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朱佳敏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1988年出生的朱佳敏在2020年入选的启明星里是年龄偏低的,但是他偏快的语速、敏捷的肢体动作、镜片后眼神里流露出的热诚、交谈中缜密的思维和表达以及可以感觉到的谢顶迹象则显示出这位年轻人是很有故事的。2021年伊始,我们在位于张江集电港创业园内的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他,这位上海土生土长,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区少科站参与各种科技活动竞赛,先后得到上海市两届明日科技之星称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殊荣,大学毕业后直接加盟上海超导,研制出公司生产超导带材的各种装置的年轻工程师。2013年,《新民晚报》头版整版报道了时年25岁的朱佳敏研制出国内首台大型超导生产装备的事迹。报道标题是:我要研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大装备。为什么朱佳敏会有这样的超导产业之梦?这一切又是怎样实现的?

出生上海老城厢,从小知道要自立

朱佳敏来自上海原南市区老城厢一户平常人家。父母是当年在云南与安徽插队落户的知青,返回上海时已人到中年。母亲后来从事会计工作,父亲是一名船上的电工。“母亲从西双版纳回沪后生的我,那时她已是高龄产妇,所以身体一直不太好,而我自己小时候也常常生病。”佳敏说,“我小时候性格内向,但在母亲的影响和鞭策下,我四岁开始游泳来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帮妈妈算账来练习脑子。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良苦用心让我受益终生。”佳敏举了两个例子。“记得母亲带我去超市的时候,一边选择商品一边让我计算总价,等到买单的时候,我发现每次自己算的金额与超市收银台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当时,我家附近的上海市实验小学是全市数一数二的公办小学,那时学校就配置了286电脑,同时期的其他小学很难具有如此好的条件。这样的学校入学竞争自然很激烈,而我因为拥有游泳特长就被特招录取了。”

佳敏的母亲在他上小学六年级时去世。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花样年华里,佳敏却要开始学会适应单亲家庭的生活。“我突然感觉自己一下子就成熟了,必须学会自己做决定。”

热爱做机器人的小发明家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奥数,三年级开始可以完成简单的计算机编程,小学毕业时制作车模航模,并尝试做机器人。朱佳敏在小学时期已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动手能力。“家里能拆的玩意儿几乎都被我拆遍了,小到玩具、钟表,大到电风扇、电视机。”佳敏回忆说,“我小学四年级就会扎小拖把,五年级就开始装配小车子。”寻常生活却是朱佳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如果说在创造发明这个特点上,小学阶段是朱佳敏的“含苞待放”期,那么中学时期则是他的“快速成长”期。1955年建校的上海市黄浦区尚文中学是一所公办重点初级中学,学校素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每周学校都为学生开设兴趣班。兴趣班从校内一直延伸到校外——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机器人兴趣班。参加兴趣班占用了朱佳敏几乎所有课余时间,他的初中岁月几乎就在学校和兴趣班的往返途中度过。佳敏回忆说:“我对机器人很着迷,平时就喜欢捣鼓机器人。每个周末,我会骑上自行车带上小伙伴去各个学校参加机器人竞赛。”他边回忆,一丝得意的神情浮现面庞,“做机器人是我最快乐的事”。朱佳敏有一个“不断膨胀的百宝箱”,里面全是他不断积累的电阻、电容、芯片、半导体管等元器件。这些在别人看来硬梆梆的东西,在佳敏看来都是“宝物”;在别人眼中枯燥乏味的电路,在他的眉目之间如同艺术品一样充满美感。

青少年科创能力培养的受益者:从参赛者到评委

2004年,15岁的朱佳敏进入历史悠久的敬业中学读高中。学校对这位小有名气的小发明家的兴趣爱好呵护有加,帮助朱佳敏成立了机器人兴趣小组。这一年,一个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在上海应运而生,对朱佳敏提升创新发明能力产生了长远影响。市科委与市教委推出了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这是旨在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如鱼得水的朱佳敏积极参与,而且还成为第四届、第五届“明日科技之星”得主。回忆这段经历,朱佳敏很是感念:“上海给予我们这代青少年学习成长优越的条件,我们不但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有机会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施展才华,展现自我。我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佳敏向我们展示了自己从小到大获得的各种奖状和证书存档照片,多达138张,其中包括中国青少年创新奖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

12.2

在“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担任评委

2013年,第十一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组委会邀请这位昔日两届“明日科技之星”得主加盟评委阵容。佳敏时年25岁,已开启在超导领域的职业生涯。身为评委的朱佳敏说他最关注参赛选手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的结合。“我特别爱在现场直接问小选手动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当年的参赛经历告诉我,如果没有自己动手实践,是回答不了实践性问题的。我当年一直觉得相对于动手能力,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差,而通过参赛让我意识到,一个完整的课题需要通过完美的表达说服评委,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与小选手互动,我尽力帮助他们自然地表达。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激励年轻的参赛者,这或许就是大赛组委会邀请我回来担任评委的原因吧。”

发现教科书中电路图设计的错误

青少年的叛逆期也降临到了朱佳敏头上。高考前,朱佳敏一直保持着极好的理科成绩,且文理科并行发展。唯独英语是个例外。“那时我觉得完全没必要花时间学英语,我只想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喜爱且有意义的事情上,或许还有年少叛逆的心理在作怪吧,无论师长如何劝我,我都听不进去。”佳敏回忆说,“结果,我在高考中英语只考了72分(满分150分)。尽管数学和物理都是高分,但总成绩拉低后无缘一本线。”在回应笔者为什么没有选择复读重考时,佳敏这样回答:“我那时把主要时间都放在了兴趣上,而非应考,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是自然的。当时也根本没想过复读重考,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就这样,朱佳敏“随遇而安”地被上海电力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大学学习本身让朱佳敏明白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自己无法阅读英语原版电子设计书,无法了解国际同行的科研工作。我就像一个没带武器就要上战场的士兵。”痛定思痛,佳敏变成了英语学习狂人,想尽各种办法来补语言短板,比如每天抄英语格言,啃英文原著,观看国外高校的公开课程视频等等。“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对待模拟电子和数字电路这样的专业课,佳敏的学习方法也很与众不同。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差不多所有学生都选择通过记忆这些电路来应考,至于这些电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很少有人去探究。朱佳敏的方法是,为了理解其中的知识点,他先购买所有元器件,然后根据电路图将书中的电路一一搭出,他甚至还发现了教材中不少错误的电路。

凭借卓尔不凡的动手创新能力,朱佳敏在本科阶段就像研究生一样协助导师完成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办了全校第一个科创实验室,并得到了科研经费资助,这也是上海高校中不多见的给予本科生科研经费助其开展课题研究的案例。佳敏向笔者展示了他在大学毕业之际自主设计,全手工制作的智能捡网球机器人,“这个设备能够将分散在网球场上的网球一个个识别出来,并自动捡回。现在这个机器人还陈列在我的母校。”

2010年,大学毕业在即,朱佳敏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上海超导首位员工,25岁造出大装备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卡末林 · 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昂内斯称之为超导态。经过百年发展,超导材料已是上千种有余,但实用化的超导材料并不多。2011年恰逢“超导百年”,这一年,朱佳敏本科毕业。

同年,上海交大实验室做出中国第一根百米级的超导带材。在市领导与市科委的支持下,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时代浪潮推动下,上海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与上海交大深度合作,希望走出一条“术有专攻”的产学研合作道路。朱佳敏想做事的热情,他传奇般的履历使他成为上海超导首位正式员工。当时上海超导还在交大紫竹园区内的一幢厂房里,基本上属于实验室的一个延伸部分。佳敏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是2 419元,而相比之下他的同专业同学去了华为工作,工资都在万元以上。即使到了2016年,佳敏刚买房的时候,月收入只有9 600元,而当时每月他需要还的房贷是9 700元。这个需要钱来改善生活的小伙子放弃了赚更多钱的机会,因为他想获得一个自己感兴趣又能创造世界第一的机会。2015年,上海超导落户张江,公司的研发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朱佳敏在上海超导的第一个岗位是装备部工程师,具体工作就是自主设计制造生产线装备。交大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对于材料的产业化有着严重制约。公司成立之初就下定决心,所有生产装备要全部自主化、国产化,朱佳敏满怀热情地踏上了征程。2013年,在朱佳敏完成了第一台装备的研制后,上海《新民晚报》记者赶来公司完成了采访报道。

主动降职降薪到生产一线破解材料工艺难题

2014年底,朱佳敏自研自建了整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线,这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批量化制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上海超导实现了带材销售;2017年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虽然能够小批量做出一些材料,但是由于技术问题,超导带材产品的性能与成品率一直处于低位,且徘徊不前。直至2017年底始终没有改观,这也使公司运营难以为继。当时已担任公司助理总裁的朱佳敏提出,材料不过关,公司就不可能生存。为此他提出降级降薪,从原先负责质量部、应用部、采购部、知识产权的助理总裁岗位上,更换到材料部当经理。此后,朱佳敏从每一道工艺开始摸索,将此前的工艺全部推倒重来,采用全新的工艺路线,每个过程每个环节他都在现场盯着,每天工作到深更半夜。半年后情况就有改观,2018年做出的合格带材有43公里(前两年只有10~20公里)。2019年产量达到200公里,2020年产能达到400公里。上海超导的超导带材量产化水平不断提升,相比朱佳敏刚负责整个材料生产时,现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材料性能提高了1倍,产量提升了20倍,成品率从不足50%提升到90%。目前,上海超导已拥有60多家国内客户,30多家国外客户。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2018年,新西兰罗宾逊研究所在对全球主流超导带材供应商的性能与价格作了比较后提出,上海超导带材性能全球排名第二,售价最低,性价比最高。当被问起前阶段贸易战对上海超导的出口销售有无影响时,佳敏说,由于禁运的影响,国内客户很多转向上海超导寻求供货合作,所以2019年至今,他们的销售不降反升。这些靓丽数据的背后一定离不开整个生产链、质检体系的稳定运转,而这背后与朱佳敏几乎每天至少6个小时在生产线上的值守,随时协调、处理、解决设备运行和质量问题是分不开的。

12.3

在“科普嘞”活动中给同学们展示超导独有的特性

在全面管理企业的同时,朱佳敏为推动超导带材实用化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主持或参加了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了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8项,第一发明人29项,已授权26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2项。

让中国高温超导产业蓬勃发展是我一直坚持的梦想

如果时光倒流,当年那个梦想做出“能以我名字命名”的大装备的大学毕业生,那个怀揣着“爱迪生之梦”的青年,十年后的梦想已然发生了巨大改变。“我想做好整个产业,我想做国际一流的事情,创新的事情,都结合在上海超导的不断成长壮大中。我不仅第一次感到企业的命运掌握在我手里,我们国家的第二代高温超导产业的命运同时也掌握在我手中。我一直坚持把研究与发现诉诸笔端。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将近有1 500多页的原始实验记录,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超导工业发展史。等我退休了,我想把这些原始记录捐给档案馆。”

佳敏星友一直有时间恐慌感,生怕时间不够用。“如果说我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现在的我更想当一名工程师,做出代表未来的产品、企业和产业。让中国高温超导产业蓬勃发展是我一直坚持的梦想”。

目前,全球能生产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企业有16家,上海超导排名前三。材料发展相对成熟,眼下更需要下游的超导应用得到蓬勃的发展。如何让密集城市的能源供给更高效?满天的架空线,拥挤的地下电缆使城市的电力增容已变得十分困难,而体积小、损耗低、容量大的超导电缆展现出可观的经济价值。如何让耗能巨大的金属加工更节能,产品性能更高?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可将金属挤压能耗降低60%,单台设备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度电。如何使出行更快更安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悬浮距离更高,速度更快。几万台海上大型超导风力发电机能够取代全球所有发电设备。超导可以用于核磁共振和重离子癌症治疗仪中,为人类发现和治疗疾病;超导还可用于核聚变,使人类得到无穷无尽的能源;同时超导可用于粒子加速器,使人类探索黑洞、暗物质等宇宙终极奥秘……上海超导人怀抱着振兴中国高端制造业梦想,以工匠精神打造精益求精的产品,站上了金字塔顶端。未来,越来越多“上海超导出品”将面世,有望给电力、交通、医疗、大科学装置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发展。

侯璟琼、江世亮采写于2021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