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既然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稳步的技术引进,但是根据我们上海机电工业二年来的实践,要搞好技术引进工作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 必须坚决执行独立自主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技术发展方针

执行独立自主的方针绝不意味着闭关自守。已有40万个企业的机械工业队伍,我们已度过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二次封锁,发展了我们自己的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今天的机械工业应该说比以前强大了而不是相反。我们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水平和国外有差距,但不能一看到本国的机械产品总觉得不顺眼,用起来不顺手。

2. 要有一个目标明确、大力协同的统筹规划

当前机械工业的技术引进工作缺少统筹规划,不仅各工业部系统间不甚协调,各自为政,只要有外汇额就“各引其技”,即使是同一工业系统,不同程度的重复引进仍然存在。这种做法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外汇,而且分散了量,欲速则不达。例如有的项目几家引进,分别先后派出同样目的的考察联络,去同一外国工厂。何况当前我们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不光是在设计结构上,更重要的是在材料配套和工艺上,以交流接触器为例,关键工艺是绕阻及绝缘工艺、铁芯工艺、塑料压制工艺,掌握了这些关键工艺,相似产品的工艺也能掌握了。国家要制订明确的技术政策和长远规划,要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

3. 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扶植技术引进的政策

现在我们的许多制度与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多进口成套设备的。即使已制定的一些政策,实际执行中仍碰到不少问题。例如关于企业引进技术费用开支的规定,是“以新养新”的性质,也就是要用引进技术生产产品所增加的利润来支付,未生产前可贷款解决。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认为增加的利润是指超过企业的指标部分,这样解释在引进产品仅占全厂的一部分产值的情况下,就会要求过高。如果非引进产品的利润未能达到指标,就等于要求引进产品来补贴,岂非成了“以新养老”了。例如上海电焊机厂引进法国西雅基公司的电焊机制造技术,引进后可增加利润为91.6万元,但由于引进产品仅占全厂总产量的一小部分,其增加利润,占全厂年利润1336万元(1979年)的比重很小,如果由于其他产品影响而减少利润,那用引进产品是很难“补养”的,因此往往认为该项目无偿还能力,告贷也就无门。至于有些技术引进项目主要是提高质量,延长寿命,对当前无法执行优质优价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往往不甚显著,其引进费用的开支就更不容易落实。

我们建议国家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扶植技术引进的政策,要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对有些企业、有些项目要实行“以老养新”的政策,要允许在一段时内用老产品的利润来偿付技术引进费用,或给以无息贷款。要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鼓励那些敢于为发展新产品、新技术而积极引进技术并认真落实、很快做出产品的企业。

4. 要有一支统一领导、互相协调的技术引进力

机械工业要搞好技术引进,除了需要规划、政策以外,还需要组织好技术引进的力量。在引进工作的管理上要力求统一、简政。现在企业接受一个引进项目往往要向许多领导机关请示汇报,有时政策、计划还不甚统一,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分析方要案报送几十份,分送十多个机关部门但是企业在引进项目的谈判中权益很少,经济责任却很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贷款、材料、配套、返销渠道等问题往往长期得不到解决。至于技术引进组织工作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怎样引进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如何组织扩散再转让,如何分阶段(样机批产全面投产和四产化)组织管理,如何解决国内标准与引进产品标准的矛盾,以及组织科研院所进行发展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办法。目前有些做法,不是集中力量而是分散力量,不是协同而是封锁保密,这是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宜的。

[顾文兴摘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三十周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