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在上海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一岳阳医院推拿科与我国第一位推拿学博士房敏作了较深入的交谈。印象当中,针灸、中草药、推拿这些传统医学治疗方法是靠经验,靠祖传秘方得以延续,很少会将它们与现代医学挂上钩。与房敏博士的交谈,使我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接合点。

房敏是在新疆喀什地区出生长大的,父母都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军人,房敏从小就想着长大后能当一名穿白大褂的医生,这一愿望自他1982年高中毕业考入新疆中医学院后成为现实。中医专业4年的学习使房敏逐渐进入了祖国传统医学之门,在此期间他对所选修的推拿课特别有感觉。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喀什卫校附属医院工作。房敏说,在中国最边远地区的这家医院7年的工作经历是他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他和另外几个年轻人创建了有25个床位的中医治疗专科。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他的医术也得到了提升,不久他被提拔为中医科主任、院长助理。

当时每年一次的各地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房敏都尽可能争取参加,这种会议大大开拓了他的视野。逐渐他萌发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层次的想法。当时只有上海有推拿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点,经过一番奋斗,他于1993年如愿考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骨伤推拿硕士,导师是岳阳医院院长严隽陶教授。

这一步对房敏的学术生涯来说是本质性的跃进,对推拿这门以经验和手法为特征的传统医学来讲更是一种幸事。要知道,这一学科在1984年以前从业人员的最高学历只是中专,1984年后本科招生,研究生就更是屈指可数。无疑若想在当今时代推进这门学科,没有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是难以想象的。

房敏3年硕士后留在岳阳医院。岳阳医院是全国推拿治疗研究的中心,拥有专门的推拿门诊病房。房敏在这里扎了根。医院对这位有志向、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年轻人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条件,在他刚进院不久就派他到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进修1年西医骨科。1997年起,房敏考取在职博士,攻读上海中医大的针灸推拿博士学位,到今年的下半年,他已修成正果,成为我国首位推拿学科的博士。曾有人不解,推拿疗法里有那么多理论课题需要研究吗?需要这么高层次的人才吗?当我把这个问题提给房敏时,他说,他是从硕士研究生时才开始对这个问题有较明晰的认识。

这些年来的学习、实践使他对推拿这一古老学科有了更多的体会。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已达到分子水平的医学时代,如果还只是停留在维持前人的医术,满足于现状,那么这门学科即便不会很快淘汰,但它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小。房敏认为,改变这种境况的出路在于努力增加科研的比重,借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使推拿学科的不少临床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以对临床实践有所指导。交谈中,房敏有一句话给我颇深的印象;不这样做,我们这一代推拿从医者也只能成为匠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医师。

正因为有这样明晰的认识,房敏从做硕士论文起,就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单位合作,开展了手法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第一炮打响后,紧接着他在97~98年连申请了5个课题,结果中了4个,这些课题的主题就是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房敏把推拿疗法归结为是以力的传递为特征的疗法,整个推拿治疗过程可分为三步:首先是力的发动,其次是力的传递,其三是力作用下的生物学效应,这是产生疗效的基础。房敏认为如果能预先搞清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征,那就能以最经济的手法操作来达到最大的功效。

十分强调科技兴院的岳阳医院对房敏等年轻人的创新性想法很支持,特在推拿科组建了生物力学实验室,我去访问房敏的那天正值实验室开张前夕。房敏领着我到实验室转了转。尽管在我的感觉中,这个实验室与西医的好多实验室的条件无法相比,但我也知道在传统推拿学科里能冒出这样一个实验室已经是一大跳跃了。特别当我注意到房敏介绍到实验室里的实验台都是他们自己研制时的高兴的神情,我也由衷地为这个新生的实验室高兴。

房敏说今年是他的幸运年,他在这一年相继获得了竞争性很强的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委的青年学者“曙光计划”和上海市卫生局的医苑新星培养计划等三项资助,连中三元表明了房敏正在走一条新的路,他将和他的同事一起为推拿这门古老的学科融入现代医学的主流尽心竭力。房敏清醒意识到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但毕竟他们现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江世亮采写于200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