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复旦大学,汪源源也是引人注目的,32岁的他已是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教授;今年6月他更获得一项殊荣,被授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这一岗位的评审要求比照教育部的“长江学者”,汪源源也由此成为复旦大学技术类学科第一位到任的“特聘教授"。

上周在复旦电子工程系汪源源的实验室,我见到了这位在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超声工程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并与之交谈了近二小时。我的一个感受是:汪源源的经历和他的成功之路可以成为许多青少年学子,特别是那些日后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少年的楷模。

注源源的成长故事其实并不神秘,甚至有点平淡。1968 年出生的他在家乡浙江黄岩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后,以独立报名人身份报考并如愿进入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第二中学。由于学业优良,1986年汪源源被保送到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他选择的专业是医学电子学,并从此在这一领域扎下根来。本科毕业后,他仅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同专业的硕士、博士的课程,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比硕博连读的人都少了一年。汪源源说,他的导师王威琪院士在研究生阶段之初就让他一边学习研究生课程,一边参加科研,这一点让他觉得很是受益,迫使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并且努力在科研中发现新的问题。

博士毕业后,汪源源留校任讲师,从讲师到获得教授职位,他用了4年时间,期间他有近二年时间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30岁做复旦教授,32岁得到复旦特聘教授殊荣,当然可以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但我认为汪源源可以成为青少年仿效的榜样的一个理由是,他对自己专业的追求。汪源源是搞应用基础类教学和科研的,医学信号图像处理和医学超声工程是他的科研专长和方向。事实上,医学信号和成像处理正是当今国际上很受关注的科研方向,它是物理学、电子工程等学科和医学交叉的产物。当今的医学诊断,特别是疑难病的诊断越来越有赖于各种信号和图像处理的技术,物理学家、工程技术专家越来越多地介入医学信息检测和疾病的诊断领域,这种学科融合不仅催生了一批新学科,而且直接推动了医学诊断的水平。

汪源源的贡献在于他扎实的研究功底和理论素养,以致于能及时将信号处理的新思想转移到医学诊断中,使信号处理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例如他将分数维的概念引入到医学信号分析中,首次建立了多普勒信号的分数维计算公式,经临床应用表明,这一计算公式比常规胎儿检测参数更为敏感有效;再如利用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检测小儿肺循环动力学的研究项目,能无创伤的估计肺动脉血压、肺血流量等参数,这一方法已成为评估小儿先心病、老年肺心病的严重程度、手术指征、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此项研究获1999年上海市优秀职务发明一等奖。他的成绩使他荣获了1997 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和1999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的青年科学家奖。

生活中我们都有求医向诊的经历,人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诊断和医疗服务。医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医学诊断方法的更新,一台高精度的医学诊断仪器是创新性思想、完美的数理模型和杰出工程技术的结晶,其中渗透了基础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医学专家的共同智慧。

汪源源在这种合作链中处于一个重要环节,即提供创新性的思想、技术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把与其他环节的联系工作视为自己份内事,他与临床医学界有非常好的合作。他有许多医学界朋友。通过这种合作,他能透彻了解临床的需求,同时也增长了一些临床知识。汪源源是上海市启明星联谊会下属的超声医学组的成员。据我所知,成立已三年的这一医学超声学界的青年专家组织,为上海超声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在超声医学这面旗帜下,不同学科、部门的青年专家定期交流他们的新思想、新发现,共同探讨本学科领域面临的课题,这种互助互补的交融合作整体性地促进了医学超声领城的科研水平。目前上海启明星的这个分支学组的主要成员都已成为上梅超声医学界的栋梁之材,汪源源是其中之一。

我在文前说汪源源可以成为很多青少年的楷模,通过对汪源源成长经历的大致描述,我想汪的故事至少提示了,在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后,选择一个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绝无排斥去国外学习,学成后为国服务的做法),努力奋斗几年,十几年,应该可以做出一些创造性工作。在这种努力过程中,个人的价值也会显现出来。不要太看重眼前,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汪源源对学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个建议。即使是技术类专业,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仍是很基本的;而一些工具类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因为今后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扎实的基础会使人在工作中大大受益。

[江世亮采写于2000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