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许多亿年之后是烟消云散似地化为“虚无”,还是以一团巨大的火球而告终呢?这个问题很久以来就使宇宙学家绞尽了脑汁。他们在寻找迄今为止仍不清楚的“暗物质”,这类物质对于宇宙的结局如何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宇宙结局如何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它将发生在如此遥远的未来,以至对今天的生活不会有丝毫影响。尽管如此,对宇宙结局的问题,就像宇宙起源问题一样,老是有人不断地提出来。所有的宗教中,这两个问题都成为关心的焦点。例如基督教的时间大框架就是始于“创世之初”而止于“世界末日”。
这两个时刻在物质世界中究竟是否存在?人们对此能想象出些什么东西?解答这些问题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研究宇宙发展的宇宙学这个天文学的分支的责任。
对哲学家和神学家来说,一切事物的开始和结局都是独立的现象,符合逻辑推理并且不受所有中间环节(世界的进程)的影响。自然科学家则与此相反,他们从现今开始其研究工作。他们由观察到的状态来推断,比方从正在膨胀的宇宙推知它的过去和将来——并得出颇为不同的结论:从稳恒态假设(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 · 霍伊尔爵士认为宇宙始终在膨胀、物质不断地稀释,但总体上是稳恒不变的)到脉动宇宙模型(认为有朝一日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会重新收缩,以至引起新的大爆炸并再次飞散开来),不一而足。
1929年,美国的埃德温 · P · 哈勃发现了宇宙在膨胀,这个发现成了现代所有宇宙历史模型赖以建立的基石之一。
哈勃是一位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的天文学家,那里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直径2.5米的反射望远镜用来研究广袤的天空。
哈勃以他的星际距离的科学测定来探讨宇宙的秩序。他指出,星系的光谱线有红移现象,而且越暗的星系红移得越厉害。这意味着:星系在飞离我们远去,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飞离得越快。
含有比例常数H(即有名的哈勃常数)的这一规律性使逆算过去成为可能:宇宙是何时开始飞散分离的?又是怎样开始的?什么是“大爆炸”?真有过这回事吗?
对于大爆炸理论长时期来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直到1965年2个美国人阿诺 · 彭齐亚斯和罗伯特 · 威尔逊发现“背景辐射”(一种微波辐射,被看成是热宇宙早期的爆炸星云的能量残余)为止。
当前,对这一宇宙模型的怀疑又有所增大,因为用它难以解释宇宙中的巨大结构——星系团和超星系团——是如何产生的。此外,对宇宙的年龄也有不同的答案:120到200亿年之间的某个值或者甚至是300亿年。起因是对宇宙中存在的物质总量无把握。因为许多迹象表明:空间中可见的东西(气云、恒星和星系)几乎不到构成宇宙的物质总量的十分之一。下落不明的暗物质在哪里呢?
宇宙的命运取决于它的总质量。因为在物质互相飞离时,它们之间的吸引力起到了“刹车”的作用。如果这个刹车作用较弱,那么尽管膨胀变慢,但永远不会停顿下来。这样一个“开放宇宙”将没有作为时点的结局,它是无穷永恒的。与此相反,在物质足够充分的情况下膨胀速度会越来越慢,一直到零(刹住)为止。随后,物质之间的吸引力会重新使宇宙回缩;时间多少亿年地过去,密度将逐渐增大。宇宙学家对迄今宇宙历史所计算出的结果将重新倒溯回去。这个收缩最终将使宇宙变成一个炽热的小火球,如同它紧接着大爆炸之后存在过的状态那样。
天文学家在这类计算中依靠4个参数:目前的膨胀率(通过哈勃常数表达出来)、刹车参数(在时间进程中使膨胀变慢)、目前的物质密度以及宇宙的年龄。
所有4这个参数的值都是不确定的,仅有粗略的估计,其值在专家们之间很不统一。此外,有些参数是互相制约的,如刹车参数取决于物质密度。
物质密度是关键,全世界都在探求这个值。对此的一致意见是:我们在天空中看得见的所有发光物质远非宇宙所具有的全部物质。但令人迷惑不解的是:看不见的这类物质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有可能是黑洞或褐矮星;也可能是中微子,这是一种幽灵般的粒子,它几乎用不着任何能量变换就可穿透所有物质。每秒钟都会有许多亿个源于太阳核反应的中微子穿过地球,好像地球并不存在着似的。
最初人们假设中微子就像光子那样是无质量的。但随后,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认为中微子还是有质量的。按照1987年对超新星的测量,算出了一个中微子的质量最大为25电子伏特;用衰变的氚做的实验表明最大质量为9电子伏特。
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等值变换概念,微粒的质量经常以能量单位电子伏特给出。一个电子伏特相当于1.8×10-33克的质量。
在阿布鲁兹地下1400米深的一条旧公路隧洞中,海德尔堡马 · 普研究院的核物理学家试图发现中微子的踪迹,从首批测量中,他们为中微子质量确定了一个新的上限:1.5电子伏特。
迄今为止看来似乎如此:人们越是能够精确地测量,这个待寻找的值就越接近零。但就是25电子伏特这个数值(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20000)按宇宙学家的估计也已经足够了:这样,宇宙中物质的“临界密度”为10-29克/立方厘米,这是封闭宇宙和开放宇宙之间的分界点。
宇宙中已知物质的平均密度约为10-31克/立方厘米,仅为封闭宇宙所必需值的百分之一。
在一个开放宇宙中,所有星系将永远互相远离。其中恒星的生命循环将逐渐趋于停顿,在1000亿年之后所有的燃料将消耗殆尽。只剩下黑洞、中子星、白矮星、冷透了的行星、小天体和尘埃。宇宙变暗,仅仅偶尔因某个地方发生冷的天体互撞进发火花被映亮一下而已。这种状态经过若干万亿年大概仍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变化。在星系的旋转运动中每10亿年将会风出一颗恒星来,这样星系的外缘也就逐渐消散——在1020年或许只有在1026年(讲不出准确的数字)之后才完成这个过程。星系核将坍缩成一个黑洞,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0亿倍。在一个星系团中,这些黑洞将逐渐合并成一个星系团大黑洞。
按照天体物理学家史蒂文 · 霍金的观点,即使黑洞也不是持久不变的,它们会“蒸发”出能量,这些能量则消失在无边无际的空间之中。对较大的黑洞,霍金按其质量大小给出了1090到10100年的寿命。而那些小黑洞则早已消失了。
所有剩下的物质,除中子星和白矮星之外,均将变为铁:较轻的元素通过核聚变,较重的元素则通过放射性衰变。在“常规的”时间尺度下,原子核仅在周期表尽头处的元素范围内转换。要变到铁的话,则这个过程必须延续10300年!
即使一颗白矮星历经多少亿年冷透之后,这个死亡了的残骸也不是能永久保留下去的。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 · J · 戴森认为,每一颗变冷的白矮星均将通过一个自发的崩陷在某个时候收缩成一颗中子星。他估计这样一个过程所需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01079年——对此,人们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数字看成为“永恒”但即使是中子星也不能比这样的“永恒”更长命,它们将萎缩成黑洞并消失。开放式宇宙的结局是一个无穷尽的“虚无”。
宇宙是否走向这个命运安排的结局或者宇宙是否封闭,取决于尚不清楚的“暗物质”。尽管人们对中微子的希望逐渐减小,但还是有可能存在着尚不知道的具有质量的其它东西。假定密度实际上较大,比如两倍于临界值(在临界值上开放与封闭的角逐难分胜负),那么膨胀还将延续500亿年。此时宇宙达到它的最大尺寸,其半径约为400亿光年。
现在,宇宙开始收缩,最初速度很慢难以察觉,然后逐渐加快。在足足1200亿年后,宇宙将收缩成为一个点。在最终爆炸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科学界对此保持缄默:随着宇宙临近最后时刻——就像在最初时刻一样——物理学家不得不从他们向来可靠的知识领地上退守下来。更加要命的是这个问题:后面跟着的是什么——“虚无”吗?下一个宇宙?这个宇宙的历史与前一个类似?也许完全一样?幻想在这里可以自由发挥。但到底如何,则谁也说不准。
[Bild der Wissenschaft,1992年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