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将引起历史上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开发,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传统产业也发生了新的变革,获得了新的生命,从而使人类生产的技术基础、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中。

当今世界上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

由于新兴产业产值大,技术密集,对传统工业、社会生活、国民经济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极大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庞大的发展新兴产业计划。

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法国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发展光集成和第五代计算机计划等。

二、各发达国家的民间企业大量转向新兴产业,尽速采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并出现了大量科技工业园区。

三、新兴产业的投资迅速增加。

美国对新兴产业的私人风险投资近七年来每年增长20亿美元,增长率为31多,去年投资额达163亿美元;法国的“尤里卡”计划投资为100亿美元。

四、新兴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新兴技术的飞速进步。

五、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科技革命使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 打破了旧的国际劳动分工。

旧的国际分工一般是第三世界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及原料,而发达国家则生产和出口制成品。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不再仅仅是原料、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国了。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也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2. 引起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变化。

(1)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作为资本国际化的具体承担者,获得了进一步向全球扩张的物质前提。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组织实力在国际上积极投资于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使这些工业不但日益集中在发达国家中,而且日益集中在这些国'家的先进生产部门。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粮食和原材料贸易大为减少,制成品和机器设备的贸易则大幅度增加。特别令人注意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间以Know. How(专利权和技术诀窍)的国际买卖为主要内容的许可证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研究与开发成果的世界性市场,为研究和开发活动的国际化提供了基础。

(3)研究和开发从粗放形式向集约形式发展。从事生物工程的国际公司已经进行了大量合作,西欧最大的几家计算机公司也已从1984年起共同研制第五代计算机。一些国家还制定了联合科研计划,如“英法科技联合协议”、“欧洲共同体联合科研计划”等。

(4)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

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消极管制”,即对国际和私人垄断资本的活动进行双边或多边协调,对专利实行国际保护,减少许可证贸易的障碍,放宽各国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促使科技人员交流及信息传播的自由化等;第二种是“积极管制”,即在国际水平上为解决某些特殊问题采取某些进取性的一致行动(如组织联合开发计划、联合开发公司等),采取具体措施稳定商品、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贸易市场,制订和变更技术商品的世界价格,确定对待特定国家和地区技术出口的规格和数量(如限制共产党国家的巴黎统筹会),确定和执行共同的先进技术政策,进行国际性和区域性研究和开发的一体化合作等等。

(5)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各发达国家在各个新技术领域内分别占据着领先地位,这种科技上的不平衡,最终将引起各国在经济上的新的不平衡。

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1)发达国家吸引人才,而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直接损害了第三世界的科技潜力,引起了这些国家生产上的混乱,普遍挫伤了第三世界各国专家的士气、美国1972年因人才流入而节省了教育经费、获益8.83亿美元,加拿大1967 ~ 1973年因人才流入节省教育经费10 ~ 24亿加元,而发展中国家1972年却因此平均损失3.2亿美元。

(2)新科技革命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新的依赖。

(3)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革命中加强了新材料和新

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从而损害了第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政治上施加压力的斗争手段相对减少。如发展新能源,威胁了石油国的石油优势;发展光纤通讯,使主要产铜国的铜价下跌;发展机器人,使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丧失。

(4)发展中国家对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新兴产业的特点不甚了解,因而失去时机,进一步拉大了差距。

总之,新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

对中国来说,这种挑战表现在:(1)对新兴产业、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缺乏认识;(2)缺乏人才,缺乏资金,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其机会表现在:(1)由于国际交往增多,信息传递快了,技术市场开拓了,许可证贸易和技术转让也可能了;(2)中国人力资源丰富,有一个潜在的大市场;(3)我国有可能在发展软件生产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美、英、日、意等国对我兴趣甚浓,一是因为我们的软件生产确有水平,二是因为我国的脑力劳动力比较廉价。因此,如果我国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跟得上、改得好,在发展新兴产业上是大有可为的。

发达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与措施

一、制定强有力的战略发展计划(如星球大战计划、尤里卡计划)。

二、制定政策。

日本为发展电子工业早在七十年代就制定了电子振兴法;美国、英国对新兴产业实行大幅度减免税;美国还设立了基金会和风险投资公司,在资金上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各国还制定了较完善的人才培训方法。

三、制定具体措施。以美国、日本和西欧为例。

美国

1. 加强政府的科技咨询和管理机构。

在过去几年内,美国几十个州长都任命了特别顾问委员会或顾问小组,负责在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改进教育和培训、扩大就业、促进工业发展和加强地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向州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以便州长及州政府对本地区高技术发展作出正确决策。

2. 促进大学与工业合作,加速研究成果商品化。

美国大学在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全国科学技术基础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大学将科技人才和科技知识转移到工业部门,促进了技术革新成果扩散到现有企业内,并为建立新企业、新工业创造了条件。工业部门希望从大学的研究工作中得到新的思想,及时获得研究成果,密切与大学教师、学生的合作。大学则希望从工业公司中获得新的投资,更新研究设备,发展新的研究、教学中心,同时也提高大学教师的薪金。1984年美国大学的研究经费中约10%是通过与工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而取得的。其具体做法是(1)建立大学与工业合作的研究中心;(2)在大学内或大学附近兴办研究园区;(3)工业与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3. 大力扶植小型技术企业。

在美国,从事研究技术开发的小型技术企业对美国技术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如硅谷地区和128号公路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群实际上就是小型高技术公司和企业的大量聚集。小技术企业的研究成果商品化速度比大公司快得多,所以大公司往往利用小公司来加快开发速度。

(1)协助小企业进行产品商业化。

新的创业者在将新的构想转变为原型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支持。如技术咨询、开发试验示范、市场预测等等,所以美国50个州的商业部、经济部和工业发展部都有支持本地区小技术企业发展的长期性计划。许多州政府在扶植小企业方面都直接与大学合作,许多州立大学也相继成立“革新中心”,对新建小企业的产品商业化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

(2)建立小企业培育中心。

有的称研究培育中心,有的称企业开发中心,欧洲称BTC(Business Technology Century)商业技术中心。大多数州的这种培育中心设在本州著名大学内。

(3)从经济上大力支持小企业。

对任何小企业来说,最初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取得创业资本,但风险很大的高技术公司往往很难筹集创业资金。银行发放信贷一般是短期信贷,而大多数高技术企业需要的却是较长期的信贷投资。因此,私人风险投资仍然是目前新建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现&许多州政府也设立了专门为小企业提供财政援助的非营利机构。此外,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在大多数州内设有办公室,向小企业直接提供财政援助,或通过州政府的有关机构间接给小企业提供短期信贷和创业资金。

4. 人才培训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

当前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方面要为高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训练有素的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为那些被先进技术淘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提供重新培训的机会,使其适应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的需要,目前已有15个州制订了高级技术教育计划。同时,创业教育也是美国大学高级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已有四百多所大学和学院讲授有关创办和管理小技术企业的课程。另外,美国约有33个州制定了职业培训计划,其中许多是专门为本州建立新的高技术工业而制订的。

日本   日本的做法与美国相似,具体是:

1. 成立工业技术中心,从多方面协助小企业发展。技术中心的业务是:(1)技术洽谈;(2)下工厂进行巡回技术指导;(3)设立技术顾问;(4)开放指导室;(5)举办各种选修班;(6)接受委托试验;(7)进行课题研究。可见,日本的工业技术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比美国想得更完整深刻。

2. 在国家的计划指导下成立工业园区。

1965年开始在九州用15年时间建成世界第二硅谷,被称为“硅岛”。

3. 全国规划成立各有特色的“科技城”。

为了发展高技术,与美国、西欧竞争,并更有效地使用日本宝贵的土地,减轻大城市的压力,日本有计划地在中小城市推进技术城计划,如著名的筑波城。在这些城市中,有廉价的劳司力,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有便捷的交通体系,特别是有快速航空线以利于发展“临空产业”(相对钢铁、化工、汽车、造船等填海而建的“临海产业”而言,“临空产业”因其产品小、薄、轻,原料、产品可用飞机运输,因此这类产业多设在飞机场附近,以加快信息传递,加快产品式样翻新),有大学和智力密集的集团给以支持。日本的经济决策人认为,每个技术城必须投资22亿美元,现计划办19个技术城,其中若干个可望于1987年建成。

4. 与美国及西欧各大公司合资开发新兴产业,并在美国、西欧投资设厂,吸收先进技术。

西欧   1. 建立科学技术城及工业园区。

2. 建立欧洲BTC,以扶植小企业。

欧洲的BTC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科研和企业的联合性组织,即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展科技研究,用尖端技术武装中小企业,主要以大学为支柱,国家在财政上支持,通过合同管理;另一种是“先进技术孕育机构”,由一所或若干所大学为支柱,以促进需要尖端技术的小企业发展为宗旨,进行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一般由地方当局与大学合办。

3. 组成国际性的合作和联合。

如法国的尤里卡计划,就是1983年,由欧洲共同体的一个研究小组完成修订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现已有西欧十四个国家参加。

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产业

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发达国家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地理条件进行加工及技术转让,以扩大市场,于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利用这一时机,企图摆脱低价粗原料供应国的地位,并把自己的高技术工业搞上去。在亚洲,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是南朝鲜、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南朝鲜 南朝鲜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地位和特点:它的资金比较少,但劳动力比较便宜;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比较密切;同时美国又想利用它与北朝鲜抗衡。因而它就在经济上拽住美国不放,并在具体做法上采取了四个步骤:1. 由某一个企业进行来料加工,取得美国的技术、产品返销,以取得外汇;2. 随着加工水平提高,从一个企业变为几个企业;3. 在美国设立销售点,并进一步提出建立生产线,此时翅膀已经变硬,委托厂已形成对它的依赖性,不得不答应,于是出现了在技术上全面合作的企业;4. 反投资到美国,在美国开厂,收买美国的技术人员和行将倒闭的工厂。南朝鲜走这条路花了整整十二年时间,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982年它的电子产品总出口量是21.4亿美元,到1985年已达52.5亿美元。在美国的计算机市场上南朝鲜产品的销售年增长率为33%。南朝鲜原计划1984 ~ 1986年在半导体工业上投资34,600万美元,1984年又追加9100万美元,在这段时间里,它将培养1360个半导体专家和820个计算机专家。现在已经形成了胜利、金星等四大电子集团。一位世界半导体权威杂志的发言人曾预言:1988年南朝鲜将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奥运会,二是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半导体器件生产大国。总之,1. 南朝鲜从硅谷得到了技术;2. 利用了它的廉价劳动力;3. 有比较灵活的世界性的市场信息网络;4. 有非常灵活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外贸政策,因而它能在15年内达到现在这个程度。

新加坡  新加坡的做法与南朝鲜类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新加坡很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即:1. 大量发展计算机软件,目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计算机软件城。因为新加坡的英语很普及,而计算机软件语言又多用英语,这一点上它比中国、日本都优越。政府在前几年就对发展软件的产业予以免税。2. 软件产业由大量小公司组成,目前小公司和IBM,NEC,NCB等公司合作,投资一千四百万美元组成了软件中心。

新加坡是四个地区中以低价劳动搞封装出口最成功的国家。它的劳动力价格虽然低,但质量却非常高;同时,它建立的占其国土1/10的裕廊工业园区枝视为世界上官僚主义最少、工作效率最高的地区;加上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给予免税,最高可达10年,因此,很多外国企业纷纷把原来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厂转移到新加坡来。

台湾  台湾搞得比较差。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外流以致人才奇缺。现在台湾的科技人员仅9,400人,新技术人员更少。1950 ~ 1982年,它派出留学生75,000人,返回者仅占12.9%。这几年台湾先后开了五次“科技大会”,还开了科技顾问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目前已与104个科研单位和六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信息网络,并组织了“访才团”,用高待遇来吸引科技人员回台工作。1976年开始,它开辟了新竹高技术园区,由63家公司投资。其中45家已入园区生产,1983年外销集成电路和电脑一亿美元。台湾现在遇到的问题是:1. 政出多门,看法不一,争论不休;2. 由于政局不稳,因而外来投资不踊跃,这几年新竹园区发展很慢;3. 人才奇缺。

香港   香港没有什么高技术工业,国外很少在那儿建厂。但是它在高技术贸易上却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税收低、价格低的自由港。香港的弱点之一是没有自己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主要与外国公司合资搞组装;弱点之二是没有模具加工力量,没有电镀、热处理、精铸和熔炼的力量。

以上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 由于新兴技术产业投资额巨大,所以必须吸引外资、外技。

2. 要从封装等最简单的梯度开始逐步升级。

3. 要与世界市场相联系,建立明确的市场概念。

4. 要认真分析本国的国情与特点,扬长避短。

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新兴产业是高度智力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工业。

二、新兴产业是高投资产业。

由于新兴产业技术更新快,因而投资越来越大。美国的先进微器件公司1980年设备投资4390万美元,1985年就达2.5亿元,增加5倍。因此,日本人称微电子工业为“食金虫工业”。

三、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世界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64 K动态存储器,1980年仅生产570万块,1983年达3.22亿块,增长55倍多,今年可望达12亿块,明年将达最高峰,以后逐渐被256 K取代。

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要求迅速扩展市场,并需要有快速准确的信息情报。

五、新技术要求尽快形成产业,进入竞争,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要快。

我曾问IBM公司:你们的PCXT生命周期多长?他回答我:如指机器本身寿命,则可达十年以上;如指它在竞争市场上的寿命,则最多一年半。

六、出现风险投资企业。

经典投资是向后看的,在投资前它关心的是:1. 产品的现有市场;2. 设备的生产能力:3. 企业的现有还款能力。总之,要做到没有风险。

风险投资则是向前看的,它在投资前所关心的是:1. 技术水平是否先进;2. 潜在市场和市场的开发能力及前景;3. 企业的人才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所以风险投资已经越来越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柱。

七、新兴产业的优势在人才。

新兴产业是技术和智力密集的产业,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生物工程等产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常在80多以上,一些研究与开发的小公司几乎在90%以上。高技术企业无不与研究所、高校有密切联系,有的还设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资本主义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

新兴产业的上述特点,使我们得到如下启发:

1. 必须有灵活的财政支持政策。

2. 必须有人才,并且让他们有发挥才智的天地。

3. 必须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包括技术、财政、信息、人才上的国际联系。

4. 必须有灵活的市场、技术信息网络。

5. 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要五位一体,充分协同。

6. 新兴产业不仅要开拓新的技术领域,而且要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