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强度、烈度和造成的损失都远超唐山地震的5.12汶川大地震,已被认定是这100年来全球第8大灾难。这场巨灾及其延续的次生灾害也给科学界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将包括堰塞湖在内的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危害降到最小限度?下一阶段灾区恢复重建已有哪些预案?另外,尽管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都认为几乎不可能的地震预报会有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吗?本专栏的3篇文章将对上述话题作探讨,希望引起读者关注。
——编者
 
  在5.12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不仅有抢险营救人员、医务工作者,还有一批国家减灾委员会的专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实地勘查,对受灾情况作出评估,及时向中央报告。与此同时,还要就灾区的恢复重建撰写评估报告。这些专家对灾区当前要做的工作和将要开始的恢复重建工程有何思考?为此,本刊特约记者联系采访了正在汶川地震灾区考察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北师大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
 

w

  2月23~24日,全国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和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史培军教授在会上做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专题报告
 
世界第8大灾害
 
  史培军说,这次汶川震灾现在可以确定是最近100年来世界上第8大灾害,一次地震在陆上造成这么大的破坏实属罕见。汶川8级地震受灾人口已达4500万,而应急转移的接近1500万,相当于一个大都市的人口。这种巨灾情况下的应急转移是最艰难的。这次灾害又发生在山区,由于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所有道路几乎全部损毁,人员转移极为艰难。
 
  次生灾害的频发使得应急转移再添难度,由于滑坡导致灾区形成了近40个堰塞湖,其间又有多次降雨,堰塞湖的问题更为牵动人心,影响的人口接近100万。此次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灾害,使得转移和安置人口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灾区基础设施亟需恢复
 
  史培军说,转移工作现已基本完成,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人口的安置。目前大约500万人急需应急帐篷。而进入灾区的帐篷总数约在50万顶,还需要大约100万顶帐篷,才能解决这数百万人的临时安置问题。
 

e

工人在都江堰天府大道搭建活动板房
 
  临时安置的第二阶段是配置活动板房。史培军说,大概需要在灾区投放100万间活动板房,现已到达的不足5万间。中央已决定分三批落实临时活动板房:6月25日前要到位25万套左右;7月20日左右到位35万套;8月10日到位38万套,基本满足灾区人民的安置需要。
 
  临时活动板房的使用时间是1~3年,所以第三阶段的安置即永久性住房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永久性住房建设需要有总体规划,现正在酝酿中。史培军说,应急安置现在成了头等大事,需要100万套活动板房,150万顶帐篷,这些都是需要马上解决的。
 
  第二件大事是灾区恢复。史培军介绍说,任何一次大灾后的恢复大都涉及三方面内容:首先是恢复生命线系统,即与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求有关的系统;其次是恢复基础设施系统,如道路、通讯等;再次是恢复生产线系统。现在看来,这三个方面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山区道路的恢复相当艰难。目前灾区除了平原道路外,几乎所有的乡镇道路都被破坏殆尽,恢复极为艰难!相对而言,其他基础设施恢复较快,电力、通讯大概在震后一个月就能全部恢复。恢复工作的另一大难点是学校,除了校舍的重建,还有教师的补充,学校的恢复不会比交通容易。第三个恢复难点是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恢复,灾区许多地方的医疗机构已经瘫痪。总体而言,灾区的交通、卫生防疫和学校是灾区恢复工作中的三大难关。
 

r

 5月29日,四川省安县已建成的活动板房

 
灾区重建约需6000亿元
 
  史培军教授提到的第三件大事是灾区重建。史培军指出了重建工作中的两项任务:一是迅速做好灾后的综合评估,到底影响多少地方,造成多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环境破坏等方面;其次是做好灾区重建规划,包括灾区城镇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及政府部门的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灾区生态与环境规划;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和文物的规划;灾区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等。
 
  重建的预算安排也是重要的议题。史教授认为,其中很重要的是需要多少重建费用以及这些费用怎样来筹集。中央政府已经公布中央财政今年要安排750亿。史培军估计中央财政的投入不会低于2000亿,各级政府的投入也不会少于2000亿,另外民众各方的投入加起来也会相当于2000亿。所以这次汶川地震总的重建费用约6000亿。而重建时间约为3~5年。日本神户地震用了10年恢复,唐山地震用了20年才恢复,为什么汶川地震的恢复时间如此之快?史教授认为,这次地震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十几个县城和乡镇,所以恢复的时间不会拖得过长,3~5年是合适的。
 
  采访快结束时,史教授想借助本刊的报道呼吁,在大灾巨灾面前,首先要做好防范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做好防范巨灾常识的广泛普及,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学校、公共场所;再次是要高度重视人口稠密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区域巨灾应急能力建设。这种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制定好巨灾应急预案,其次是要提高抗巨灾的物资储备和抗巨灾的物资生产能力建设,最后是建立巨灾的风险转移机制,如巨灾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