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研究臭氧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曾创造“人类世”一词。

19_副本

保罗 · 克鲁岑(Paul J. Crutzen)揭示了大气污染物破坏平流层臭氧的机制,而臭氧可保护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损害。1995年,他与舍伍德 · 罗兰(F. Sherwood Rowland)、马里奥 · 莫利纳(Mario J. Molina)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证明了污染物里包含氯氟烃。他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时代,并倡导用“人类世”来指称这一时代,其特点是地球上的生物、化学和地质进程均由人类主导。2021年1月,克鲁岑与世长辞,享年87岁。

2000年,在墨西哥库埃纳瓦卡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克鲁岑站起来宣称我们生活在“人类世”。随后,该词立即流行起来,并在众多学科中引发了讨论。如今,“人类的时代”被认为肇始于20世纪中叶,那时人类加快了对地球资源的掠夺速度。克鲁岑认为这一概念是他最重大的贡献,因为它反映了自己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压力的深切关注。

克鲁岑于1933年出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20世纪60年代,他进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气象学,同时找了一份电脑程序员的工作。在读研期间,他将编程和科学技能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平流层的计算机模型。在尝试对臭氧在不同高度的分布状况进行阐释时,他发现氮氧化物可以催化使臭氧遭到破坏的反应。20世纪70年代初,当科学家们开始讨论仍处于规划中的超音速飞机机队可能排放的氮氧化物水平时,他认识到人为排放可能会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他的研究与罗兰和莫利纳如出一辙,他们都发现用作推进剂、溶剂和制冷剂的含氯化合物可以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1985年,科学家们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上出现了一个“空洞”。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克鲁岑积极投身于有关臭氧损耗的激烈公共辩论中。他从1980年开始担任德国马克斯 · 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化学研究所所长,并被任命为德国议会保护地球大气层预防对策委员会委员。该机构198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对大气和气候政策的起草产生了影响。克鲁岑的工作为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奠定了基础,该议定书的签署国承诺逐步淘汰消耗臭氧的物质。

克鲁岑还是第一个对可能出现的“核冬天”发出警告的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他任职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并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建立了一个平流层研究项目。与此同时,他对低层大气(即对流层)的化学和气候变化产生了兴趣,并对空气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森林砍伐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物质燃烧(主要是热带地区)便是污染源之一,但此前一直被忽视。

受此启发,克鲁岑开始研究核冲突中可能引发的风暴性大火的影响。这些大火产生的烟雾中的黑碳会从阳光中吸收能量,并将烟雾喷射到更高的高度,使烟雾的生命周期更长,并导致地球表面变冷。1982年,克鲁岑与化学家约翰 · 伯克斯(John Birks)合著了一篇副标题为“黄昏时分”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有一个团队警告说,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核冬天。后来,曾在1985年至1991年担任苏联领导人的米哈伊尔 · 戈尔巴乔夫表示,正是因为对这一可能的后果顾虑重重,他在1987年与美国总统罗纳德 · 里根签署了核武器控制协议。

2006年,他呼吁推动对地球工程的研究,以应对控制排放的努力无法阻止全球气温上升的局面。

克鲁岑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科学家,他治学严谨,善于沟通。在科学和公共辩论中,他孜孜不倦地阐述人类世面临的挑战。当前的新冠疫情也是人类世的产物,克鲁岑肯定希望我们继续承担起发展科学、保护社会和人类家园的责任。

资料来源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