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听说胡兵这个名字是通过一本名为《人才与学科》的杂志,这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高中级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与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创办的刊物,胡兵是该刊的主编之一。

几个月前,胡兵寄了我二本《人才与学科》杂志。我仔细阅读后,感到这本装帧素雅的内部刊物立意非常切合目前的实际状况、即要为提高目前一大批年轻(医学)业务骨干的综合能力、多方面的优良素质而起到论坛和推进器的作用。

事实上,稍稍留心一下我们的周围,不仅是医疗卫生系统,而且在科研、教育、众多的企事业单位,某一方面、某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并不欠缺,奇缺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奇缺的是兼具较好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的干部。不少业务骨干他们的专业技术职称早已到了工程师、副教授,但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对学科发展的预见把握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都可能是不够格的。很多人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胡兵不但注意到了,而且在努力实践,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在六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六院高中级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创办这份《人才与学科》杂志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一周前的一天在市六医院超声医学研究室,我与该研究室主任、上海优秀科技启明垦、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胡兵副主任医师见面,首先聊起的又是上面这个话题,显然双方对此都颇感兴趣。

胡兵认为,人才和学科是目前中国面临的十分重要而又严峻的深层共性问题,应敢新的思路,即须将人才培养置于特定的学科环境中才更有效,而《人才与学科》杂志正是力图反映如何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学科自身发展的文化氛围、营造成才的环境、设计人才的自身素质结构等……。寥寥数语,使人感到一种激情。我们双方的一个共识是,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结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对专家的深一层要求,其前提是要努力成为本行业的内行、专家。正是在这一点上,胡兵深得同行们的称道。

大家知道,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而超声诊断在众多的影像诊断方法中因其能无创性获得层次丰富、高清晰度实时图像而备受S学界的关注,成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在超声诊断方面具有全国公认的实力,该院从1958年起就采用了超声诊断新技术。经过40年的积累,现在六院无论在常规腹部超声、腔内超声、介入超声,还是在心脏超声、泌尿超声方面声誉日隆。胡兵是1984年进入超声医学领域的。此前他从浙江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浙江台州医院先后从事普外、泌尿外科工作。1984年他参加卫生部委托上海市六医院举办的全国超声诊断进修班。专家的讲课、先进的超声检测设备、对疑难病症的准确诊断实例在胡兵面前展示了一个新天地,坚定了他以超声诊断为自己主攻方向的决心。进修期间,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医疗实践,静心学习、刻苦钻研,抓紧一切机会向老师名医请教。回到浙江后,他利用学到的技术,率先在省内开展难度较大的肾上腺醛固酮瘤超声诊断工作,获得成功,其诊断水准在浙江省处于领先水平。

1987年10月胡兵如愿考入上海二医大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师从六院,也是全国著名的超声专家、中国超声医学先驱周永昌教授。90年7月胡兵获临床超声诊断硕士学位并留在六院从事临床超声诊断和研究工作。

几年下来,在周永昌主任的悉心带教下,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胡兵开始和同事们一起挑起了六院超声诊断的大梁。同行们和众多的病家欣喜六院的传统特色学科超声诊断不但保持了昔日的辉煌,而且又有了新的升华。

胡兵谈起自己的导师一往情深。一个人在起步阶段就能碰到-·位好老师是一种缘分。胡兵说,周教授的精湛技艺、严谨学风,勉励后学、诲人不倦的优秀品格是我国超声医学界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正是在导师的热情鼓励、言传身教下,小胡勇于探索,大胆开拓,在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诊断准确率高,胡兵特别擅长于外科·和泌尿系统的超声诊断。来自全国各地的泌尿系统肿瘤病人经胡兵检查后,即可“一锤定音”。六院上下及国内超声医学界已有“周永昌第二”、“小周永昌”一说,可见胡兵成长之快。练就“一锤定音”的本领是许多临床医师竭力追求的目标,胡兵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达到了这一步,但是他绝不满足于此。他期望在科研方面也有新的建树。

勤于思考的秉性和导师的榜样,使胡兵从一进入临床工作时就很关注科研。他认为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我们可能花很多精力甚至毕生精力学习前辈们留下或创造的经验,将其应用于临床,但我们必须善于总结经验,面向困难,利用科研方法创造新的医术服务于人类。而临床中碰到的大量难题为科研提供了最佳的选题,没有持续有效的科研做后盾,就不可能稳步提高。在正确处理医疗和科研关系上,胡兵堪称典范。1991年胡兵申报的“全尿道多经路实时超声显像法”,使他入选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成为上海首批得到资助的36位启明星之一。该课题历时3年,94年经国内同行著名专家鉴定,认为该课题中有三项成果——“尿道深测方法学研究”、“尿道狭窄疤痕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多参量分析”,已达到国际水平,后二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分获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这几项成果的意义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难以体会,然而它却对医学超声在尿道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探测技术基础,对尿道内外手术切除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最终将会使众多的患者受益。

此外,胡兵还和内分泌科、眼科协作完成“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血流超声检测”及“I型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研究”,这两项研究已为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刊用并为第15届国际糖尿病大会录用。这些研究工作的临床价值是:通过对糖尿病人微循环血流的超声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人血液动力学异常,从而可作出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了依据,这在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的诊疗上极为重要。

近年来,胡兵的工作担子重了,知名度高了,社会活动也多了,但他始终牢记医术为本的宗旨,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精更深。他深知一个医生的全部职责是为病人排忧解难,使自己“一锤定音”的质量高些再高些。同时还要帮带更年轻的同志,使周永昌教授等前辈开创的中国超声医学事业能新人辈出,事业不断拓展。

胡兵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回顾自己这些年走过来的路,从自己对医、教、研三者关系的辩证理解,试图探讨在中青年医师中如何走出一条更有效地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人才的道路,探求其中的一些规律。在院领导的热情支持下,他策划成立了市六医院高中级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制定了工作计划。计划之一是准备举办“六院论坛”,邀请院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演讲。

胡兵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他现在的所思所为实际上是在为21世纪作准备,为21世纪积蓄合格人才,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医学界。21世纪将是更关注入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入的生活质量的时代。日本学者称21世纪的科研重点将是研究“人类生存战略”,人类正面临控制自己生存环境的根本性问题,要想迎接未来的挑战,就要有打破以往的框框,进行综合研究的眼光。人们有必要打破所谓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这种过去的文理科框框,而提倡广义上的科学技术,为此培养有哲学头脑、能抓住问题的人才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何应对21世纪的挑战,可能是一个太大的命题,但结合自己的学科领域开始及早地策划,把视野放得开阔一点,是十分明智的。胡兵已经这么考虑了,但愿国内有更多的人也能抽一点时间来想一想,告别胡兵,离开环境如画的六院时,我形成了一个很肯定的想法,拥有一批像胡兵这样优秀的中青年医疗专家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一定能尽早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综合性大医院,21世纪的六院将更充满勃勃生机。

(江世亮采写于96. 9. 28)