验室制造,在1962年发射升天。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是休斯飞机公司的Intelsat一号卫星(绰号“早鸟”),在1965年发射升天。两颗卫星都是用常规火箭发射升空的,通过晶体管来运行,不用人类维护。负责这两颗卫星的两名美国工程师――负责“电星”卫星的约翰·皮尔斯(John Pierce)和负责Intelsat卫星的哈罗德·罗森(Harold Rosen)――都将克拉克视为卫星通信之父。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总干事理查德·科利诺(Richard Colino)在他为克拉克的一本科技文集《上升入轨》(Ascent to Orbit,1984年)撰写的导言中赞同了这种观点。克拉克更中意“教父”这个称谓,在书中异常谦逊地表示他已经获得了“过多的赞扬,超过我应得的程度”。然而,他在晚年告诉我,他那篇关于通信卫星的文章是“我写过的最重要的文章”。
 
  克拉克1948年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获取了数学和物理学学位,这强化了他在战争时期通过实践获得的训练。1950年,他出版了非虚构作品《星际飞行》(Interplanetary Flight)。他宣称这本著作是第一部用英语写成、提供“具有技术细节的太空旅行基本理论”的书籍(它借鉴了1923年在德国出版的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的著作:《进入星空的火箭》(The Rocket into Planetary Space))。冷战时的核战威胁也许促使克拉克对人类在地球之外的未来越来越有热情。1957年,苏联的史普尼克人造卫星引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在那之后,通过他的写作、电视系列片和媒体采访,以及他与斯坦利·库布里克一起担任《2001太空漫游》电影编剧时的艰难合作,克拉克将这股乐观主义传播给了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大众。
 

远见与影响

  克拉克的众多小说包括了粗糙的技术细节和信马由缰的幻想,有时二者几乎同时出现在同一页上。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数不胜数,包括《前哨》(The Sentinel,1951年)和《神的90亿个名字》(1953年)。前者包含了《2001太空漫游》的关键要素:“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外星人留下的神秘物品”;后者是一篇反讽的故事,讲述两名电脑工程师被西藏的僧人雇用,生成神的各种名字。
 
  除了《2001太空漫游》,克拉克最著名的小说莫过于半神秘主义色彩的《童年的终极》(1953年)。小说中的地球受到“最高领主”的控制,这些仁慈的外星人已经消除了战争、饥饿和疾病,也扼杀了冒险和创新。除了太空电梯,小说《天堂的喷泉》(1979年)还特别描写了一个酷似克拉克定居地的斯里兰卡岛屿。克拉克本人最喜爱的小说:《遥远地球之歌》(1986年)故事设定于一批昔日的地球人之中,因为据预测:在公元4 000年之际,地球将被太阳新星摧毁,地球人开始逃离地球,迁徙到另一个恒星系中的海洋星球:塔拉萨星。
 
  克拉克创作的非虚构作品包括收集于《致以问候,碳基二足生命!》(Greetings,Carbon-Based Bipeds!,1999年)中的文章、评论和数本颇有影响力的太空题材著作。天文学家及科普专家卡尔·萨根回忆道,《星际飞行》是“我的科学发展中的转折点”。NASA火箭设计师沃纳·冯·布劳恩用《太空探险》(The Exploration of Space,1951年)这本书来说服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让他相信美国人应该,而且能够登上月球。《未来剪影》(Profiles of the Future,1962年)用关于远距离传递的章节激发了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的灵感,使得他创造出《星舰迷航》中未来感十足的征程故事。
 
  从始至终,克拉克对文明史和科技史的理解提升了他对未来的预见。例如:在《未来剪影》中,他评论说:写作“或许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加之他对空间技术发展的敏锐预测,包括他本人从斯里兰卡的卫星连线广播等等,这样你就对克拉克卓尔不群的名气有了基本认识。
 
  随着克拉克本人遁入历史,他的名气会一直持续下去吗?答案要看未来的空间技术进展。人类会不会在月球、火星和更远的星球上移民?克拉克(小行星4923以克拉克的名字命名)坚信我们必须向太空移民。1992年,克拉克在《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上撰文,文中改造了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名言:“我们如今行走在阴沟之中,我们必须把阴沟清理干净;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仰望星空。”
 
  那么,与地外生命接触会有怎样的前景呢?2000年底的时候,在赠送给我的那册《致以问候,碳基二足生命!》中,克拉克以他充满生机的字体潦草写下这番话:“我希望外星人的问候会在我的有生之年发生!”2007年,克拉克90岁生日时,他的最后心愿是:“地外生命来呼叫我们”,大概是通过无线电信号或者甚至是某种天文现象的方式吧。克拉克笔下那些充满幻想、根植于科学的睿智佳作肯定会帮助人类坚持思考探索这个终极的谜团吧。

 

资料来源 Nature

责任编辑 岳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