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美国出现了5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仅次于历史上有名的30年代中期因连年干旱引起的农业大萧条时期(Depression Era)。大旱之年不仅使农民的生产成本成倍提高,而且收成比1987年明显减少。
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染和气候反常,美国常年都出现或轻或重的地区性干旱。然而1988年所遭受的旱灾,其范围之大,时间之长,为害之深却是历史上罕见的。早在3月中下旬,中西部各州就相继出现了旱情。月底干旱已经严重威胁了中西部及大平原北部各州的越冬作物的生长和夏熟作物的春播。在著名的粮牧区红河流域,由于土壤过分干燥,表土松散,春播不能正常进行。几百万亩甜菜播后被干热风一扫而光。不少农民重播两次或三次才勉强成功。
1988年由于主产区的干旱减产,全国各种粮食作物均比1987年严重减产(表一)。麦类重灾的蒙大拿和北达科他州与1987年相比,春小麦减产60%,大麦减产70%。不少大田颗粒无收。因此,由于小麦的歉收再加上苏联以及中国大量购买,全美国小麦的价格已从1988年初的下降趋势变得扶摇直上。1988年6月以来,冬小麦的价格一直比3月中旬的价格高50%左右,并继续呈上涨趋势。春小麦价格也上涨了30%以上。
1988年硬质小麦的减产幅度更大,全国总产量仅为4,900万蒲式耳,比1987年的9,300万蒲式耳减产将近一半。因此,价格上涨的幅度更大。为了填补国内消费所需,1989年国家计划从加拿大进口500万蒲式耳的硬质小麦。
燕麦由于其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而日益受到美国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消费量成倍增加,价格也随之上升,然而,由于大旱以及面积不足,1988年的总产量仅为2亿1千1百万蒲式耳,是纪录上的最少一年,比1987年减产42. 9%。
玉米也是美国的主要作物之一,除少量食用外(主要是甜玉米),大多数用作饲料。前几年,玉米获得丰收,供大大过于求。农业部曾乐观地估计1987年的库存玉米至1988年8月31日尚有4,100万蒲式耳存余,然而1988年的大旱使得玉米产区的大部分地区严重减产。重灾区的蒙大拿、北达科他州的东部和明尼苏达州的西北部大片大片的土地无法播种或播后颗粒无收,因此,全国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4.9%。价格一下子从五月份的每蒲式耳不到2美元上涨到3美元以上。入秋后略有下降,但至年底仍有上涨趋势。
1988年的大旱使大麦总产量也比去年减少了2.35亿蒲式耳,减产幅度高达45.4%。
马铃薯是美国最主要的食品之一,由于1988年大旱、高温的双重影响,全国总产量比1987年减少10%。其中中北部的6个州受灾严重,平均比上年减产24%。红河流域是著名的土豆之乡,常年产量每英亩3万磅左右,可提供全美国1/3的切片土豆。由于旱灾,不少地方毫无收获,1988年平均每英亩只有11,100磅。由于减产,土豆片身价倍增,至12月下旬平均售价比1987年增加将近2倍。圆形红皮土豆的销售也达到了6年来的最高价。
油料作物也是减产的一年。大豆在美国除大量用作油料生产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作食品。由于干旱、高温及部分地区的虫害,1988年全国总产量下降到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国总产量仅15.1亿蒲式耳,比1987年减产20%以上,比最高纪录的1979年减少35%,向日葵的产量也同样下降到了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水平,农业部估计全国总产量为十亿五千万磅,仅为1987年的一半,1979年的七十亿三千万磅的1/5左右。其他油料作物如亚麻籽、红花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其他食用豆科作物,据农业部12月份公布的资料,全国总产量比上一年减少26%。
从数量上讲,1988年干旱减产的要数牧草生产最严重了。据农业部统计,仅南达科他、北达科他和蒙大拿等三个州就比1987年减少200万吨。无奈,受灾的农民一方面利用其他没有什么收成的作物做饲料,另一方面大量减少饲养数目。尽管如此,据农业部公布的资料,灾区平均牧草价格已从4月下旬的40多美元吨猛增到11月份的80多美元吨。进入12月份以后,价格进一步上升,大平原北部各州已分别上升到100美元吨的惊人地步。在明尼苏达州,质量较好的干苜蓿高达150美元吨,质量一般的也高达100 ~ 130美元吨,大大超过了玉米以及小麦的价格。
干旱不仅使大田作物直接受害,同时位给畜牧业带来了无为的消耗,这种消耗不单单表现在饲料价格的变化上。夏季连续高温干旱,使得很多牧场水源枯竭,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外地运水喂养牲畜,或者投资大量成本挖掘深水井。
大平原北部各州,尤其是明尼苏达州是美国数一数二的畜牧产区,由于干旱的种种不利影响,6,7月间大量牛羊猪禽出栏上市。一时间屠宰量大幅度上升,销售价格急剧下降。随着饲养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全国菜牛饲养效益,6月份比5月份下降了50%,7月份虽略有回升,但进入年底后因饲料价格上涨又重新下降。
近年来美国的养猪业出现了过剩的趋势,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干旱之年又比1987年下降了40%左右,进入12月份以后,生猪价格已经跌到每100磅36美元的地步。其次,养猪业的价格下跌和成本上涨又得不到保险的补偿及饲料的上涨诸因素使养猪业成为大旱之年受害最深的行业。
因此,1988年的大旱已使得美国农业生产过剩的势头缓了下来。据纽约时代报新闻署格利特(Clyde)的资料,由于1988年的干旱,全国粮食储备已比1986年减少了一亿三千五百万吨,加上粮食出口的好势头,已使得谷物和油料作物的价格曾一度分别比1987年度上涨了50%和40%多,牛奶生产由于国内销量增加和国外对奶粉的需求,大旱之年一直保持了活跃的生产势头。但由于干旱造成的各种影响,生产成本也增加很多#鲜奶的售价已从年初比1987年逐步下降的趋势一下子涨高20%左右。
总之,1988年美国农业旱灾情况是极其严重的,为了帮助受灾农民克服困难,8月初里根总统签署了40亿美元的救灾补助款。重点补助纳入国家农业计划的受灾项目。牧草丰收的西北地区各州捐赠了大量的牧草给灾区。参加保险的受灾作物又得到了相应的保险补偿。另外前几年充裕的库存在涨价之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因此,对大部分灾区农民来说,大旱之年并没有给他们的经济生活投下阴影。
1988年已经过去,但是灾区的旱情尚未消除。尽管入冬后大雪铺天盖地,由于高纬地区雪的含水量不多,许多气候、气象、土壤学家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后认为,要达到适宜的土壤播种含水量,仍需要5英寸(120 mm)的降水量渗入土壤才行。因此,越冬作物的生长和1989年的春播有无足够的水分,或者说会否再出现一个干旱之年,人们依然忧心忡忡。
[编译自Agweek,198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