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聪明不聪明?聪明。中国人能干不能干?能干。但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要回答这个问题,用几句话是讲不清楚的。我只想从一个方面谈一点想法,以引起讨论。

大家都还记得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个叫田中耕一(见图)的,其人在日本只能算无名小卒。他一不是博士,二不是教授,三不是外籍院士(日本无科学院院士)。发表的论文也是寥若晨星,少得可怜。他仅仅是一家小企业的小职员、小人物。田中耕一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能获得诺贝尔奖。如果,田中耕一生活在中国,他能被选为院士吗?我不能断定绝无可能,但我可以说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史上,连教授都不是的人当选院士的,可能无此先例。不是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吗?什么样的人才算上是人才!过去曾有过争论。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表示:实在贡献比文章数量更重要。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要彻底改变过去的科研评价标准。这说到问题的要害处了,如果我们只看论文发表多少,不看实在贡献;只看职称高低,不看能力大小;只看成绩好坏,不看素质高下,这就可能摒弃一大批人才,使他们失去平等的发展机会。要知道,在科学发展史上曾经有不少大科学家在中小学和大学时代成绩都不好,某些课目甚至是倒数第一名。达尔文如此,牛顿和李比希也是如此。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大学物理考试中就考过倒数第一名。幸运的是,日本东京大学却没把小柴昌俊的成绩当回事,仍然决定把他留在学校,当上讲师、教授。作出这个决定是要有很大勇气的。所以,小柴昌俊在获奖之后说:我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毕业的,但东京大学却接受了我当上讲师、教授,我非常感谢东京大学的知遇之恩。假如当初东京大学把考试成绩作为用人的标准之一来掌握,小柴昌俊就不可能有今天。

现在,仍然有不少用人单位总是先开出一大堆条件,诸如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获奖等级、发表论文数,似乎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就不是人才。某用人单位花了很大的劲从外地引进一位博士生,让他主持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三年没有取得进展。后来任用了一名本科大学生,不到一年就取得突破性成果。有人说,现在大学生不吃香,硕士生刚勉强,博士生好上岗。这种唯学历论同样是选用人才的思想障碍,应当破除。还是龚自珍说得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用人才,就得不拘一格。所谓“格”,是指套在人才头上的人为条件和框框。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了在条条框框中生活,人事管理部门觉得这样做很方便。很少有人去想一想,这些条框到底框住了多少人的潜在创新才华,框住了多少人的勇气和决心啊!

所以,我们不能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打破条条框框选人才,人才就会站在我们面前。营造宽松宽容的环境,千百万人才就会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