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整个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我们深感由于社会背景和地理基础的不同,加诸东西方交往的不便,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十九世纪上半叶,洪堡和李戴尔奠定基础后,近代地理学开始形成,并走向世界范围的一元化。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计量运动的冲击,进入了现代地理学阶段。

(二)希腊、罗马与先秦地理学思想的异同

古希腊的艾拉托塞尼(Eratosthenes,a72BC-192BC)对于区域和地带划分,有许多精辟的思想。而罗马帝国初期的斯特腊波(Strabo64BC-20AD)关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论述,一贯为后人赞誉。托勒密(Ptolemy AD127 ~ 150)利用经纬度辨别方位,成为近代地图的渊源。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经》和《禹贡》出现在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著作对于地理环境及各地理要素的分析,突出了中国的地域特点。总的来看,这段期间中西地理学思想是异多同少。而这种差异主要是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渊源的差异所引起的。

(三)西方中世纪地理思想的衰落和中国封建社会地理著作的兴旺

中世纪欧洲在闭关自守的封建主统治下,经济和文化出现大倒退。地理方面的优秀传统未得到继承,而且宗教迷信和占星术被用来解释一切地理现象。与此相反,中国封建时代的地理学却稳步发展,在地志学、地图学和地文学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四)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中西地理学思想的影

诚然,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旅行探险和地理发现,古已有之,但我们认为,哥伦布之后开始了一个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即由中世纪封建制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标志的地理大发现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三方面:1. 远航的需要推动了测量学、地图学的发展。2. 地理大发现为地理学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并出现一些科学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这些都成为近代地理学出现的胚胎。3. 文艺复兴推动了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从而使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有可能参照不同学术领域的成就,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某些法则。当时的地理考察和发现,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有关自然、人文及二者关系的具体素材,反过来,新生的地理唯物论或称地理决定论又给予了地理学以难以估量的影响。与西方相比,中国在同时代并没有一个文艺复兴,且其地理发现的眼界亦较西欧各国为窄,加上漫长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数百年来的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历史自然学在中国崛起

宋正海(中国自然科学史所)

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有着大量有关天像、地震、旱涝、极光、虫灾等记录。如何利用这份珍贵的科学遗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很多人长期以来关心并探索的课题,而历史自然学就是这样一门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科。

一、什么是历史自然学

历史自然学研究人类出现以后自然界本身的历史,是介于历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新的边缘学科。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史,属于自然科学。但历史自然学和自然科学史关系密切,是相互促进的。

历史自然学研究历史自然时期的自然史(初步拟以有文字记载来划分自然史,之前为古自然,其后为历史自然)。主要利用古代文献资料采用考证方法进行研究。目前主要的分支学科有:历史地理学、历史气候学、历史天像记录、历史极光记录、历史地震学、历史水位记录、历史啸记录、历史虫灾记录、历史野人记录等。

二、历史自然学的任务和作用

无论是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以及其它各种自然史,对于人类更深刻地把握住自然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各种自然灾害规律;改善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系统;更好地改造自然环境等等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由于历史自然是自然史中最近时期的,因此更接近于当前自然界情况,所以历史自然学对人类更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于解决我国四化中提出的有关自然的综合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长达几千年的文字记载。由于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和天人感应哲学思想的统治,古代统治者特别重视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特别是自然异常和自然灾害的记载,我们历史自然学有坚实的材料基础。

三、历史自然学在中国崛起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丰富的自然记录为历史自然学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土壤,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又成为历史自然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历史自然学将在中国崛起是历史的必然。简单回顾中国历史自然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看清这种历史必然。

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历史自然学的最新发展有如下明显的特点和可喜的趋势。(1)除了原有搞自然科学史、历史地理专家外,又有大批搞现代科学的专家参加。(2)开始采用先进的数学方法,使用电子计算机和模拟。(3)不同学科专家经常交流讨论共同关心的历史自然学问题。目前已形成一支有一定规模、一定研究水平的科研力量。

四、发展历史自然学的几点建议

1. 建立综合性的历史自然学研究所,成立专门学会,创办专业刊物。

2. 加强历史自然学家和自然科学史家的联盟。

3. 加强自然科学各有关科学专家间的学术交流。

4. 加强史料的整理工作。

“人地关系”认识史概述

高云霞(华东师大自然辩证法室)

人地关系”问题,源远流长,有史以来一直是人们思索、考察的对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问题日益赢得了广泛的重视,可以说目前已成为解决一系列国际性重大危机的核心问题了。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是循着两条线索发展的:一条线索是神话的产生,这是人类借助想象力去征服自然的一种尝试;另一条线索则是原始宗教的兴起——不管是图腾形式,还是自然神、祖先神、人格神都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异己力量的屈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在这儿所获得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表达形式。如果说,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渊源与发展进使古代中国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产生过一些十分明显的特点;那么,我们看到西方则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自然主义的精神怀抱里人们初步形成了对人地关系”科学认识的萌芽。而在中世纪,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就被强制地绑上了神学的普罗克拉斯提斯床把人类和自然全都描绘在上帝的教阶图形内。如果说文艺复兴后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主流可以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句话来概括,同时那一时代有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等大师在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支配下,对“人地关系”具体考察时,得出了一些与此并不一致的,甚而是大相径庭的结论: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曾尝试着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十九世纪英国的历史学家巴克尔则提出了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差异,繁荣状况的差异皆取决于“气候、食物、土壤和自然界的一般情况”这样一个著名论断;英国的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第一个看到了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空间,一切生物及人类都要受到它的限制。从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地理学中又逐渐形成了人地相关论”。德国地理学家洪堡、李特尔奠定了基础,并由拉采尔进一步发展为“地理环境决定论”。二十世纪初,法国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法兰西学派则看到了人类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一面,就此起步发展了“或然论”的学说,明确主张人与自然之间是彼此互相联结,不可分离的,“人地关系”是有选择的,或然的,而不是决定的。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当前世界上的三大课题: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都是人地关系”问题中最突出的矛盾,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的普遍重视。目前已出现了所有的科学领域都开始把自己的视野伸展到这一重大课题上来的趋势。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一方面人类只不过是互相制约、互相依赖的大千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命运和她围的自然环境是如此密切相关,以至于要保护人类,就必须首先保护自然,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协调”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人地关系”中,人类始终是属于主动地位,自然始终只是被认识、改造的对象,人类在不断提高着自己改造、控制自然的能力。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克罗齐),那么,在人地关系”的认识史上,人类则正以对历史的沉思的成果在书写着今天的辉煌篇章。

[越竹摘自198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理史学术讨论会》]

工业研究所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周挺德(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周纯媛(华东电力试验研究所)苗素红(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舟人(邮电部第一研究所)

要改革工业研究所的管理体制,就必须认识研究所;要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就必须认识科学技术工作。只有掌握研究所的性质、任务和科研工作的特点、规律,才能确定研究所的结构和管理体制。

1. 工业研究所的管理体制,必须有利于贯彻党的科技方针政策。科学技术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研究所的中心任务。因此,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进行开发研究、参加协作攻关、承接委托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和开展技术服务等工作内容。

2. 管理体制必须符合科研工作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科研工作是研究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可变因素多,允许有反复、有,失败,因此它又有不同于工厂企业的特殊性。从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出发,要求在研制的全过程中,实行不同、专业、不同技术领域的协同攻关,才能有效地开发科研工作。所以研究所的管理体制要随着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 研究所的管理体制,要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一项科研成果,既是每个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研究所内部,逐步推行研制任务的承包制。即根据科研任务、技术指标、时间进度、研制条件、经费定额等与相关的课题组(人员可以自由结合)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以完成任务的好坏作为考核、晋升、奖励的依据。

4. 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研究所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从课题、选择、项目攻关、成果推广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贯彻技术经济的统一,在管理机构上也有组织的保证。

关于改革工业系统技术职称制度的探讨

陈裕德(上海市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鉴于目前评定技术职称的规定和做法弊端较多的实际情况,很有必要研究改革技术职称制度。

第一、把技术职称的评定和学位制度联系起来,使互为制约,改变各自为政互不相关的弊病。如果一个科技人员的工作成就、学术水平使他能获得高级工程师的技术职称,那么他的成就、水平也足以使他获得技术博士的学位;如果他的学术水平不符合技术博士学位的要求,那么他是否符合高级工程师的条件也是值得人们怀疑的。反之,一个获得技术博士学位的人如果不符合高级工程师的条件,那么他的博士学位也不能说是合格的。现在我国已经实行学位制度,完全有条件把学位制度和职称制度联系起来。

第二、实行技术职务定编定员制度,使职称受实际工作的约束。应当明确规定各科室应有工程师(包括高级工程师)多少人,助理工程师多少人,技术员多少人(当然各类人员的人数也不要定得过死,给个上下限,使带有弹性)。各个人员都明确其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如某一个助理工程师确已具备工程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应在工程师编制内先解决他的工作岗位问题,并在他实际上挑起担子后才予以晋升;如果他只能胜任助手的工作,则虽年资很老,也不应给予工程师的编制,并晋升其职称。

第三、实行一个人多职称制(同级别)。按现行制度,一个技术人员只可以取得一个职称,我建议把它改为一个人可以取得多个职称的制度,即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职称。现代科学向边缘发展,兼有两种以上学科的科技能力的人毫无疑义是于科研和生产有益的。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普遍的缺点是专业范围过于狭隘,实行多职称制度,有利于扭转这个偏向。对于拥有两个以上相同级别技术职称的人,其待遇应略高于只有一个相同级别职称的人,或享受相当于高一级技术职称的待遇。

第四,把当前实行的一至三年统一进行考核评定改为按科研、生产阶段进行考核评定。我国多年来没有进行技术职称的评定晋升,为了“还债”,1979年以后上海市各大系统组织了几次(一般是两次),这是可以的。还完“债”以后,转入正常,似以按科研、生产阶段进行评定为好。

第五、尽快实行技术职称补贴的工资制度、平衡各类干部的待遇。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关于科研选题的六个原则

周曾德(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所)丁永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所)蔡理珠(上海机械制造工艺所)

赵紫阳同志在全国科技成果奖励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研工作领域很广,课题很多,第一位的,是要研究经济建设中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课题”。根据这一要求,在具体执行中,我们认为应考虑六个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

1、市场需要原则。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振兴经济作出贡献。目前我国量大面广的生产技术还相当落后,应围绕着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围绕着消化吸收和应用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来选择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及基础研究的课题。不同课题在国民经济中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具体可分为:急需——当前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应优先考虑;技术储备——预计五年以后需要解决的应用技术,可视科研力量情况,适当安排;不需要——当前经济建设中不需要的课题,不考虑立题。

2、经济效益原则。选题必须首先选择那些在经济建设中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过去在“左”的路线下,那种所谓“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傻事,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去干了。

3可推广应用原则。为了避免科研仅停留在样品、礼品、展品”阶段甚至中途夭折,选题时要考虑理论研究、样机研究、中国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等各个阶段的衔接,特别是中间试验与工业性试验,要以技术、人力、物力、财力、设备、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和实际的准备。

4、技术先进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未知为己任。因此在选题时,必须坚持技术先进性原则,务求用先进的技术来武装我国的工业、农业以及各个经济领域。贯彻执行技术先进性原则,被选定的课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际上尚不成熟,正在研究或尚未研究的;

2)国际上已成熟应用,但国内尚属空白;

3)国内现有产品或技术已落后,需要更新换代;

至于具体技术方案的先进程度,应根据该课题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5、适合国情原则。在选题时应着重考虑五点:

1)我国是十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大国,矿产、水利资源丰富,但总的来看经济还很不发达,平均国民生产总值1978年为世界106 · 位。因此,我国发展科技决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外国的经验,决不能不切实际地强调赶超世界水平。

2)我国已有38万个企业,固定资产4000亿元,工业已有了一定基础。但总的来看,生产力水平低。因而现在主要是强调在内涵上扩大再生产,通过企业整顿、技术改造挖掘潜力。这是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方向之一。

3)我国农业人口占80形,目前农村实行“双”责任制,迫切需要科学技术,解决种子、肥料、农药、饲料、耕种等一些问题,这是广阔的选题领域。

4)我国虽然已有了一支科技队伍,但总的来说是不足的,科研经费也有限。因此选题时,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把科研力量用到刀刃上去。在今后二十年,科技工作要为农业、能源、交通运输、教育事业这几个战略重点,以及加速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多立课题,多作出贡献。

5)我国北方和南方,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地,在地理、气候等条件都有所不同。在科研选题时,应掌握因地制宜的原则。

6、条件许可原则。选题时必须客观地分析本单位的条件,是否有现实可能性。例如:所选课题是否符合本所的科研方向,本所的人员智力结构和研究手段是否适应,所需的元器件、材料在国内或本地区是否具备,科研经费是否落实等。同时,对提出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关键、技术难度,也要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

在综合考虑上述原则时,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的关系:

对科研选课问题,不能只在制订近期(年度)科技计划时考虑,更重要的是在制订长期科技规划时就应考虑。只有订好了长期科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才能在此基础上订好近期(年度)的科技计划。

2、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现在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往往为了在数量上多出成果,对比较容易的、周期短的课题上得多,而对技术难度较大、周期可能较长的课题,即使是经济建设中比较急需的课题,却上得少。不能片面地强调多出成果应更多注意抓重点课题,力求各个研究所在三、五年内都能抓出一批真正有质量有影响的课题。正如一个工厂因有“王牌”产品而驰名中外一样,一个研究所也应该有自己的“王牌”成果。

3、科研与生产的关系:

许多应用开发研究所都承担了一定的生产和中试任务,这对推广科研成果和增加收入是完全必要的,但应该处理好本所科研与生产的关系,要以科研为主,使本所的科研与本所的生产紧密结合,不要脱离本所的科研内容去另外安排一些生产项目。

(肖闻摘自上海市第五期科技管理研究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