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有责任做好科普工作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而且科学家做好科普工作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科学家“深入落实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承担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也是“发挥示范引领价值和‘活化’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体现,还是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以及扭转“萨根效应”的体现。

科学家是科普工作的“第一发球员”,他们作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实践者和传承者,通过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否则科普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为推动科学家乐于投身科普,助力他们做好科普工作,建议多措并举。

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为科学家做科普营造政策环境。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科普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但是,现实情况下,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重科技创新、轻科学普及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因而需要从科学普及是实现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一战略高度来看待科普工作,推动科普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树立“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的理念,做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步推进。

随着一系列科普相关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科普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普工作组织体系将更加完善,科学家参与科普将更加有保障,有底气,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修订将进一步完善包括科学家在内的科普从业者开展科普的法律依据;《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新时代科学素质工作以及科普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面向中央在京单位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工作以及全国部分省市开展的科普职称评审也为科普从业者“正名”,让参与科普工作的科学家有了另一条职业发展通道。

提升科学家科普能力,壮大高质量科普人才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科学家也需要提升自己的科普能力。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虽然都关乎科学本身,并且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具有引领作用,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内容不仅需要科学家有扎实的科学储备,更需要科学家掌握必要的转化技能和传播技巧,科研做得好未必就直接等于科普做得好。同时从科学家的培养过程来看,他们接受的是如何做好科学研究的培训,而非如何做好科普的培训,因而科学家需要学习科普这项新的技能,以提升自身的科普能力。

钱学森曾经指出,“做好科普工作并不那么简单,科技人员要把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向外行人讲清楚并不容易”。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践行起来确实存在着难度,因为科普需要在内行认为的简单与外行认为的晦涩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滑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让科普的效果大打折扣。做好科普工作不仅需要将严谨的科学内容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在保障科学性的同时做到趣味性和通俗性,同时还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知识层次,更好地有的放矢,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以情绪价值为线索导入到理性的科学内容,做到深内容的浅表达,硬内容的软表达。做好科普需要讲好科学的故事,用科学的方法讲故事,这其中也有不少技巧和门道,科普的最终效果是否达成取决于受众,也取决于参与科普的科学家,有必要推出一批在科普领域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典型,总结提炼他们的科普方式和方法,为其他科学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在适当的条件下为参与科普的科学家提供一定的技能培训和支撑。

升级科普理念与模式,推动大科普格局的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普的内涵、理念、手段和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只传播科学知识的层面,更应该向价值引领转变,同时在强调科普有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负责任的科普。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科学家做科普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让科普面临着系列挑战。在流量和算法的加持下,某些“假科普”往往比真科普更容易获得关注,这既打击了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也让广大公众感到困惑,因而相关的平台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审核把关机制,同时要让科学的声音被感知、被听见、被看见、被传播,让科学家成为被追捧的主角。

科学不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科普也是一样,需要打破科普的“同温层”,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大科普格局。提高科普的议题设置和引领能力,正所谓“没有科学加持的文化失于虚空,没有文化加持的科学难以圆融”,要推动科学内容内化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场景化的科普模式,助力科学文化的形成,进而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升。

本文作者王大鹏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