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许多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越来越多,实际上却无人问津并充满了很多剽窃内容。对于这一听闻,中国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惊讶。然而,不久前中国政府对该问题提出的一项解决方案,这对中国学术期刊的未来健康发展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GAPP)副署长李东东(上图)指出,中国的学术期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质量与数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必须要进行革新。GAPP是监管中国出版物的一个政府机构。在9月7日于上海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开幕式上,李东东宣布在2011年1月之前将推行新的管理规范,进而“淘汰”劣质的学术杂志。
优胜劣汰
中国学术期刊改革的具体步骤因而成了讨论的焦点。如果在评估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一家杂志质量很差,那么该杂志很可能被勒令停刊,或者由另一个不同的编委员会接管并重新运作,再或者更改刊名甚至换成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重新发行。
那些被评定为质量好的学术杂志将会获得支持,例如减免税收。李东东说,学术论文发表将集中在“彼此竞争较大的5~10家大型出版集团”之间。“我们将会把中国从一个学术论文出版数量最多的国家转变成一个学术论文质量较高的出版强国。”GAPP对此事并没有给出明确回应。
在“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会议期间,许多出版人也应邀入列,他们都被改革的信息所震惊。尽管其中的一些出版人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干涉学术期刊的运作,不过,对于中国学术期刊目前糟糕的状况而言,所有出版人都很认同。
一位资深的出版人声称,中国5000家中文学术期刊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大学学报,这些学报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仅仅是便于研究生和教授能够有利于职业提升所必需的论文发表数量。而在9月上旬《自然》杂志收到的一封来信中,《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在信中称,《学报》收到的投稿论文中高达31%包含了剽窃内容。
大多数中国的学术期刊都是从其所属科研机构的经费中获取资金,同时,另一个资金来源是向论文作者收取发表版面费。“大多数中文论文从未被人引用过。谁知道这些论文到底有没有真正出版过。它们只是幻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人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吴海云(Wu Haiyun)说,这些杂志中仅有5%~10%是值得保留的,其余的都是“学术公害”。
探索合作
中国大多数顶尖的研究人员放弃了中国的学术期刊,开始转向国际学术期刊投稿,在国际期刊上他们获得了能够促进职业发展的认可,而且越来越成功:2009年11月,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是,一些中国的大学图书馆开始质疑这些国外学术杂志收取的定价。2010年9月1日,由35位大学图书馆馆长联合签署的一封公开信,批评国外科技与医学出版社“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来提高订阅的价格,批评他们在未来的三年中将价格增幅超过14%做法。
于此同时,一些中国较好的学术杂志正在与国外的出版公司探索合作发行,比如著名的威利-布莱克威尔公司(Wiley-Blackwell)以及施普林格公司(Springer)。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与自然出版集团联合出版,2009年度的影响因子已经达到了8.2――这是亚太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为政府的评估系统提供一个重要的基础。例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引用报告,囊括了2004年以来的数据以及中国1800本左右最好的学术期刊。这份报告提供了期刊的影响因子――根据论文被同行引用的次数来衡量杂志的重要性。
尝试改革
许多中国的学术期刊正转换成以英文的形式发行以提高它们的影响因子,而且目前已有200多本英文学术期刊是中国出版的。《遗传学报》(ACTA Genetica Sinica)在2007年变更为《遗传学与基因组学》(Genetics and Genomics)杂志;1998年创刊的《神经科学通报》(Neuroscience Bulletin)2006年转为以英文形式出版;1935年创刊的《动物学报》(Acta Zoologica Sinica,当时中国第二本学术期刊),在2009年1月份改为《当代动物学》(Current Zoology)杂志。在《动物学报》改版后的第一年里,来自中国以外科学家投稿的论文比例从16%递增到42%。在汤姆森路透网络数据库学术期刊列表中获得认可之后,该期刊正在等待它第一年的影响因子。
马丁·史蒂文斯(Martin Stevens)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名动物学家。他说《当代动物学》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本期刊拥有这样相对广泛的读者,许多人只是将动物学视作生物学大类中的一个特定领域。”史蒂文斯被邀请担任这本杂志的客座编辑,负责一期关于感觉系统如何与进化相关的特刊。
《细胞研究》杂志2009年影响因子达到8.2
中国少数科学家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存在以中文为主要语言的研究性杂志。吴海云说,中国所有原创性的研究都应当在英文杂志上发表,以最大可能地获得广泛的读者。他补充道,中文杂志应当坚持发表成人教育以及综述类的论文。“中国有必要拥有中文的研究性杂志吗?”他问。
政府的回答是,显然有必要。对于李东东而言,强大的学术杂志是“驱动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一旦新的革新措施开始实施之后,她说:“学术期刊将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 Nature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