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计算机与光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步入互联网时代。当蒂姆·伯纳斯-李为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物理学家分享研究资料而设计万维网时也许不曾想到,他的发明与手机等的结合叩响了人类迈向智能时代的大门。从此,人类有史以来的生活方式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们在尽情享受生活改变的同时,也在惊诧中开始反思:智能技术之于人类的未来,是普罗米修斯的圣火,还是潘多拉的盒子,抑或是乔安·罗琳笔下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亚当·格林菲尔德的《激进技术》一书关于智能手机社会学的论述在试图寻找答案;“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分析报告更是警示世人:数字化的智能网络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类拥抱它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同时,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事实上,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矛盾的两面性。不妨把我们的视野从互联网、智能手机上暂时挪开,放眼更广阔、却并不太遥远的未来。发挥一点想象力,你就不难看到一个人类与比特共舞之时代的来临。正如雷·库兹韦尔在他的《奇点临近》一书中所预言的,希望与危险的深度纠结将伴随人类前行。就在不久前,当人类还来不及为阿尔法狗战胜自己而恐惧与忧伤时,智能机器人要抢夺人类饭碗之声已频频传来。奇点真的临近了吗?然而,人们也从中看到了希望。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研究让科幻小说中的世界悄然而至。谷歌科学家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技术将使人类变得更聪明、更健康。坚信“奇点”存在的人甚至断言:在2045年之前,人类将获得永生。
人工智能将带来无数可能性是不争的事实。首先,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医学经验与成就输入到人工智能机器中,开发出智能“医生”,其无与伦比的诊断与治疗能力一定是人类健康的福音。其次,虚拟现实与3D全息技术的结合正在为人类重现历史或转换时空提供条件。最近有报道,日本人用3D全息技术“复活”已逝歌星邓丽君,让她逼真地重现舞台与现实中的歌星同台歌唱。在技术意义上,这意味着人类随意念穿越历史或跨越现实空间已成可能。对相隔千里之外的恋人来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不再是令人伤感的诗句。此外,“全球大脑”的概念正在推动人脑与电脑网络的融合,形成全球一“脑”的超级智能网络。未来再结合智能芯片技术,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场景就会出现,人类的意识与情感将随比特一起飘荡在数字的宇空里。
人类前进的步伐似乎从未停止过。新的技术仍在不断涌现。医学核磁共振技术已用于大脑意识的控制研究。量子技术,包括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浪潮正席卷全球。人类还来不及喘息,智能时代就要迈入量子时代。对于人类,未来该有多少迷惑!硅基智能人会发展出与碳基自然人相似的意识吗?人类意识会被智能机器操控吗?一切都不是危言耸听的科幻情节,人类终将面对一个由比特编织的未来。悲观惆怅无济于事,只能让理性的静思来平复心境。
其实,有先见的思想家如约翰·惠勒就已经推断:世界源自比特。人类的智能之路并非偶然,它也许是某种自然力量让人类意识回归质朴本性的必然结果。这一点,从莱布尼兹的二进制与东方阴阳哲学的完美统一或已见端倪。物质与意识,宇宙与比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永远走在探索与寻找答案的道路上。
最后,让我以莎士比亚的名言来结束:“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张卫平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